郭慶雲看著郭太後道:“姑母太後,臣侄認為,自去年太子出事後,因為太子之位一直空著,所以諸王心裏肯定有想法。眼下新年初始,百廢待興,這太子之位就是一個朝中重臣關注的大事。姑母可以讓皇上先立太子,無論安君臣心思,還是安定天下,這都是必須的,這樣不單可以斷了其他王爺的念想,也可以在萬一皇上有事時,皇權還在我們自己人的手上。就是最糟的打算,皇上突然意外走了,還有太子。就是太子年幼,有我們這些可靠的人扶持,誰還敢輕舉妄動?”
郭太後聽了道:“慶雲,我也不瞞你,因為這件事情,我和皇上爭論過幾次,以至於皇上和我的母子情的冷了不少。現在皇上的皇子們都還小,最大的皇子才五歲。當初若不是少帝的太子才五歲,那也輪不到現在的皇上繼位。可是現在大皇子身子實在不行,二皇子又不是嫡出。我曾經勸皇上立大皇子,皇上卻說想立二皇子。”
郭慶雲道:“太後,其實這也不是關鍵,現在皇子都小,隻要皇上願意,立哪個皇子都可以。就是立了的太子以後不好,也可以換成其他皇子,反正皇上現在子嗣不少。”
郭太後聽了,終於點頭道:“慶雲,你說得對,皇上的安危係著皇家和我們郭家所有的榮辱。那我也不和皇上爭了,就讓皇上先立孝中為太子!”
從太後處出來,郭慶雲一身輕鬆,看得出來,太後已經聽進了自己說的那些話。眼下最關鍵的事情,是這個天子表兄能不能讓自己如願了。
昭陽殿的天子李梧,此時正在伏案看奏折,李三來稟道:“皇上,國舅府的慶雲公子來了。”
李梧聽了,有些意外道:“慶雲表弟?讓他進來!”
一時郭慶雲進來,給李梧行過君臣禮,郭慶雲問道:“皇上,聽說昨天皇上出宮出了意外,所以『奶』『奶』讓臣進來看看皇上,不知道皇上現在身子怎麼樣?”
李梧忙道:“多謝表弟關心,現在朕已經好多了,所幸有驚無險。”
郭慶雲道:“皇上,雖然這次沒有危險,但是臣希望皇上以後一定要小心些。皇上是九五之尊,千萬不可以再有省失。如果皇上放心臣,臣願意隨時追隨皇上身邊,保護皇上。”
李梧點頭道:“表弟有這樣的心思,朕心裏頗為安慰。表弟今天來得正好,朕知道表弟武藝好,所以想讓表弟去東城代替蕭青玉那個統領職務,你看如何?”
郭慶雲聽了一陣驚喜,想到已經和蕭青玉一樣的品級,郭慶雲不假思索答道:“多謝皇上,臣願意。可是那個蕭青玉呢?”
李梧歎道:“現在京城的禦林軍統領中,朕最放心的就是表弟你和蕭青玉。你在西城,知道你做得很盡職盡力,所以提撥你去東城。皇宮的禦林軍統領永安皇叔年歲已大,多次要向朕告假,所以朕想讓蕭青玉來接管這皇宮禦林軍。”
郭慶雲聽了,不由一驚。本來自己想要這個職位,所以這次特意來見郭太後,卻不知道皇上已經認定了蕭青玉。
李梧看著郭慶雲的臉『色』由驚喜到失落,忙道:“表弟,你去東城比來這皇宮更妥些。因為我朝祖上有訓,外戚不可以駐守皇城。若是你來統領這皇宮禦林軍,那些大臣肯定會提出非議的。與其讓眾臣非議朕和國舅府,不如朕這樣安排。蕭青玉沒有家世背景,他的未婚妻又會武藝,還一腔忠義,所以讓蕭青玉來管理皇宮禦林軍,應當是最好的人選,況且他還是最年輕的武狀元。”
郭慶雲聽了隻好道:“皇上說得有理,臣遵聖命!”
李梧道:“既然表弟願意,五天後你就去東城任職,聖旨明天發到兵部!”
郭慶雲隻好謝恩告辭出來。
轉眼已經是元宵佳節,張巡府上,收到了張雲召的來信,說開春在即,有戰報說河西走廊一帶常有突厥和吐蕃信使往來,所以不敢告假,說若是少夫人想來漠北,就讓張琴張碧姐妹帶上相府家丁,護送夫人和張嶽到漠北。
少夫人的兒子張嶽已經三個多月,想到開春在即,張碧和阿蓮的武藝也已經不錯,於是決定二月初一離京城去漠北,讓張琴張碧姐妹一起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