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一棵大樹常常就是一個生態圈。樹會引得鳥兒在樹上做窩,樹上生的一些小蟲子,也給鳥提供了食物,樹上也會長出一些氣根與地麵相通,樹底下自然會有小動物甚至人來乘涼。如果樹上開花,便有蜜蜂來采花粉;如果樹結了果子,果子熟了定會吸引許多動物或人來采摘;吃飽了的人或動物就會在樹下嬉戲玩耍。這些動物或人之間就會形成一定的關係,於是,由自然生態便發展到社會生態。可一棵大樹無論多大,其形成的生態還是相當脆弱的。所以,俗語說,背靠大樹好乘涼。這是對的,可無論多大的樹,畢竟不能遮風避雨。當狂風暴雨來臨時,大樹的作用還是十分有限的。這倒在其次,當雷鳴電閃夾雜著暴雨到來的時候,大樹不但不能起到庇護的作用,反而相當危險。它隨時可能遭到雷擊,使其多年形成的生態圈毀於一旦。有些背靠大樹者,應引以為戒。別看那些沒有大樹可靠的人,他們固然悲哀,一切災禍到來時,都沒有個遮擋,然而環境卻會使他們鍛煉出較強的野外生存能力。由於他們平時就曆經坎柯飽受滄桑,生活得十分艱難,更不會直接地依賴於某一個生態圈,因而任何一個生態圈的破壞,都不會對他們的生存構成決定性的影響。
三十九
牛身體裏麵長了石頭,那就是牛黃,是藥材,清心祛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等疾病很是有效,是寶貝,能賣好多錢。狗身體裏麵長了石頭,那就是狗寶,可以開鬱結,解毒,用於治療噎膈反胃,癰疽瘡瘍等病,很是有效,也是一種名貴的藥材。馬身體裏麵長了石頭,那就是馬寶,清熱化痰,鎮驚安神,雖然不太常用,但也是好藥材。蚌身體裏麵長了石頭,那可了不得,就是珍珠,一聽這名兒,就知道它有多值錢,珍珠不但名貴,還可以人藥,又可以美容。可如果人身體裏麵長了石頭,那就是結石,得趕緊動手術,取出來也賣不成錢,因為它的成分隻是鈣,治病反而要花上許多錢。不過,也有例外,有個別的人,得個結石,說不定不但不花錢,通過住院,還可以收人不少的錢。最寶貴的可能是老和尚的身體煉出來的石頭,那可是無價之寶,叫做舍利子。其實,那些動物是不願意自己身體裏麵長那麼值錢的東西的,身體裏麵值錢的東西長成之日,就是它們的死期到來之時。鹿因長茸而喪命,麝因生香而亡身,象以牙珍而遭捕,虎以骨貴而被殺,貂以皮而生因皮而亡,熊以掌獲食因掌被食,達官以結石而住院,又以住院而得生,再因住院而受賄,終以受賄而獲罪。嗚呼,大千世界,人獸一理,禍福相依,大抵如此,不亦悲乎!
四十
有昆蟲學家拿跳蚤做實驗,先把一隻跳蚤放到實驗桌上,喊一聲:跳!跳蚤果然就很聽話地跳起來。然後,他把跳蚤的後腿去掉,對著跳蚤喊:跳!跳蚤沒有跳。接著,他又隨機選擇了若幹隻跳蚤,進行了多次實驗,結果,無一例外。最後,這位學者很謹慎地得出結論:跳蚤在去掉後腿後,就會喪失聽力,因為它就不聽話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就是用貌似科學的方法,得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又用這些所謂的科學結論進行一係列推論,並用以指導新一輪的生活實踐。
人生與處世
一
生命的單向性,生命的一次性,生命的脆弱性,都更顯示出了生命的絕對寶貴性。
二
人生好比猴子爬樹,雖然很累很吃力,但爬得越高,抬頭看到醜陋臊臭的屁股就越少,低頭看到刻苦努力的麵孔就越多。不過,在爬樹的過程中,真正使你感到勞累和吃力的並不是樹的高度,而是你自己欲望的強度。
三
路程等於速度乘以時間,這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學公式。但是,當你把路程替換成過程,甚至替換為人生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使你終生受益的偉大真理。
四
當人生的渡口上擺滿了目的時,我們的人生將會多麼平淡乏味。
五
成才,是一種小目標。一棵樹有用,才被稱為棟梁之才。人生的目標不隻是作為棟梁,而應該是自然所賦予的生命極致,是成長為參天大樹,是在春風秋雨、夏陽冬雪中感悟世界,享受生命,以終天年。
六
一事無成並不妨礙你成為一個有操守的人,一介布衣也無害於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文不名更無損於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七
有的人生活在失意之中,因為他對生活寄予過高的期望;有的人生活在快樂之中,因為他對生活沒有過多的奢望;有的人生活在混沌之中,因為無所謂失意也無所謂快樂。
八
人是在世界上活得最盲目的一種動物。大多數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為別人活著,為別人的看法活著,甚至會因此而忘記自己的感覺,進而欺騙自己的感覺。米蘭口昆德拉說:“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隻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人既然不能與自己的前生後世相比,那就隻能與別人相比,與自己熟悉的人相比,與自己相近的人相比。在比較中尋找自己的感覺,在別人的看法中修正自己的感覺。在更多的時候,人還要克服內心的痛苦,去扮演別人需要的那個角色。
九
十歲時,你會獲得一個偉大的發現,這個發現重要不重要其實已經變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真誠地這樣認為。二十歲,你又會獲得另一個重大發現,你發現你十歲時的發現是錯誤的,你也是真誠地這樣認為。三十歲的時候,你再次獲得重要的發現,你發現,事情既不像十歲時認為的那樣簡單,但也不像二十歲時認為的那樣真實,但你仍然非常認真,隻是你確實無法得出結論。四十歲的時候,你才發現,十歲、二十歲和三十歲所做的結論都是錯的,但你已經不會去輕易地否定前麵的三十年,你擔心這次結論又是一個新的錯誤,你變得鄭重其事,因為你知道,你沒必要去再做一個結論,如果做了,很可能也是你在五十歲或者六十歲的時候要去否定的,你犯不著!所以,聖人把這叫做“不惑”。五十歲的時候,無論你知道還是不知道你都無須去說了,你知道說也白說,這叫“知天命”!你這時才全明白,最尊貴的是生命,最脆弱的是生命,最永恒的是時間,最短暫的也是時間,人隻有知天命,順天命,才是唯一選擇。六十歲了,一個花甲,一個輪回,一切都會順其自然……十
人生在四十歲前大多是在迷霧中度過的,但這絲毫不影響人生的質量和意義,正是這迷霧中的人生,才像陽光下的霓虹一樣,使人生在迷惘中充滿了光彩和誘惑,也才使人生充滿了探索和破解的激情。人常常說,人生應該倒過來活才會活得清醒,但過於清醒的人生就失卻了人生應有的光彩。就像四十歲以後的人,很難體會青年或童年的樂趣。
十一
有人宣布,非五十歲的人寫的字不看,非五十歲的人寫的書不讀,非五十歲的法師念的經不聽,非五十歲的人許的願不信!大家說,這個人應該是多少歲?
十二
在路途中,使你感到勞累的,不是遙遠的路程和眼前的高山,而是肩膀上的重負;在行程中,使你感到不適的或許還不是肩膀上的重負,而是那雙不太合腳的鞋子;在行進中,使你感到煩惱的可能還不是那雙不合腳的鞋子,而隻是鞋子裏穿透鞋底的那顆討厭的釘子。你完全可以停下來拔掉它,可拔掉它後,鞋底也就掉了。人生往往如此,其實你改變不了什麼。當然,你更不能喋喋不休地向別人申述鞋子的問題,因為那樣不隻會使你喪失一個男人堅韌的風度,還因為那雙鞋子很有可能是特別關懷你的人送的。
十三
一切事情都有風險,因為人生就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其實,人生最大的風險還不在出生之後,而是在形成胚胎之時,現代醫學研究告訴我們,一個特定的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概率隻有三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一個人所經曆的最大風險其實是在我們的生命胚胎形成之初。在人生的經曆中,許多我們擔心的事情其實並不會發生,有數據表明,使人們絞盡腦汁處心積慮焦躁不安坐臥不寧的事情,有84%的並不會發生,大多數人常常為發生率不足20%的事情,耗費著80%以上的精力。
十四
許多人常常無端地抱怨自己所處的位置不理想,享受的待遇不公平。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從中學所學的知識中,應該就可以找到答案。從微觀世界而言,電子運動的軌道,取決於它自身所帶的能量;從宏觀世界而言,天體運動的軌道,取決於它自身的質量。所以,當電子改變運動的軌道時,首先要得到或者失去能量;所以,如恒河沙數的滿天星鬥很少相撞,星球都在各自的軌道運行。人生莫不如此,不要因為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而怨天尤人,自歎自艾,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明白大半人生。
十五
中國古代有個叫莊周的人做了一個千古流傳之夢,醒來後說,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然後就想,究竟是自己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變成了自己?當時,蝴蝶也做了個夢,蝴蝶的夢遠遠要比莊周做得實在而漫長。它夢見自己是一隻非常小的卵,然後那隻卵又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蠶,然後它夢見自己吐了一根比自己生命都長的絲。它想自己真正要睡覺了,於是,它在夢中又沉沉睡去,這過程中,它究竟做了多長時間的夢,它也記不清了,它隻記得自己又變成了蝴蝶。相比於蝴蝶的夢,莊周的夢還是太簡單了。許多人認為自己醒了的時候,便會給大家講許多道理,可是大家卻覺得他像在說夢話。而許多人睡著了之後說的夢話,著實令在一旁的人聽了覺得更像真話。其實,你覺得自己醒著的時候,常常是在夢中,而你認為自己睡著的時候,卻常常真正醒著。人生無非是一個接一個的夢,無非是從此一夢境進入彼一夢境,一個夢醒了,另一個夢又開始了。夢很虛幻,很縹渺,但比生活更真實。夢的最大真實是,你永遠不可能回到前一個夢境裏去。曆史上,有那麼幾個不願意做夢的人,就自個終止了自己的夢境,但除了幾行失意文字,也沒見對曆史有什麼改變。
十六
尼采說,他人即地獄。這可能太悲觀了。其實我們還可以說,他人即命運。命運不是抽象的東西,它可觸可摸,可視可感,但許多人就是抓不住它。比如,你的愛人,她(他)的父親是一個官員或富商,那麼你的命運就可能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比如,你的朋友,以前你們很要好,你也幫助過他,他現在權傾一時,彈冠相慶的事可能會立馬而來;比如,你爺爺曾經的學生調任組織部長,那你發達也可能是指日可待的;比如,新來的市委書記是你的同鄉,由於幹部交流他到這地方沒有認識的幹部,而你經過老人的梳理,居然發現這位新書記是你遠房表叔舅舅家小姨子的表哥,排下輩分來你還要叫他爺爺呢,他提誰不都是提嗎,你高升隻是遲早的事;再比如你娶了一個漂亮而有魅力的妻子,你表妹是市長孩子的班主任,你的上司也恰恰和你一樣喜歡閑暇時搓兩圈等等。這時,你會由衷地感謝命運。當然,還會有另外的情況,你原來並不看好的那個猥瑣的馬屁精,現在成了你的頂頭上司,你原來的情敵七轉八彎來到你的公司擔任人事主管,你曾經批評過的那個人現在直接分管你了’被你父親處理過的那個人的兒子現在交流到你們縣當縣長了等等。這時,你會感覺到命運對你的不公。其實,你也會構成別人的命運,你因為這些事心存煩惱,回去對兒子大發雷霆,兒子則因為有氣沒處撒踢了那隻寵物狗一腳,那狗很委屈,一出門出其不意地咬了過路人一口,於是你被告知要罰款1000元,並承擔全部醫藥費。你打電話告訴妻子說身上帶的錢不夠叫她趕快拿錢過來,妻子急急匆匆跑來的路上又被一輛急行的車剮了一下。你感覺到真是禍不單行,一切好像都是冥冥之中早定下的。可你不知道,你的上司一到單位就看了花名冊,看到你的名字時,心咚咚地跳了幾下——總算犯到老子的手下了,一高興叫了幾個哥們出去喝酒,那幾個哥們也高興,大家喝多了,慫恿著說去唱歌,結果就進了包房,結果不知誰叫了小姐,結果……結果被公安逮個正著。第二天大家都在議論這事是誰報的案,你還在醫院忙著給妻子看傷,沒有上班。等你上班時,大家都說你幹得好,把那小子給整下去了。唉,你歎口氣,厭倦了這一切,但你終歸無法脫離地球引力,無法離開這個環境,更何況到處是一樣的。你感歎,他人就是命運,命運就是必然,必然就是無數的偶然。
十七
命運是人生一種無可奈何的真實。命定終生之勢,運主一時之氣。人總是把生活中不可預測或不確定的東西歸之於命運,人也把自己無法或不能掌控的東西歸結為命運。於是,算命術星相學應運而生,許多人在進退維穀或疑慮叢生的時候,寄希望於生辰八字和四柱推演來釋疑解難,趨吉避凶。在人類社會中,你周圍的人就是你命運的有效組成部分。一個連長可以決定一個士兵的命運,一個團長可以決定一個連長的命運,一個軍長可以決定一個團長的命運,一個國王可以決定一個軍長的命運。而一個國王的命運有時也會充滿戲劇色彩,說了也許你不信,一個國王的命運卻決定於一個釘馬掌的人,決定於一匹馬,甚至決定於馬掌上的一枚釘子。英國國王査理三世在一次戰爭中所騎的戰馬,由於釘馬掌時少了一枚釘子,導致在發起衝鋒時,國王馬失前蹄,把國王掀倒在馬下,士兵一看國王落馬便亂成一團,敵人趁機反攻,反敗為勝。一代王朝因此而覆亡。所以,無論多麼強勢的人,都會對命運懷有一種虔誠的敬畏之心。
十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一種令人迷惑而又真實的情況,即越是達官顯貴越是相信命運,甚至迷信風水鬼神。因為他在自己升遷的過程中親身感受到,能力是無關緊要的,運氣是必不可少的;政績是可有可無的,關係是舉足輕重的;學問是可多可少的,靠山是不可缺少的。當“他人即命運”的觀點可以成立時,我們也就可以順著“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進一步推演出:“命運是一切社會關係的乘積。”因為,在任何時候,社會關係都不可能隻是簡單的疊加,在各方麵關係都會交互發生作用的情況下,任何結果都將是各個方麵關係的乘數效應。於是,人們都會轉而由努力工作而變為全力處理關係,甚至會動用全部的精力財力物力來搞好關係,當然,也會通過關係來搞好更多更重要的關係。搞,高手也。高手過招,關係交織,使普通人的命運更加複雜,難以捉摸。所以,人生閱曆比較豐富的人常常會感歎人生的艱辛和坎坷,會感歎命運的多鍾與無常。
十九
人生有三種環境:一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環境,三是心理環境。好的運氣可以帶來好的生活環境:有的人呱呱墜地,就生活在富貴之家,個人無須付出什麼努力就可以享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有的人一出世,不隻是墜人貧困,甚至出生在一個罪惡之家,更有甚者還身帶殘疾,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現代醫學技術可以幹預非正常嬰兒的出生,但無論社會進化發展到何種程度,也不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出生在貴族之家。命中注定的是,大部分人運氣不會太好。這時候,就要努力順應和改變自己的社會環境。但是,社會環境的改變需要艱辛的努力,更需要良好的機遇,因而還是會有多數人改變不了自己的社會環境。這時候,不能怨天尤人,認為自己非常地不幸,因為認為自己非常不幸的人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好在我們還不是無路可走。既然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環境,改變不了別人,那麼就去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生命個體通過自己的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有時候比生活在良好的自然環境更為實際,也比能夠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更幸福。
二十
嫉妒與親近程度成正比,而與距離成反比。嫉妒產生在最相近、相親、相似的人之間,比如同學、朋友、戰友,甚至親人之間,總之,要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任何人都不可能去嫉妒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幹的人,更不可能嫉妒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很偶然的可比性也是很難產生嫉妒的,比如,中國許多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就不會嫉妒奧巴馬;50年代出生的人也不會嫉妒普京;在基層推銷筆記本的小姑娘也不會去嫉妒比爾.蓋茨。一個鐵匠不可能嫉妒尼采,一個詩人也不會嫉妒泰森,當然,孔子沒有必要嫉妒周公,愛因斯坦也不會嫉妒羅斯福。嫉妒滋生於芸芸眾生之中,也瘋長於天之驕子間。世間有許多人,畢一生之心力、精力、體力演澤了一幕幕令人扼腕千古、慘絕人寰的嫉妒景象。孫龐鬥智、人彘奇冤、玄武門之變、燭影斧聲,等等,都使人感到嫉妒之深、之恨、之慘。嫉妒產生於競爭,當嫉妒產生的時候,你已經承認自己輸了。因而,嫉妒的人是在用別人優秀的利刃,在自己心靈的深處挖一個終生都難以愈合的傷痕。但嫉妒也是一種動力,因而,嫉妒者有可能成功卻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他總會為自己不斷地設定一個個新的目標。
二十一
任何個體,即使是偉人,也不可能在各方麵超越別人。你不能與李白比寫詩,你也不能與項羽比武力。在實際生活中,你會發現,按照人家當時的生活質量,“今朝”之人,要想真正超越其中的任何一個怕也十分困難。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做任何對比可能十分困難,但要盡可能地做一些有利的對比。比如,與潘長江比個頭,與陳佩斯比頭發,與斯大林比吃辣椒,與美國總統比說中國話,等等。雖然有點阿Q,但在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也不失為一種生活策略。
二十二
處世莫忘的三條:待人以誠,與人為善,成人之美。
二十三
如果你不認為那曾經占有過的東西是屬於自己的,你就永遠也不會產生失去的感覺。
二十四
使自己輕鬆的方法不外乎有以下幾種:一是不要試著舉起自己根本無法舉起的太重的東西;二是不要把任何東西舉得時間過長,不管它多麼輕,都會使你疲憊不堪;三是不要不舉任何東西,這樣,你就會失去輕重對比,以致終生都不知道究竟什麼是輕鬆。
二十五
生活的智慧就是盡可能地用智慧去生活。然而,當智慧大於生活本身時,生活就是一種失敗;當思考大於行動時,煩惱就大於快樂;當意義蹂躪實踐時,虛無就摧殘現實。
二十六
複雜事情簡單做,簡單事情認真做,熱點問題冷處理,日常工作程序化。生活的智慧在於化簡繁分數,過分地熱衷於細節,無異於浪費生命。
二十七
用辯證法的思想對待生活,是從思想獲得解脫的一種有效措施。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有許多是個體難以解決的,人在長期的失敗感籠罩下,必然是不幸的。因此,在長周期上用辯證法去思考、去順應、去等待可能是最明智的辦法。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日中則斜,冬至陽生。萬事有辦法,一生不悲觀。該來的遲早要來,不來的擔心純屬多餘。在問題沒有好的辦法去解決時,讓時間解決問題不失為一種良策。
二十八
快樂=生活現狀÷期望值;快樂=日快樂×壽命。生活可以有許多公式化的表述方式,但是任何公式永遠不可能囊括常新的生活,任何公式都隻能是對生活的簡單抽象,但公式可以簡明扼要地表明生活某個方麵的真實。總結一個公式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能夠總結公式的人不一定是成功的生活者,相反他更有可能是一個遍體鱗傷的人,也是一個內心充滿痛苦的人,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在任何情況下沒有放棄思考的人。
二十九
我曾經寫過一首詩:“莫以己是論人非,毀譽百年俱塵埃。登高方知人欲險,行遠乃解客思歸。”許多人都是用自己的公式去量度別人,卻很難去踐行任何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登高固好,可以望遠,但登到山上就知道,比山高的還有天,而比天更高的卻是人的欲望。
三十
現代人見麵打招呼,有一句話總是難以避免的:忙啊?現代人常常還有一句發自內心的感歎:忙啊!忙者,心亡也。過勞則身死,過忙則心亡,因而醫學上有過勞死和亞健康。過分的忙碌使人們成為勞碌的機器;過度的忙碌也使人們喪失思考的能力。心閑則靜,寧靜致遠。而要追求一種寧靜的生活則需要一種恬淡的目標,即不能把一切都目標化、功利化;追求一種有品位的生活則更需要不事浮華的淡定心態;追求一種超然的生活則需要不慕功利、砥柱中流的立身定力和忙裏偷閑的處事能力。
三十一
當我們學得深沉起來時,我們已經變得淺薄了;當我們不得不用思考來折磨自己,以便使我們更像一個哲人時,我們便失卻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樂趣;當我們為了蠅頭小利和虛幻的功名而孜孜以求時,我們便不再是真人或者自然人了。上帝已經因為我們的愚蠢而用我們自己最向往的方式懲罰了我們。上帝再高明,也無法或者不忍去懲罰那些純真而樸實的人,正如我們無法用將帥的頭銜或成堆的金條去引誘純樸天真的嬰兒一樣。
三十二
在所有的奔波中,墓地是最根本的目的地;在所有的行程中,墓地是最後的終點站;在所有的家園中,墓地是最終的歸宿。如果把墓地看作結局,那麼一切過程都變成了穿越,我們就不必過分地在意或者拘泥於某個動作的規範程度和優美係數,也就不會為某個同行者的些許失誤而喋喋不休、斤斤計較。我們將更不會在意自己行進的速度是否超越了他人。我們可能會寧肯慢些再慢些,從而去體會品味這個難得的過程。有人說,人應該在參加完葬禮回去的路上成為哲學家。大多數人很難達到這個境界,但我們從親人或者朋友的葬禮中回來,再去處理一些事情,起碼會做得比平時要好一些。
三十三
生活總是盡可能地為人提供墮落的機會,如果你不思進取,那就可能找到無數條理由,如果你要進取,卻隻能有一條理由,那依然是進取。有時,你會自豪於自己的貞潔,有時,你會憤慨於別人的墮落。但你應該去慶幸,因為之所以你沒有墮落,或許隻是因為你沒有遇到足夠大的誘惑。
三十四
把自己擺在一個低層次進行評價,或許更有好處,比如學識,比如修養,比如人品,等等。謙謹是一種美德,謙謹是眾多美德中最得人們讚賞的裝飾,當謙謹作為一種裝飾時,所產生的魅力是非常動人的;這時候,謙謹甚至是一種手段,當謙謹成為一種手段時,它就成為一種比任何東西都有效的殺傷性武器,它殺死人們心靈上的哨兵,解除公眾心理上的戒備。它用自己的微不足道和謹小慎微使自己勇往直前,無堅不摧。
三十五
未徹夜讀書者,不足與語學業;未徹夜疾書者,不足與語文學;未徹夜工作者,不足與語事業;未徹夜痛哭者,不足與語人生;未徹夜不眠者,不足與語禪機。
三十六
沒有知識是一種淺薄,自以為淵博更是一種淺薄,而且是一種不可救藥、令人生厭的淺薄。
三十七
當你聽到奉承之詞最多的時候,一定是你對別人最有用的時候,也一定是有人對你懷有特殊目的的時候。這時候,一定是你自我感覺最好的時候,其實一定也是你最弱智的時候。在這許多奉承之詞的下麵,是一個個深深的陷阱,其深度與奉承者要實現目的的高度成正比。問題是,由於滿耳充塞的溢美之詞,使你缺乏應有的警惕,你幻想這是最後一次,但任何陷阱都是連環套,而且一個比一個深,陷阱的深度足以使你體無完膚。
三十八
沒有柔軟的身軀以作攀緣之用,沒有易變的顏色以作保護色之用,沒有易於彎曲的膝蓋以作下跪之用,沒有厚硬的臉皮以作討好媚上之用。仁者無懼,智者不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知恥而勇,自勝則強。
三十九
忍耐是一種品質,是個體麵對無法克服或不能解決的難題時的一種自我調整,如果把它放大為一種民族性格,那就是一個民族設法適應環境的結果。這種忍耐的民族性格產生並成熟於中國的家族製度。在家庭中,尊卑長幼,親情慈愛,孝悌謙讓,都是必須忍耐的原因,忍耐使親人間放棄原則,使理湮沒於情,使道屈從於尊,使法沉溺於親。在這種血濃於水的基本原則下,一切原則都難以生長。
四十
負重容易忍辱難,忍辱容易屈己難,屈己容易拂心難,拂心容易奪誌難。所以說,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許多人能夠忍受貧困生活的煎熬,許多人也能夠經受榮華富貴的考驗,但大多數人卻無法忍受侮辱。可是,一個人如果連一點侮辱都受不了,匹夫受辱,拍案而起,揮拳相向,不計後果,這樣的人能夠稱為成熟嗎?這樣的人還配出人頭地嗎?漢代的韓信能夠忍受無賴少年的胯下之辱,因其抱負遠大,不屑與人爭一時之短長高下也。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四十一
什麼是胸懷?胸懷就是下水道,就是要把堵塞在你胸中的塊壘容納化解並順利地疏通下去,把堆積在你麵前的各種事情有的甚至是超越你能力範圍的難題解決掉。這中間,沒有什麼商量或者調和的餘地,是垃圾必須疏導下去,是難題必須化解掉。不然,清潔工會用一種很有力的電動設備鑽通並堅決將堆積在本下水道的垃圾處理下去。因為我們從來還沒有發現清潔工把這一下水道的垃圾,費力地拉到另一個下水道去處理。對於一係列難題也是一樣的,真正屬於你的難題別人幫不了你!
四十二
初見黃河,正值黃河斷流,看到的是一具龜裂扭曲的身軀;又見黃河,正值黃河春汛,看到的是冰雪消融,泥沙俱下,藏汙納垢的肚量;再見黃河,正值黃河秋汛,看到的是一瀉千裏,摧枯拉朽的氣勢。我不知道對於黃河哪個印象更真實些。據說,黃河的上遊是一道雪水消融的小溪,清澈見底,冰冷寒冽,但那不被稱為黃河,人們習慣上所說的黃河特指黃河中下遊。
四十三
難得糊塗,是一種聰明人的無奈之歎,現在許多趕時髦學舌說“難得糊塗”者,都有自作聰明之嫌。有些人是心裏不糊塗而表麵上裝糊塗,這是智者;有些人是實際糊塗而表麵上裝不糊塗,這是自作聰明;有些人是想糊塗而不得糊塗,這是聖人;有些人是想不糊塗卻沒有辦法不糊塗,這些人是愚人;有些人是不該糊塗時糊塗了該糊塗時又不糊塗,這是蠢材;有些人是該糊塗時糊塗,不該糊塗時不糊塗,這應該是覺者或曰佛。
四十四
有些人庸庸碌碌、渾渾噩噩卻身居高位,這可能隻是一種表象,這種平庸的表象後麵必然掩蓋著某些超常的能力。這種能力可能毫不起眼,但一定非常有用。平庸是一種才能,正如中庸是一種境界一樣。卓越會造就出卓越的對手,而平庸則產生平庸的對手,即使遇到一個卓越的對手也會因其過於平庸而使對手麻痹大意,不屑一顧,導致大意失荊州。當平庸成為一種才能時,它就具有超乎尋常的殺傷力。
四十五
有人說,無限風光在險峰;有人說,水能善下,故利萬物而不爭。老百姓通俗地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在生活中,山底人太擠,於是,我們拚命地往山頂爬,一到山頂卻遺憾地發現,山頂太孤獨。世事常常如此,處在山下,向往著山頂的風光;登上山頂,感到的是高處不勝寒的恐慌。在登山的整個路途中,或許由於速度過快,或許由於過度努力,以致我們忘記了在半山腰的感覺,也忽略了在半山腰的風景,失卻了對登山過程的享受。山頂的人,看不到山底的紛紜世象;山底的人難以仰望到山頂的絕世美景。在這中間,人們最多想到的是,限製自己的是自己所處的位置,因而在改變自己所處的位置上下了最大的功夫,卻忘記了一個基本事實,真正限製自己的其實是自己的視力,是人的視界,是人自身的局限,是人的生理極限。人們忽略了,人們失去了,人們錯過了。如果你坐在半山腰,以你的目力所及,既可以瞻仰山頂,把山頂的壯觀收人視野;又可以俯視山下,將山下的景象盡收眼底。更重要的是,可以領略半山腰多姿多彩的景象。這時,你才會感覺到,與山底的人相比,你攀登了努力了,你沒有山底的人碌碌無為的惆悵;而與山頂的人相比,你隻用了登頂者一半之力,卻看到了比山頂的人更多的景象。你既可以理解山頂的人的心態,也可以體貼山底的人的處境,於是,你接近了古往今來許多聖賢追求的境界——中庸。
四十六
立身處不可油水太厚,油厚處必跌跟頭;成事時不可滋味太淡,太淡時必難聚眾;對上級不可期望過高,過高時必極失望;馭下時不可恩情太薄,情薄處必生怨仇;行路處不可離河太近,太近時必濕鞋落水;居家處不可離河太遠,太遠處必幹涸難生;交友時不可交淺言深,言深時必露心病;擇友時不可輕信草率,輕率處必遺後患;對同事不可自作聰明,聰明處必受排擠;遇事時不可百依百順,順從時定然無足輕重;挨批時不可自我辯護,自辯處必然犯怒貽羞;受重用時不可得意忘形,忘形時必遭眾人嫉妒;待親友不可沒有分寸,沒分寸必致難以饜足;對子女不可過分嬌慣,嬌慣的必然恃寵無成。
四十七
以德遺後者昌,以財遺後者亡。窮教兒子,富養姑娘。這些中國人傳統的家教理論,應該是曆久而彌新的。現在人們通行的一個口號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其實,我倒是更讚同另一個口號,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孟子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歐陽修說過,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鄭板橋也說過類似的話。兒女成器,要錢幹什麼?兒女不成器,要錢又幹什麼?我們的下一代,如果從小不體驗一些艱苦的生活,那麼就很難激發其奮鬥拚搏的精神,在生活中就很難承受挫折和逆境的磨煉,也就難以擔當大任和社會責任。古人在提出窮教兒子的同時,又很智慧地提出富養姑娘,這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兒子有錢很容易學壞,染上一些富家子弟的奢靡之習,成為紈絝子弟;姑娘沒錢,不經曆一些富貴氣息和禮數的熏陶,沒見過世麵則很容易被錢財所誘惑。所以,中國還有句俗語可以作為印證,家窮出貴子,大家出閨秀。
四十八
人是理由動物,說服自己然後再去說服別人。說服別人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最難的還是說服自己。人的一切行動的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就必須有一個理由、一個說法——對自己、對團隊、對別人、對對手。大小一理,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團隊,大到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從小的方麵講,首先得有一個理由說服自己、說服親友;從大的方麵講,得有一個理論,而後用這個理論去說服核心層,然後通過一幫信徒和骨幹來引領民眾,共同趨赴於某項事業。這個過程很重要,當理由成為信念時,信念就可以產生力量;當信念成為支柱時,支柱就可以撐起理想,當理想和信念成為整個團隊為之趨赴為之獻身的目標時,就可以產生一往無前的勇氣和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合力。每個人也是如此,理想和信念是一個人的力量之源。但是,如果過度地追求說法,以致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而且在眾多的說法中跳來跳去絮絮叨叨喋喋不休,必然會使聽眾心生厭惡。對於簡單明了的理論,過分地強調反而會使聽眾對其中的道理與正確性產生質疑,進而渙散人心,導致一事無成。
四十九
人可以跨越時空地去遐想,但卻隻能活在當下;人也能夠超越現實地去夢想,但人卻無法回避生活的真實。昔人有詩雲:“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謂寫透人生無奈。風花雪月,隻能是酒足飯飽後的消遣,琴棋書畫,也隻能是養尊處優的雅興。鍋碗瓢盆,是家庭生活的交響曲;柴米油鹽,是平常生活的真實寫照。當你高高在上地訪貧問苦時,你不可能真實地感受底層人的真實生活狀態;當你坐車穿越鄉村時,你可能會被鄉村純淨的空氣所陶醉;當你騎著自行車穿越城市的小街陋巷時,你可能會為依靠拾垃圾生活的老人而感慨;當你與農民一起勞作,與農民工一起幹活,與打工者一起擠車的時候,你會覺得生活真實得令我們無法樂觀,而在人群中傳唱的〈網來越輸反映的隻是另一小部分的真實。
五十
許多人都期望人生道路平坦順利,不願意有陡峭和坎坷。其實,登山雖然很吃力很勞累,但卻能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滿足,從而激發一種令人振作直達目標的力量和毅力。下山盡管特別輕鬆省力,但爬過山的人都有這種體驗,下山時常常覺得精神不振,困乏不堪。平坦的路上則更是平平淡淡,索然無味。因而,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感覺到非常吃力,非常勞累,非常艱難時,一定是我們做的事情在向好的方麵發展;反之,如果我們感覺到輕鬆自如,甚至特別瀟灑時,一定是我們所做的事情出了問題或者出現了嚴重的倒退。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有這樣一種體驗,有時覺得身心交瘁,不堪重負,這個時候或許就是極有可能出現奇跡的時候。同時,我們還經曆過,順利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一帆風順常常使我們一無所有。泥濘坎坷、陡峭曲折的山路,會豐富我們的閱曆,會使我們看到更為別致的風景。生活中常會有一些反對者、阻撓者、誹鎊者、陷害者,他們有自己對世界人生的感悟和認識,對於是非對錯各有各的看法,他們對我們的關注會產生朋友這個群體所難以產生的作用,讓我們認識到世界和事物的多麵性,會從另一個層麵展示許多你的親人無法展示給你的東西,從而使你的人生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的隨時提醒,會使你始終處在一種約束和警醒狀態,時時反省自己,使自己盡可能地少犯錯誤。惠施和莊子是對手,經常在各種事情中發生辯論,莊子對惠施也毫不留情地進行挖苦和批駁,當惠施死了時,莊子卻悲痛欲絕,因為他失去了對手,也就失去了辯論的激情,一些新的觀點也就無從生發和深人論證。
五十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崇山峻嶺有茂林修竹,厚壤沃土則大樹喬木,水清則林秀,石潤則木榮。有多深土長多高樹,有多深水生多大魚。物極必反。如果土層比較薄,就隻能生長比較低矮的植物,如果你一定要超越,那必受自然規律的懲罰。
五十二
我曾經在鄉下教書,家裏種著十多畝地,因而經常要幹農活。當時天旱,村裏人都急著給玉米灌水,我也趕著要在星期天把水澆好,但大家都搶得厲害,排不上隊。可我大爺卻不急不躁,閑在那裏抽煙鍋,我沒排上隊也閑著,就陪他說話。我說,你咋不急著去灌水?他說,還早!我說,明明大家都在急著搶,眼看玉米曬得葉子卷了,你還不急。他蘊疏煙鍋,看看天說,拾銀子不在起得遲早。現在澆水,玉米就長得太快,這不一定是件好事。我有點失笑,說,還真怪了,長得好怎麼還就不好了?他說,你還年輕,許多事都有規矩。咱這地方,土地比較瘠薄,莊稼長得太高,並不是一件好事。我搖搖頭,根本不信。周末,下了場大暴雨,我想,這下莊稼可都壞了。於是,騎著自行車趕緊回家,先跑到地裏。一路上,那些長得好好的玉米都倒在地裏,我趕緊跑到自家地裏一看,我家的玉米都好好地立在地裏,再一看我大爺家的,也好好的。我想,這真是怪了,就我們兩家沒有澆水,也還就我們兩家的好著。正想著,我大爺扛著鐵鍁過來了,捋捋胡子,笑著說,這下明白了嗎?我說,還是不明白。他說,咱這地方,土質貧瘠,玉米出苗後,由於幹旱,根沒有紮深,這時,灌水看起來好,其實一下子就把苗催起來了,可實際上根又沒有紮深。如果有大風或者大雨,玉米一定就會倒伏。當時,咱們兩家沒有澆水,玉米是長得慢了,其實這個過程就是穩苗。小夥子,有多深的根才能長多高的苗。不然,就出問題。他握著煙袋指了指周圍的玉米地,那表情簡直就是一位哲人。我點點頭,恍有所悟。其實,我大爺講的雖然是種莊稼的事,可人生何嚐不是如此!
五十三
追求完美,則時時感受失敗;追求卓越,則處處遭遇挫折。感悟常態,則事事收獲愉悅;享受平庸,則天天感受快樂。
五十四
有時候,你會遇到一個給你最多表彰和誇獎的領導或老板,事後才會發現,他是在用一張五塊錢的榮譽證忽悠你,其實他是揩你油最多的領導或老板;有時候,你覺得愛人在這一段時間對你大獻殷勤百般討好,不久你就會得知,那恰好是對方在外麵頻繁約會、最對不起你的時候;有時候,你會感覺到非常輕鬆舒服甚至會突如其來地湧起一種幸福感,過幾天出了事才知道,那幾天自己實在是太放縱了,輕狂得連自個兒都感到不像樣子;有時候,你會在身邊幾個人的吹捧和奉承中暈暈乎乎,忘乎所以,覺得這幾個人真好,忠誠可靠,而自己差不多成個人物了,離職後才發現,對你批駁和謾罵最多的恰好是這幾個人,在他們的嘴裏,你差不多是一泡狗屎。
五十五
有一個農夫趕一頭驢子,到了非常危險的山路上,驢子怕了,掙紮著要往前衝,其實前麵是非常陡峭的山崖,農夫情急之下,抓住驢子的尾巴,使勁往後拉,驢子很緊張,努力往前衝,一時雙方形成對峙。農夫費盡全力,最後力盡汗幹,抓不住了,就對驢子說,好,我服輸,你勝利了!於是,驢子很順利地衝下了山崖。讀了,想了,不知道是誰贏了。當然,驢子是按照自己的方向前進了,農夫是在用盡全力阻礙它的前進。農夫輸了,但是,能夠說驢子真正勝利了嗎?驢子的行為最後能被稱為是英勇嗎?這樣的英勇還有意義嗎?其實敗得最慘的可能是農夫!因為他是清醒的。
五十六
不夠聰明是一種難以彌補的缺憾,而自作聰明則是一種不可救藥的頑疾。
五十七
想桿衛一點東西真好,可桿衛的結果就是使你喪失捍衛的資格。
五十八
一個人更願意自由地生活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卻不願意被囚禁在美輪美奐的天堂裏。正像一隻鳥兒寧願在暴風雨中飛翔,卻不願意被囚禁在精美華麗的籠子裏一樣。
五十九
過濾剩下的都是雜質;篩選剩下的都是精品;患難剩下的都是真情。
六十
大家都反對,不一定證明你不對;大家都讚美,不一定說明你真美。
六十一
一個認為自己的工作無關緊要的人,必然是一個消極怠工的人;一個認為自己不值一錢的人,則是一個特別危險的人。一個堅信自己的工作極端重要的人,可能是一個即將陷於絕境的人;一個堅信自己無可替代的人,或許是一個淑臨崩潰的人。
六十二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的思想高度就會得到提升,或許有可能成為一位思想家;踩在別人的肩膀上,你的地位就會得到提升,或許有可能成為一位官員;踩在肥豬的肩膀上,那你就隻能是個殺豬的,一不注意那肥豬可能會把你拱翻。
六十三
在生活中,支持你的可能是你的朋友,而成就你的卻有可能是你的對手;在人生中,使你肌體受傷的可能是你最強大的敵人,而使你心靈受傷的則可能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六十四
嗜酒者終傷於酒,貪財者必敗於財,好色者終死於色,恃力者終懾於力,善水者終溺於水,捕蛇者必傷於蛇,玩火者終焚於火,用強者必毀於強。天地萬物,其極必反。知持滿之數則可近自然。
六十五
能自虐者,虐人必酷;能自責者,責人必嚴;能自殘者,殘人必甚;能自傷者,傷人必慘。人之至愛,莫勝於己,而能舍得下自己的人,在對待別人時,還會有什麼顧惜的呢。
六十六
堅持原則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但放棄原則是更為艱難的事。堅持原則固然很艱難,但你起碼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心中會有一把標尺;放棄原則雖然輕鬆,但你連自己該怎麼去做都會感到茫然,會覺得心神不定。因而,堅持原則很吃力,放棄原則很痛苦。
六十七
原則如果能夠出賣,應該能夠有一個很高的價碼,因為原則應該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之一。但當原則被當作商品出賣的時候,原則便一錢不值了,因為它已經不是原則了。原則是最容不得褻瀆的東西,我們不能老是用“原則上”的名義,進行“原則下”的變通,使原則成為不倫不類的東西。
六十八
在1—9這九個數字中,8和9最大,人們對於它們給予青睞,並且它們的值也最大,人們在選擇電話號碼、車牌號、房間號時都要選8選9,全國人曾一度追著廣東人的口音把8炒到了極致。九個數字中,1是最直的,值也是最小的,而8和9是最大的,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是否向往著一種被扭曲而增值的價值。
六十九
隻要是玫瑰牡丹,難免就有蝴蝶蜜蜂留戀;隻要是青草美泉,難免就有牛羊駿馬忘返。
七十
生物學告訴我們,類屬最近的生物恰巧是最危險的生物。因為它們有著更為相近的需求,當資源有限時,上帝都無法阻止它們成為敵人。
七十一
樸實和真誠便是一種坦蕩和自信,其胸懷足以讓矯情者相形見絀,其氣度更會讓那些狹溢者自慚形穢。
七十二
真水無香。真水至香。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曆史證明,沒有比水更好的飲料。味至淡者至清,味至清者至長,味至長者至香。空氣、水、酒,至薄莫若氣,至醇莫若酒。酒價高,水價低,氣無價。然氣之於人,不可須臾無之;水之於人,不可一日無之;酒之於人,無之勝於有之。
七十三
杯子是一種容器。按照實用的觀點,在外徑一定的情況下,杯子越薄,容積就越大。但人們在製造杯子的過程中,又遇到一個問題,杯子越薄就越容易破碎。所以製造杯子的行業就一直致力於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把杯子做得越薄越好,因為能有更大的容積,也能節省更多的材料;二是不能把杯子做得太容易碎,因為杯子太容易破碎就沒有人願意買;可如果把杯子做得牢不可破,那麼市場就容易飽和。因此,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就是在人們這樣的探索中前進的。
七十四
權力的靈魂在於運用。權力越是具體則越是有用。漫無邊際,大而無當,看似無所不管的權力,其實是百無一用。在美國有一個人所共知的故事,有一個著名的國會議員、NBA球星、博士生在參加一次宴會時,由於其知名度極高,因而也像被嬌寵壞了的孩子一樣趾髙氣揚不可一世。他在進餐時要求加一份黃油,但那個分黃油的人告訴他,每人隻能分一份。這人就很生氣地說,你知道我是誰嗎?答曰,不知道。這人就帶有炫耀地自我介紹了自己的身份,想著這個孤陋寡聞的侍者必定會嚇一跳而對自己給予格外的禮遇。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侍者反問道,那你知道我是誰嗎?這人說,我怎麼會知道你是誰呢?侍者一字一頓地告訴他:我就是主管分黃油的人。世事就是如此,人們常常在努力地追捧著高高在上的當權者,卻往往忽視那個給自己分黃油的人。
七十五
草原誘惑駿馬,長空誘惑雄鷹,鮮花誘惑蜂蝶,戰場誘惑勇士。高山期待攀登者,大海期待遠航者。艱難險阻就是為開拓者準備的,從而去證明開拓者的刻苦堅強;坎坷磨難就是為奮進者預備的,以此來見證奮進者的堅忍不拔。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人是被魅惑而欣悅的靈魂。一個夢幻破滅了,另一個魅惑不期而至,不安分的靈魂便在這種輪回中飽受煎熬,不安分的靈魂也在這種磨煉中走向成熟,趨於安寧。成熟的靈魂不是滿池苔綠的一潭死水,而是翻滾的激流在經曆坎坷曲折,盡情宣泄之後回歸大海的平靜。
七十六
世界上有許多快樂事,其中之一便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思考,並且把思考的結果表達出來。如果恰好有一些熱心的人來關注你的表達,並且給予一些建議和批評,那簡直就是一種幸福。快樂,總是很簡單的,如果我們把它複雜化,那麼快樂就消失了。幸福,總是很難得的,如果我們祈求天天時時幸福,那麼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幸福。所有的快樂幸福,都不是別人給我們的,包括上帝也無法給一個自討苦吃怨天尤人者以快樂和幸福。快樂幸福永遠隻能由自己去尋找、去感知、去享受。
七十七
在更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被別人利用,利用我們的力氣,利用我們的勤奮,甚至利用我們的忠誠和熱情,我們還必須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地讓人利用。其實,生活就是你被別人利用,而你自己又去利用別人的過程。我們的悲哀不是被人利用,相反,沒有利用價值才是最大的悲哀。我們渴望真誠的人際關係,但越是真誠的關係越是容易被人利用;我們期待堅如磐石的同誌情誼,但這種情誼背後掩蓋著更為露骨的利用關係。於是,我們嗬護親情,守望愛情,如果親情和愛情都被利用了,我們就弄不懂上蒼靠什麼來拯救人類。
七十八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我思故我憂。一個人如果不幸成為思想家,那一定是他逃避現實生產勞動而喪失了成為一名農夫或水手資格的結果。他逃避了生產而選擇了思想,其實也就是逃避了快樂而選擇了痛苦,而這些痛苦又是多麼虛無與無聊一一比如我存在嗎?我是誰?人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世界是什麼?等等。這些所謂高深的哲學命題,貌似玄妙,實際上一點也不比馬鈴薯的品種和產量方麵的問題更有意義。其思考的深度,大約也難以超過馬鈴薯的種植深度。
七十九
我們常常不切實際地期望最好的東西,其實,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存在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真正對人有益的並不是最好的,而是恰到好處的。好運氣往往給人帶來壞毛病;好位置常常給人養成壞脾氣;好皮囊時時給人造成壞感覺;好老子難免生一幫壞小子。
八十
壞的處境可以培養出好的思想者;壞的道路可以鍛煉出好的車把式;壞的領導可以磨礪出好的苦行者;壞的老婆可以造就偉大的哲學家,比如蘇格拉底,他的妻子就是一位桿婦,有一次,他老婆朝他大發雷霆,他仍然不為所動,他老婆便又潑過一盆水來,蘇格拉底很平靜地擦掉臉上的髒水,說,雷霆之後必有暴雨。這便成了哲言。但這句話不知有多少農夫說過,卻沒有成為哲言,因為農夫隻描述了一種自然現象,而蘇格拉底卻完成了對這句話的上升和抽象。所以,男人的壞脾氣,往往證明他有個好老婆。好壞就是這樣像孿生姐妹一樣深深地滲透於生活中,好壞又像母子一樣互相生育著對方,從而使我們的生活在時時處處事事中顯得平衡而多樣。
八十一
植物比人們想象的更加富於智慧。它以自己軀幹的柔韌接受著狂風暴雨的侵襲,以葉的卷舒迎接著烈日的暴曬。豔麗迷人的花朵,不隻是對陽光雨露的報答,而是植物以自媒的方式吸引著蜂蝶,傳播著花粉,完成一種生命的偉大交合。在果實沒有成熟時,它把果實藏匿在深深的葉子中間,當果實成熟時,又把它展示在陽光下,用鮮美可口的果肉,吸引動物和人去食用,然後用堅硬的殼裹著生命的種,讓種子在動物的胃腸中完成一次旅行,種子的殼在這個過程中被溶化到使幼苗得以破殼而出的程度,又借助動物糞便的營養在大地生根。這是一個多麼充滿智慧和艱辛的生命旅程喲!植物生長每一過程各有本分又高度統一。鮮花不以美麗自炫,果實不以成熟自矜,綠葉不以營養自肥,根須不以索取自卑。因為沒有根的索取便沒有果的奉獻。
八十二
尼采說,上帝死了!如果上帝真死了,那麼,世界就瘋了!結果,世界沒有瘋,因為人們相信上帝沒有死,於是,尼采瘋了。尼采也太膽大,居然敢宣布世代人奉為神明的上帝死了。上帝死了,意味著理想信仰、世俗道德和現存秩序的顛覆,預示著這個世界將是一片黑暗,等於預言了世界末日的來臨。這個世界不能沒有上帝,因為隻要人們相信有上帝,上帝就會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或許,尼采是講了一句真話,但越是真話就越是不能說出來,所謂天機不可泄露。世界可以沒有尼采,但不能沒有上帝,因此,就讓尼采瘋掉吧,尼采瘋了,這個世界就不會發瘋。當人們宣布尼采瘋了的時候,尼采不瘋也得瘋。
八十三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前得後,種因得果。種種種因得種種果。種此因得此果,種彼因得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然種善因不一定得善果,種惡因則一定不得善果。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故亦有種情得仇,種愛生恨,種真得假,種生得死;更有種仇生深仇,種恨生大恨。有種無苗,事之常態;種有得無,亦不鮮見。
八十四
每一顆種子都是為發芽來到這個世界的,但並不是每一顆種子都有發芽的機會。每一株幼苗都有成為大樹的理想,但並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成長為大樹。有多數種子注定要化為泥土,有許多幼苗注定要夭折。上天並不對它所做的事——做出解釋。因而任何生命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幸運,任何一次過程都值得我們全力去感謝。用我們得果之因去完成新一輪的播種,用我們的善果之因去成就下一次的善因。多栽花,少栽刺。如果不小心栽了刺,那麼就努力讓刺上開出芳香的花,讓它成長為玫瑰。
八十五
任何職業都會給人留下相應的印記。造槍炮者,處心積慮地要增強槍炮的殺傷力;鍛造刀劍者,用盡心思要增加刀劍的鋒利程度;配製毒藥者,費盡心機要增強毒藥的毒性;當醫生的,想盡辦法減輕病人的痛苦;當教師的,傾其心血教孩子做人做學問……做官的人中,相當一部分善於玩弄權術,把主要精力放在弄權玩人上,他們甚至會用官場的方式和辦法對付自己的親人。一個長期在不團結的班子裏工作過的人,必然會把班子成員視為仇敵,從而絞盡腦汁地去玩弄各種手法,欺上壓下。有的人做了幾十年的官,他連真誠的笑都不會了,因為他一直板著麵孔使其麵部肌肉僵硬。某種職業的特點和性質,會使長期從事該職業的人心理發生變化進而導致其身體特征發生變化,甚至會改變他們的性格和待人處事的方式。任何職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長期從事屠宰業的人,麵部的肌肉會發生變化,因為他們在捅刀子時,一定要狠著心狠著勁去做,這時他們的麵部肌肉就會變形,長期以來就會定形。以前讀一些書,對於以處決犯人為職業的劊子手的描寫都會使用“滿臉橫肉”這個詞,其實寫的就是職業使人的麵部特征出現的變化。而長期從事慈善事業的人都會顯得很美,因為他們長期為別人著想,會使他們的心靈很美,很寬容,會有一種菩薩般的善良,這種慈悲為懷的心理狀態會在他們的麵部留下印記,菩薩可能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但絕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令人見了之後心生敬慕之情。中國傳統相學也有類似的論述,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講的就是後天修養對人麵部特征的影響。
八十六
老子有言,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勇於敢是一種勇氣,而勇於不敢則是一種更大的勇氣;創立某種機製需要魄力,而把某種機製堅持下去則需要超人的毅力;做一件事需要大的智慧,而要停止做一件事則需要更大的智慧;立於潮頭,做一名“手把紅旗旗不濕”的弄潮兒需要定力和技巧,而心如止水抑製內心表現的衝動則需要更高的境界和定力。軟弱無能是一種弱者的表現,但能夠承認自己軟弱則是一種明智的表現。
八十七
拳擊是一項非常激烈的運動,它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因此,一個優秀的拳擊選手不隻是用拳頭打拳,還要用腦袋打拳。如此力量性特強的運動尚且如此,何況人生。
八十八
在所有的體育運動中,作為職業選手,達到某一相應的層次後,其技術上的相差並不特別巨大,勝負的重點取決於戰術思想、意誌品質和習慣風格。正確的戰術思想,由教練和選手根據本人的特點和對手的實際狀況來確定;意誌品質,由個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來確立;而習慣風格則來自於刻苦的訓練。在這裏,最艱難的不是戰勝對手,而是克服自身的缺點。
八十九
正確的人生姿態可以成就成功的人生。有一次,我去看兵馬俑,發現大部分兵馬俑都殘缺不全,但有一尊跪射俑則保存得十分完好,據解說人員介紹,這尊跪射俑就是因為選擇了蹲坐的低位姿勢,從而保持了自身的完整。事物有其屬性及規律,每個人亦然,誰也超越不了規律,好運氣不是超越規律,有例外更不是否定規律。
九十
一個人很微不足道,其實根本改變不了什麼,甚至連自己的某些小毛病、小嗜好、小習慣都改變不了。盡管有人多次提醒,許多人還是改不了坐下挖鼻孔吃鼻痂的習慣,這既不雅又有害,而且改起來也不難,但就是改不了。許多人都知道吸煙不好,但還是花錢損害健康,能戒除這種惡習的人據統計也很少。這應該是舉手之勞,都改變不了,更遑論一些需要努力才能改變的東西,比如修養、學識、氣質、風度、胸懷等等。所以,盡管有一些滿懷信心的熱血之士,雄心勃勃地做著改變世界的努力,常常使我們感動不已,心生羨慕,看著激動,聽著感動,實際上還是一動不動!
九十一
每一朵雪花都很晶瑩,而雪崩無一例外都很殘酷,究竟哪一朵雪花應該為雪崩負責呢?每一根草其實都很輕,胳駝又離不開草,但壓死駱駝的那根草就格外重嗎?每一個饅頭都很好吃,人們大都特別喜歡吃,叫人吃飽的是第三個饅頭,把人撐死的是第六個饅頭,哪個饅頭有功,哪個饅頭有罪?無酒不成禮儀,前三杯酒使人成事,後三杯酒使人敗事,喝多了,出事了,其實,那酒都是同一個瓶裏倒出的酒,人也並不是因其中某一杯酒喝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