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章 張宣其人(1 / 3)

不日,楚操起程前往荊州,一走就是半年,荊州隨著他的到來引起了一場血雨腥風。

楚昭雖然遠在京城,荊州涉事甚大,楚昭將荊州所有的斥部具交由楚操指揮,大案揭露,荊州之中,上及荊州刺使,下於縣令文書,竟然都參與了此案了。

舉州而貪,分食朝廷拔下的建堤專款,致使今之大水,衝潰了荊州境內的河堤。

如此消息傳來,舉朝皆驚,女帝聞而之笑了,她自登基以來,很少大開殺戒,但這一回,楚昭與楚操下令,凡是涉案貪汙金額高達萬兩以上的,皆殺,不必待到秋後行刑!

荊州刺使也罷,荊州的官吏也罷,凡是涉案者,皆被關入大牢,待核實貪汙金額後,楚操奉令而將那些貪官斬於荊州,那因水災而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百姓,眼見貪官人頭落地,皆是一片歡呼。

荊州的事,似乎解決了,百姓已經重新活了起來,墨軍幫著他們建立家園,修堤之事也重新做了起來,這一回,卻是兵部侍郎鍾家三郎親自前來督工。

但是,前朝風雲再起。荊州之事,不僅牽涉了整個荊州大部份的官吏,要說京中的官吏一無所察,楚昭是一個字都不信。

她思慮所有的來龍去脈,將當初從考察荊州建河堤的官員,最後建成之時,前往荊州驗收的官吏所有的資料都翻了出來。

沒想到啊,資料還沒找到,竟然有人想燒資料庫,所幸長安的守衛向來森嚴,火勢很快就滅了。楚昭聽到來報,從腰中拿出了一串鑰匙,“去宣政殿的右殿,把荊州所有的文件都找出來了。”

資料備份是楚昭想出來的,荊州有一份,工部,戶部各持一份,她的手上也同樣有一份。

隻是這一份很少動用,幾乎已經有人忘了這回事了吧。

如此,楚昭讓人將荊州的資料都翻了出來,很快涉案的人都被捉了起來,楚昭下令道:“荊州之案未結,此案煩請韋卿多費心。”

要說查案,大昭之內誰能與韋尚任相提並論,韋尚任出馬,想必能將朝中藏著的蛀蟲揪出來。

從官員被捉,再到韋尚任出事,剛剛慶幸荊州裏沒把他們供出來的人,眼看著情況都不對了,紛紛想逃。

逃,逃到哪裏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別說大昭境內,周邊之國,楚昭一聲令下要一個人,哪國不幫著楚昭找。

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時,韋尚任已經將涉案的人全都揪了出來。然後,楚昭就注意到,不管是政事堂諸公或是六部尚書,竟然都有家人牽涉,楚昭連連說了幾聲好,韋尚任卻整個臉色都沉了下來。

楚昭道:“荊州貪汙下的修堤款足足有一百萬兩,原來大頭都在京城啊,好,好啊!都還等著幹嘛,所有涉案之人全給朕捉起來。”

“陛下,涉案之人高達百人。”韋益是跟著自家叔叔一塊查的人,提醒了楚昭一句,楚昭道:“那又如何,今非昔比。大昭不缺當官的人。像這樣的貪官,連修堤款都敢貪的人呐,留著他們是等他們再害一個州的百姓嗎?前車之鑒,都別當沒看見。”

此案可謂是楚昭建朝以來遇到了最大的案子了,楚昭盛怒無可避免,但是,涉案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各家都有子侄或是兄弟涉入,就連楚家也一樣,楚蔚一大把年紀了也跟著進宮跪下,求著楚昭網開一麵,那是他楚氏的希望啊。

楚昭看著這樣的場景,衝著楚宸道:“看到了嗎?明明這是些人貪汙受賄,令一州百姓受洪災死傷無數,朕要殺他們,卻成了朕的錯了。”

隨手將案上的東西往殿上一砸,楚昭道:“朕查不出來就罷了,朕既然查到了,不管是誰都必須拿下,依罪定刑,否則朕對不起那些死去的百姓,更對不起活著等著朕給他們的親人討回公道的百姓。”

法不責眾?楚昭的字典裏從來沒有這四個字,犯法的人,無論是誰,她絕對不會放過,不想要死,那就管好你自己的手,別拿自己不該拿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