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擺了擺手,笑道:“璟兒這折子,洋洋灑灑寫了這麼一大片,大部分可以忽略,隻看這幾句話就可以,荊王扣了他的商隊,他委屈了,要讓朕做主,其他的,無非就是告訴朕,他有多無辜,多可憐罷了......”
“陛下英明......”德義拱手稱讚道。
這份折子,用玄世璟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深情總是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啊。
這也是玄世璟的一門套路,誇張,往誇張裏寫,讓李二陛下看了認為是小孩子玩鬧之說,但是卻又能從中看出事情,幽默之中博些同情。
所以說寫折子也是一門技術活兒。
“去告訴璟兒,若想讓朕幫他解決此事,明日早上來太極殿參加早朝。”李二陛下對著跪在殿中的小太監說道:“好歹頭上也頂著個大理寺少卿的名號,這都兩個多月了,從來沒上過一次朝,像什麼話。”
“是。”那小太監應了一聲,隨後出了甘露殿,準備前往東山侯府傳旨。
“荊王......荊州.......南方......”李二陛下歎息一聲,若是沒有雨這折子,李淳風的話,倒是讓他一點兒頭緒都沒有,現在倒也好,大致有了個方向,且靜觀其變便是,反正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如今除了荊王之外,還有哪些藩王到了長安了?”李二陛下問德義。
“回陛下,除卻上次在麟德殿參加宴飲的蜀王和留在長安的漢王之外,現如今徐王、彭王、鄭王、霍王等都已經抵達長安,現在都安排在宮外。”德義說道。
德義所說的這些個王爺,都是太上皇李淵的兒子,也就是李二陛下的弟弟們,當初李二陛下繼位之後,將這些人都分封了出去,他們在長安城的府邸,大多也都被變賣了出去,如今每次過年回長安,都是安頓在宮外的一所大宅之內,這些王爺並不都像李元景那樣,因為有李淵特殊的庇護,在長安城有偌大的產業,能夠擁有自己的府宅,而宮中安排的這所大宅,也成了諸多王爺在長安城的落腳之處,為了彌補這些人,李二陛下也是吩咐下頭的人將這所大宅,修建的奢華無比。
“算算日子,也都差不多了,一年倒頭,這些人總共也回長安沒有幾次,無比讓下麵的人呢好生照看著。”李二陛下吩咐道。
“是,陛下放心,那邊的人都知道分寸的。”德義回應道。
李二陛下聞言,點了點頭,繼續開始批閱奏折。
東山侯府,錢堆與玄世璟一同呆在侯府的書房之內,錢堆看著正在閑著無聊翻看侯府賬本的玄世璟,出聲問道:“侯爺,您僅遞上去一本奏折,這能成嗎?”
“為何不成?”玄世璟頭也沒抬,目光依舊停留在賬本之上:“陛下在外的耳目,不比侯府的少些,這些年李元景做了些什麼,陛下大概也是心中有數,就算陛下不知道李元景在荊州藏兵的事情,他在封地大肆收買官員以及在長安城複雜的關係網,陛下大概也能夠猜想到一二分,現在李元景無緣無故扣了咱們的貨,你說陛下會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