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接過婚書後,玄世璟又從身邊秦冰月的手中拿過一本厚厚的折子,遞給李恪身邊兒的禮部的官員。
“這是聘禮的單子。”
那折子皮兒上,赫然寫著聘禮二字。
對於這禮部官員來說,這麼厚的聘禮清單,算是個苦差事了,函使帶著婚書和聘禮到長安城,進公主府,他是要在大廳直接唱禮的,這麼多聘禮,得念上好一陣子了。
這大唐的婚書,也是有講究的,譬如玄世璟的婚書。
玄自第一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姌。承賢第二十女,令淑有聞,四德兼備,願結高授。謹同媒人羅氏正,敢以禮請。佇聽嘉命。世璟白。
晉陽是李二陛下的第二十個女兒,而李恪僅僅是作為函使,他身邊的禮部官員羅正,才是官媒,自然要出現在婚書之中,李恪帶著玄世璟的婚書去替玄世璟提親,代表的是玄家這一方。
李恪檢查過婚書之後,從禮部的官員那裏拿過木涵。
婚書必用講究的紙張,以楷書書寫,檢查過後放入彩線纏繞的木涵之中,涵蓋上寫上受、至涵者的官銜姓名。
這涵蓋上寫的,便是安州都督吳王恪。
婚書與聘禮都檢查無誤,到了啟程的時刻,李恪與禮部官員羅正騎著帶了紅綢的高頭大馬,帶著隊伍緩緩的朝著長安城走去。
隊伍很長,李恪打頭在前麵走出兩裏地去,東山縣這邊兒隊伍的尾巴才剛剛走過宅子的大門口。
站在門口的玄世璟目送著送聘禮的隊伍離開,身邊站著秦冰月、常樂和高峻三人。
“侯爺送的這些個聘禮,到了長安城,恐怕也轟動整個長安吧。”高峻看著那綿延的隊伍感慨道。
“這一天過去,咱們侯爺估計也得成了長安城大姑娘小媳婦兒眼裏的良人了。”常樂打趣道。
“大唐才承魏晉隋三代婚姻論財之餘風,是為財婚,我與兕子雖說是陛下賜婚,兩情相悅,但是在這等風俗上,我斷然不會委屈了兕子,聘禮數目雖說令人訝然,但是也在常理之中,貞觀初年,超議以山東人士好自矜誇,雖複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女適他族,必多求聘財。”玄世璟說道:“山東士族這麼個德行也就罷了,漸漸的這個風氣也傳到關隴這邊。”
“侯爺說的不錯,之前在燕來樓中也有聽聞,關內甲族盧氏,嫁女於他人,聘財必以百萬為約,不滿此數,必不在行。”秦冰月說道:“不僅僅是盧氏,關中不少家族,嫁女等同於賣女,有些想要攀附世家貴族的,寧肯貸得錢百萬,也要與世家女完婚。”
在大唐,無姓七望女是最為搶手了,很顯然,李家就屬於這五姓七望之一,而玄家,除卻一個東山侯的爵位,什麼都不是。
這種為了以攀附世家為目的的婚姻所興盛的奢靡之風,朝廷也是多次明令革除,早在貞觀十六年,李二陛下便下詔,專門針對這類情況做了禁止。
其詔曰:自今以後,明家告示使識嫁娶之序,各合典禮,自今六月,禁賣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