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2章 噩耗(上)(1 / 2)

“可是這長安城中的寺廟,總歸是佛的門臉,如今卻成了這個樣子,那人們心中的佛,是不是也會變了模樣,變了味道。”辯機說道。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麵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玄奘雙手合十,念出了一段《彌勒菩薩偈》中的話語。

辯機低頭不語,若說佛門書籍典故,他是知道不少的,如今自家師傅用如此淺顯的典故來開導自己,這恰恰也說明,自己的心雖然一心向佛,但是對於佛,卻達不到師父那般堅定,對於自己心中的佛根,仍舊不夠深,如此,再博學、讀再多的經文,也不過是虛無縹緲,沒有根,無法紮在心裏。

玄奘與辯機說的一番話也的確是點明了辯機,外麵對於佛的看法無需強求,無需去改變,隻要自己心中有善,那便是佛,心中有佛,無論是否在寺廟,都是在修行,無需將“佛”禁錮在一座小小的寺廟當中。

“且讓萬事隨緣,無論是榮譽也好,災禍也罷,一切皆有因果,他們種下了因,自然也要嚐到果,所謂因果循環,便是如此。”玄奘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徒兒似乎有些明白,但是似乎還有些想不通透。”辯機如實說道。

“無妨,慢慢想,為師在這譯經院也停不下多長時間了,過些日子,便上書陛下,請求回少林寺,潛心譯經,不理俗事,無論為師是否在你身邊,你都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去踐行,去理解你心中的佛。”

“師傅要走?”辯機驚詫,在長安好好的,為什麼要回嵩山呢?

“長安城終究是個是非之地,但是這等紅塵俗世,終是對我心幹擾甚多。”玄奘說道。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麼清高,多麼高尚,多麼的不近凡塵,長安太過繁華,環境太複雜,人太吵嚷,即便是他一心想要避開,但是卻萬事不由得他,所以幹脆回嵩山少林,環境清幽,更加能平靜下來,去翻譯帶回來的經文,去閱讀這些自己潛心紈絝帶回來的書卷。

玄奘從天竺回到長安,隨著長安城的佛寺的宣傳,名氣是越來越大,每日慕名前來拜訪的人也是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過年那會兒,原本以為轉過年來,也就能清閑下來了,但是完全沒有,雖說長安城佛寺遭了朝廷的封查,但來譯經院拜訪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寺廟暫時不能去了,信徒幹脆就到玄奘這裏來。

畢竟玄奘可是李二陛下親自接見過的得道高僧,這總不能有假吧?

這也是為什麼玄奘生出了想要回嵩山少林寺的心,他自己是無欲無求了,但是不代表別人也是,環境吵雜,而翻譯經文這工作需要靜下心來,他也不想在房間中坐著才提起筆來,院子中的人便敲門稟報說外麵誰誰誰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