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張亮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手中的權利財富,都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封了國公,官居刑部尚書,但是這才哪兒到哪兒。
張亮是農戶出身,早年在家務農,後投靠瓦崗,隸屬於徐世績部下,隨徐世績降唐。在房玄齡的推薦下,擔任秦王府車騎將軍,武將的出身。
按理說走到今天,高官高爵有了,榮華富貴有了,也差不多了,但是人若是沒有了上進心,與鹹魚又有什麼兩樣。
張亮心裏心心念念還惦記著入政事堂,原本朝廷是沒有政事堂的,後來李二陛下設立的政事堂,這政事堂,倒是成了大唐的核心決策機構了,如今朝堂上除卻三省尚書左右仆射,侍中和中書令四人之外,還有幾位尚書級別的官員,也被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職,入了政事堂,成了宰相。
張亮想著,在王上,怎麼也得撈個宰相做做,以後在人前,也是被人喚一聲張相公。
方士雖然隻是“無意”提了這麼一次,但是這事兒卻是落在了張亮的心裏,紮了根,等再過兩天,這方士就能再與張亮說兩句話,將這位“貴人”的範圍縮小一些了。
張亮回去之後自己個兒也在猜想,這貴人到底是誰,但是猜來猜去,一直沒個頭腦,去問別的方士術士,那些人自然哄著張亮來,但是要說出個一二三來,是不可能的,他們哪兒知道什麼貴人,對於他們來說,張亮就是天大的貴人。
張亮雖然急切的想要知道,但是卻不得不安安靜靜的等著那方士的消息,那方士也說了,這種事情要看機緣,不可強求。
而張亮覺得,這方士已經到了他府上,那他的機緣應該不會差才是。
既然如此,那就等著吧。
如今的玄世璟在莊子上還算是清閑,學院周圍雖然忙亂,但是不影響學院裏教書授課,到了今年秋天,可就是學院裏要考試的時候了,這場考試決定了如今坐著學堂裏的這七十多人是否能繼續在這裏讀書。
是留在這裏繼續深造,還是離開這間學堂,去工學院,又或者是直接回家.......
書院周圍的宅子建造的雖然不是傳統的幾進幾出的府邸宅院,但都是些精致的小樓,兩層三層的,偌大的後院兒是公共的,每個小樓前麵帶著一精致的小院子。
雖然都是蕭瑀和高士廉寫信請過來的先生,但是在書院周圍建造像長安城中的高官顯貴住著的那樣的大宅子顯然是不可能的。
玄世璟在周圍建造的宅子,都是緊湊雅致型的,雖說不氣派,但是對於那些過來教書的先生來說,絕對夠用,而且,迎合了他們的口味,足夠雅致,這些宅子裏的裝飾,有的古樸,有的簡約,也有的,與道政坊的宅子裝飾的大致相同,用的材料,都是玄家旗下商會特有的,別人模仿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