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7章 人才培養(2 / 2)

至於兵學院,十幾個人,李孝恭也帶的過來,除卻李孝恭,蘇定方也會來講課,而且有裴行儉幫忙,兵學院除卻上課學習兵法,還要實戰演練,偶爾到軍中進行實際的接觸軍隊,培訓體能,因此說起來,莊子上的這三處書院,沒有誰家學生比誰更輕鬆一說。

在醫學院,需要隨著孫思邈出去采藥,甚至遠赴秦嶺,背上行囊,實踐出真知,至於明德書院繼續深造的學生,那都是按照朝廷官員的標準去培養,按照一方父母官的標準去培養,不僅僅要飽讀詩書懂得做學問,往後甚至還要接觸農桑、商業和百工,春種秋收,要向莊子上的農戶學習,親自下地幹活,一點兒不比兵學院的學生輕鬆。

若是為一方父母官,自然需要什麼都懂一些,甚至說是精通一些,若是在朝堂,出將入相,那就更了不得了,不近要懂,還要精,方方麵麵的精通,不是死讀書成績好就可以了。

可以說在明德書院繼續深造的學生,學的要更多,許多別的學院必修的東西,可以成為他們的選修。

玄世璟與李二陛下一邊走,一邊向李二陛下解釋這書院的模式。

聽完之後,李二陛下感慨道:“朕現在越來越期待你這書院裏畢業出來的學生了。”

博眾家之文才長自己之所識,培養出來的學生,那都是人才啊,還不是死讀書的人才。

“或許三年之後的春闈,陛下可以期待一番。”玄世璟說道。

“怎麼,你書院裏的這些學生,也要讓他們參加春闈?”李二陛下問道。

玄世璟拱手笑道:“自然,公平競爭。”

春闈考試都是封卷糊名,這學院出來的學生參加春闈,得不到任何的傾斜與便利,隻能實打實的憑著自己的本事去考,試卷交上去之後,由主考的官員批閱,主考的官員那一關過了,試卷才能被挑選出來,呈送到李二陛下的書案上,再由李二陛下頂多。

“看來你對你的學生們,很是有信心啊。”李二陛下說道。

“一來是對這些知道認真刻苦學習的孩子有信心,二來是對陛下您有信心,臣相信,朝廷不會埋沒真正有才華的人,比方說,很多年前的馬周大人。”玄世璟笑道。

馬周的出身,根正苗紅的貧苦人家,而在貞觀朝,他這塊金子,終於大放異彩。

“除此之外,這邊的書院,還可以成為朝廷招攬各類人才的窗口。”玄世璟說道:“書院不比朝廷,朝廷二字,說出來太過嚴肅,膽子小的就給嚇唬回去了,而書院,看起來氣氛就輕鬆多了。”

朝廷所需要的,或許是政治人才,而這天下所需要的,可不僅僅是政治人才,而是方方麵麵都有,所以,以書院為窗口,比起朝廷來,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