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有欲望嗎?有,而且他的欲望比誰都要強烈,他想要做皇帝,他做到了,他想要天下太平,他也做到了,他好女色,但是在天下大公與女色之間,他選擇了天下大公。
否則現在玄世璟看到的就不是一個親政愛民的李二陛下,而是一個沉醉於後宮胭脂水粉之中的昏君了。
能讓李二陛下克製住那些不好的欲望的原因有很多,於公來說,他希望天下是他理想中的天下,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大唐國強民富,於私來說,李二陛下不敢放肆,禁錮在他身上的東西太多,他隻有做一個明君,千百年後,才不會留下的僅僅是一片罵聲。
“朕自繼位之初,便開始著手整頓吏治,除卻吏治,大唐的方方麵麵,不好的都要革除,朕知道,隻要改變,順應時候的去改變,大唐才能走的長遠,事實證明,朕當初做的對,不僅僅是當初,就連現在,也是一樣,天下日新月異,朝堂跟不上民間時事的變化,便會慢慢的腐朽,朕是深有感觸啊。”李二陛下說道:“吏治這事兒,不管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大事,但也不是一時就能改變的了的大事,慢慢來。”
李二陛下明白玄世璟的意思,長安周邊,天子腳下,官員做事自然不敢懈怠,因為一旦懈怠了,消息隻需一天半天,就能傳到宮中,傳到陛下的耳朵裏,至於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或許就不盡人意了。
看看大唐往南的地方,每年除卻派遣禦史巡按走一圈兒能帶回一些有用的消息之外,其它的,基本上就是報喜不報憂了,朝廷想要具體掌握那些地方的消息,除卻派遣長安城的官員,將其下調外派,也就沒了別的途徑。
玄世璟也知道,官員吏治的事兒,急不得,而且著急也沒用,根本不是能完全杜絕的了的,不得不說,官員若是貪小財,無妨,隻要肯為百姓做事,那他仍舊是能臣,是良臣甚至還可能是忠臣,但是巨貪,損國家以為己利,損百姓以為己利,這樣的官員,放在哪兒都是應該收了他的腦袋,省的留著這一條命再去糟踐旁人。
與李二陛下在會客室中坐了良久,談論了一番關於書院和朝廷官員的話,隨後李二陛下提出要在各個書院轉一轉,玄世璟便帶著李二陛下連同從宮中帶出來的那些侍衛,一同在書院之中轉悠了一圈兒,不僅僅是明德書院,還有兵學院和醫學院。
現如今兩座書院都已經準備完全,就等著秋後學生入學了。
學生的情況也很樂觀,七十多人,最終有二十多人留在了明德書院,跟著蕭瑀這些老先生繼續深造,其餘剩下的五十多人,三十多人選擇去了工學院,七人去了醫學院,打算跟孫思邈學習醫術,另外的十幾人,選擇了兵學院。
學院的第一屆學生人數不多,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這樣的人數,對於另外兩座書院來說恰到好處,畢竟另外兩座書院的教員也不多,醫學院就僅僅隻有孫思邈和他身邊兒兩個精通醫術的道童而已,雖然隻教導這七個人,但是這醫術,不經過長年累月的學習,是學不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