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8章 商(1 / 2)

理想是美好的,目標也是正確的,可是過程呢?千難萬險不怕,就怕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空中閣樓啊。

大唐由窮到富,用了二十多年的功夫,如今僅僅是龍首原上修建一所新宮,國庫就見了底兒,整個大唐不是東山縣的一個莊子能夠相比的。

“所以說,現在大唐缺錢。”玄世璟說道:“因為缺錢,所以不敢妄動刀兵,因為缺錢,所以元日朝會那天才會有這麼一出戲碼,現在戶部和兵部應該都已經放心了,至少大唐這兩年,是不會在對外征伐了。”

李二陛下歎息道:“是啊,原本國府充盈,朕這一拍腦袋,建造了這新宮,國庫又見了底兒了。”

修建宮殿本來就是件勞民傷財的事兒,更何況龍首原上這新宮這麼大規模,徭役一征就是十五萬,活兒一幹就是兩年沒停下。

“所以,歸根結底,大唐想要再進一步,錢是個好東西,不能缺,無論做什麼,都要錢,都要雄厚的財力支撐下去。”玄世璟說道:“有錢才能好辦事兒,不僅僅是民間如此,朝廷也是這般。”

“這與你奏折中所說的水師,又有何關係?”李二陛下問道。

李二陛下知道水師重要,但是想不到水師如何為大唐帶來財富。

“國府想要富裕,臣之前說過,倭國有銀礦,但是就大唐現在的情況來看,不會與倭國開戰,畢竟倭國如今年年進貢,老實的很,大唐沒有理由去對人家開戰,而且,國府現在也負擔不起這筆錢財。”玄世璟說道。

無論身處在什麼時代,要打仗,正義的氣質必須有,還要高高的舉著讓別人看到,仗也不是說打就能打的。

之前大唐與高句麗,是宿怨,借助了高桓權“複國”的名頭,去攻打泉蓋蘇文,是正義之舉,是正義之師,滅了高句麗,設立都護府,那也是因為正主高桓權中途叛變,背叛唐軍,死在了戰場上,大唐“無奈”,這才收回了失地之後,順便替高句麗管管他們的土地。

“沒錯,現在即便再怎麼眼饞人家,也不能動。”李二陛下無奈道。

“雖說現在不能動,但是水師的發展,卻是不能落下,也是為將來要動的時候,打下基礎,因此,水師的發展,要從眼前抓起,除此之外,陛下覺得,絲綢之路如何?”玄世璟問道。

“鏈接我大唐與西域諸國重要的通道。”李二陛下說道。

“沒錯,西域的貨物,通過絲綢之路,運送到大唐,無論是進入長安,還是到了別的地方,都能狠狠的賺上一大筆,大唐的絲綢、瓷器、茶葉等東西,運送到西域,甚至更遙遠的地方,價錢翻上不止百倍,因為有如此令人心動的利潤,因此商人們才這般熱衷組建商隊,穿越茫茫的大漠,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往來東西,大唐秉承前朝,也是重農抑商,可正是商人,才能讓東西南北的貨物流通起來,若大唐為枝幹,那農戶便是樹根,工、商便是枝葉,缺一不可。”玄世璟說道:“不可否認商人的重要性,而這一條絲綢之路,貫通了東西多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