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坐在什麼樣的位子上,就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權利伴隨著義務。
“明年就是莊子上的第一批學生畢業了,到時候結果如何,父皇也能親眼見到了。”晉陽說道。
“是嗎?時間過的真快啊。”李二陛下歎息一聲。
晉陽笑著說道:“明年隻是兵學院的學生參加武試,由河間王叔帶領他們去長安兵部,至於文學院的那些學生,怕是還要再登上兩年。”
“還要再等兩年?”李二陛下詫異了一下,當初關於書院,雖然消息知道的不少,但是對於書院具體的規製,還真是一知半解,了解的不透徹。
“這兵學院和文學院的學習時間還不一樣嗎?”李二陛下問道。
晉陽點了點頭:“正是,從明德書院畢業之後,學生們就按照自己的天賦或者是喜好挑選報考其它學院,在合格錄取之後,才能進入其它學院學習,自然,工學院的門檻是最低的,但是時間不算短,工學院的學生,在師傅認可之後,才能算是畢業,時間不定,至於兵學院,是莊子上三處書院學習時間最短的,隻有兩年,兩年之後從書院畢業,由河間王叔向朝廷彙報舉薦,讓學生們入軍中曆練,至於後續發展如何,全看他們個人,文學院是四年,滿四年之後,擇機參加春闈,或者有優秀的苗子,書院的先生會向吏部舉薦,若是真遇到什麼曠世奇才,恐怕這舉薦的奏折,就能直接送到父皇的麵前了。”
這點兒倒還真是毋庸置疑,看看文學院的那些老師的身份就知道了,想要將奏折直接送到李二陛下麵前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即便是他們現在已經不在朝中做官了。
李二陛下聞言,笑道:“若是真有那麼一天,折子能直接送到朕這裏,朕也能高興高興。”
畢竟是被原先朝中的重臣所認可的人才,自然差不到哪兒去。
那些老臣,在離開朝堂之後,仍然孜孜不倦的為大唐培養更優秀的人才,這讓李二陛下心裏也頗有觸動。
“書院招收的孩子,在天賦上其實也很普通,但是他們都很好學,在做學問方麵,一板一眼,腳踏實地,非常踏實,平日裏的品德也十分良好,正是因為如此,夫君才放心讓文學院的人專心研究四年學問,然後入朝為官,夫君說,他不想教導出的學生,心術不正,若是那樣,放他們進入官場,也隻會為禍百姓罷了,因此,文學院雖然隻有四年的功夫讓學子們向學,但是文學院的要求,其實是最高的,至於剩下的醫學院,天賦再好,也要經過孫道長三年的教導,才敢嚐試著讓他們行醫,還是要在已經成熟的大夫的照看下行醫,逐漸的培養他們,等到培養出第一批合格的大夫之後,往後會采用學長帶學弟的方式來一對一的教導,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兒。”晉陽仔仔細細的為李二陛下解釋了書院的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