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世璟覺得,倭國的孝德天皇是個明白人,但是大唐可不希望孝德做明白人,大唐是倭國的宗主國,雖然爸爸有義務教兒子變聰明,但是這兒子不是親生的啊,是半路抱回來的,而且人家是不是從心裏尊重大唐爸爸還說不定呢,大唐比倭國強,那才是爸爸,但是爸爸若是老了,倭國怕是立馬就敢翻臉不認爹。
“殿下是擔心,倭國對遼東有心思?”玄世璟說道:“殿下覺得,他們敢嗎?”
大唐平定遼東,滅了高句麗和百濟,這才幾年的功夫?餘威猶在,除非倭國和新羅真的不怕死,要來掠大唐的胡須,不然就隻能在自家地盤上老老實實的待著,一動不動。
敢動,大唐就敢打。
“若是僅僅是東邊這兩處,也還好辦了。”李承乾歎息道。
“怎麼?哪兒又出問題了?”玄世璟說道:“這年頭,太平日子是不打算好好過了不成?”
李承乾聞言,苦笑一聲:“誰知道呢,打倒是不怕,怕的是大唐腹背受敵,兩頭分兵啊。”
“此話怎講?”玄世璟皺了皺眉頭。
“西邊,吐蕃。”李承乾說道:“鬆讚幹布病重,據消息說,怕是熬不過今年了,而文成與鬆讚幹布又沒有子嗣,鬆讚幹布若是死了,吐蕃與大唐之間的聯係,也便稀疏了,所以對於吐蕃,咱們這邊,便不得不再分出一分心思來提防著。”
聽李承乾這麼說,這一點玄世璟倒是能夠理解,原本大唐與吐蕃交好,除卻大唐強悍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文成公主入藏的緣故,以往兩國未曾有姻親之好,邊境總是摩擦不斷,吐蕃人打不進來,大唐打不到高原之上,在邊境就這麼你來我往,互有損耗,兩國結了姻親之後,這才迎來了邊境的太平日子。
但是若是鬆讚幹布一死,他與文成公主之間沒有後代,繼承讚普位子的,極有可能是鬆讚幹布的妾室的兒子,也就是蒙氏妃的兒子。
鬆讚幹布與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都沒有後代,跟蒙氏妃生一子,是為貢鬆貢讚,還有一個長子,叫做貢日貢讚,隻是貢日貢讚早逝,不過貢日貢讚卻有個兒子,芒鬆芒讚,這個兒子尚且年幼,不過卻是嫡出。
玄世璟覺得,為了這個讚普的位子,庶子與嫡長孫之間,勢必會有一場爭鬥,從大唐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哪一位繼承讚普的位子,對大唐的好處,都說不上多。
庶子年長,但是與大唐之間卻是一點兒聯絡與關係都沒有,繼承讚普的位子之後,在吐蕃貴族的裹挾之下,勢必與大唐邊境,再有摩擦。
至於幼小的嫡長孫,倒是好控製,嫡長孫繼位之後,文成公主可在背後扶持,有文成公主的影響,還會好些,但是嫡長孫繼位,輔政的大臣,定有大論祿東讚。
祿東讚這個人,玄世璟是見識過的,當年為鬆讚幹布到大唐求親,三難祿東讚,沒有難住他,可見這人有大才智,若非如此,也就不會幫著祿東讚平亂奪位,而後位極人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