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也隻是密探傳回來的消息,暫且還沒有在朝堂上公布開來,畢竟,鬆讚幹布還沒死,吐蕃也沒有亂。”李承乾說道:“父皇讓我透個口風給你,想聽聽你是如何看的,此事除卻你之外,父皇還召見了舅舅等幾個心腹大臣,他們也知道。”
李二陛下針對這事兒,也的確夠謹慎,現在大唐雖然不怕打仗,但是大唐現在好不容易百尺杆頭更進一步,迎來了一個發展的突破口,這個時候,不適合打仗,即便能打贏,損失的,遠遠不止戰場上的那一點兒東西。
李二陛下不願意打斷現在大唐內部發展的勢頭,所以,玄世璟覺得,李二陛下這是想要求穩了。
不求走的快又急,但求走的實又穩。
多多少少,玄世璟還是能猜到一點兒李二陛下的心思的,否則這件事情李二陛下定然不會這麼秘密的找人商討了,這樣就是為了拿出一個最為穩妥的辦法。
看來這樣的話,倭國的孝德,暫時還不能死啊。
孝德活著,倭國斷然不會跟大唐起衝突,因為他心裏明白大唐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倭國不動,那新羅那邊就得安奈得住,也不敢動。
新羅想要做什麼?無非就是對三韓半島大唐拿下的高句麗和百濟的土地城池垂涎欲滴罷了,沒了百濟這個心頭之患,過了幾年安穩日子,也想要膨脹一下。
說起來,大唐對周邊的這些國家太過溫和,雖然是以德服人換得四方仰德,但是也實在是太好說話了,一旦發生了衝突,人家得了好處,而後再派個使臣帶點兒禮物到長安,這事兒就解決了。
到最後弄得大唐得不償失。
“這麼看來,現如今陛下是不想讓大唐起刀兵,至少現在還不是個時候。”玄世璟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這倒不假,估計別說父皇了,朝中的大臣們,除卻軍中的一些將軍,沒人願意打仗。”
不願意打仗,也是要分情況的,一種是打不過,一種是文臣們不想讓武將往戰場上跑,一旦上了戰場,以大唐現如今的軍隊情況,打勝仗不是什麼難事兒,一勝,那就要取封侯爵賞,有人羨慕,有人嫉妒,總的來說,便是文武不對付。
朝堂有十成,皇帝占五成,剩下的文臣武將分另外五成,這邊分的多了,另外一邊自然就少了,這是道理。
一些朝臣們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而不願意打仗,但是李二陛下的思量,是多方麵的,是實實在在的為了大唐的發展在考慮了,畢竟是家天下,這大唐,說的好聽是百姓的大唐,但說李唐李唐,還不是老李家的天下?老李家的人坐天下?
“若是倭國真的要聯合新羅,取熊津之地,這仗,怕是不打也不行啊。”李承乾說道:“這種事兒,由不得咱們。”
玄世璟笑著搖了搖頭:“那可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