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璟這是何意?”李承乾見玄世璟這般回應,心中好奇,難不成玄世璟又有什麼鬼主意了不成?
“熊津那地方亂不亂,就看倭國那邊會不會與新羅聯合出兵了,隻要倭國不出兵,新羅是不會輕舉妄動的,現在這仗不打,隻要倭國不動就是了。”玄世璟說道:“倭國孝德病重,前女王皇極蠢蠢欲動,想著複辟,若真讓她複辟成功,以那女人的野心和膽量,肯定會與新羅合兵,在熊津找麻煩,這樣一來,大唐熊津那邊,定然會起烽煙,所以這事兒的關鍵在與孝德與那位女王之間的爭鬥。”
原本玄世璟覺得孝德是個明白人,明白人活太久對鄰居可能沒什麼好處,但是短時間看,還是這個明白人活著好處大一些,所以,孝德一定得多撐上一段時間,至少要撐到鬆讚幹布死去,要走在鬆讚幹布後頭。
鬆讚幹布和孝德兩人都是病重,但是要是真病死,先後順序很重要,對於大唐的威脅,現在來看,還是西邊兒比較多一些,至少現在大唐的士兵雖然經過嚴格的訓練,想要打到高原上去,還是差一點兒的。
吐蕃那邊,也就是借著天時地利,對上大唐,有先天的優勢,這點兒讓人沒辦法,除非讓大唐的士兵適應了高原的氣候,能夠在高原上訓練,適應了之後,再準戰爭,這才靠譜,否則與吐蕃打起來,在邊境,幾乎都是小打小鬧,人家不下來,咱們上不去,上去之後,高原反應的損失比打仗還要厲害。
事兒總得一件一件的擺平,要是兩件湊一塊兒去了,麻煩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了,要是倭國孝德跟鬆讚幹布死一塊兒去了,大唐得多操心。
“倭國的孝德什麼時候死,這也不是咱們能夠把握的,要想讓他早點兒死,那倒是可以想想辦法,但是讓他活的時間長一點兒,這沒辦法。”李承乾說道。
“生死有命,閻王讓他三更死,誰都不能留他到五更。”玄世璟說道。
“那對於這件事兒,你有什麼法子?”李承乾問道。
“摁住吐蕃。”玄世璟說道:“如今大唐的士兵雖然訓練有素,但是應對高原戰爭,這是先天的劣勢,不可硬碰硬,所以即便是要打,也要先解決東邊,至於吐蕃那邊,按照咱們中原的規矩,立嫡立長,鬆讚幹布的兒子雖然死了,但是不是還有孫子嗎?小孩子啊,就如同一張白紙,就看大人們怎麼教導了。”
聽到玄世璟的話,李承乾點了點頭,沒錯,若是鬆讚幹布死了,他的孫子繼承讚普的位子,的確比他那個小妾的兒子繼承讚普的位子要好的多,如今吐蕃的百姓極其敬重文成公主,等鬆讚幹布的孫子繼承在那普的位子之後,可以由文成公主從旁教導,這樣一來,大唐與吐蕃之間,至少還有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安穩日子,這麼長的時間,收拾一個新羅和倭國,足夠了。
不求吐蕃那邊沒有動靜,隻求這動靜能夠來的晚一些,越晚越好。
“但是既然有了這個勢頭,大唐也需要提早做準備才是啊。”李承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