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一早,李二陛下依舊在宣政殿的偏殿之中休息,一大早天剛剛亮,長孫皇後就帶著太監宮女到這邊來陪著李二陛下了。
而李承乾,在長孫皇後過來之後,則是先回了東宮,正兒八經的悉數一番,換上太子的朝服,在貼身太監和侍衛的陪同下,來到了含元殿。
雖然李二陛下醒了,但是今日坐朝理政的,仍舊是李承乾。
玄世璟一身朝服,站在含元殿之中,站在同僚朝臣之中,靜靜的聽著朝臣奏事,靜靜看著李承乾將事情一件一件的處理妥當。
朝臣們對於今日太子坐朝理政,還是有些好奇的,隻是前車之鑒,不該問的少問,不該在宮中打聽的,少打聽。
清早起來德義到李二陛下身邊的時候,就被李二陛下派來了含元殿,宣布李二陛下的口諭,自然是說太子坐朝這件事情。
德義給出了答案,群臣也就釋然了,至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自己擱在心裏頭猜測一番就是了,不可以說出來,不可以拿出來,不可以討論。
朝中最大的事情,還是關於錢莊完善的事情,後續林林總總,瑣碎的事情多的很。
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被朝堂上的諸多公卿所重視,李承乾這個太子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雖然如今這些事兒都要交到李承乾手中處置,但是李承乾也不是什麼新手,處置起來,也是一板一眼,規規矩矩的,更何況,李承乾的身邊還要玄世璟。
若說這大唐對新改革的貨幣和錢莊誰最了解,除卻戶部的人就是玄世璟了。
此事可是玄世璟提出來的,還為戶部寫下了洋洋灑灑數十頁的操作流程,玄世璟能不熟悉嗎?
既然熟悉,上手做事就簡單多了。
以往是玄世璟懶,不喜歡理會這些事兒,自己出個主意,有人忙前忙後的跑腿落實,這是玄世璟想要的。
但是現在情況不是特殊嗎?正主兒在偏殿修養身體,李承乾當政,玄世璟作為太子詹事,東宮屬官,自然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盡了自己的職責。
因此,現在李承乾坐朝,玄世璟就要幫李承乾出謀劃策,幫李承乾踏踏實實的做事。
為人臣子,當替君分憂。
“諸位大人,有本早奏,無本,便退朝了。”
朝堂之上李承乾與朝臣商議過事情之後良久未有人站出來,德義也就站出來了,若是沒有事兒的話,今天的早朝也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一時之間,含元殿之中鴉雀無聲。
“如此的話,退朝吧。”李承乾說道。
德義點了點頭,站到台階前,朗聲宣道:“退朝~~~”
“臣等恭送太子殿下。”
在朝臣的恭送下,李承乾從台階上走了下來,離開了含元殿。
早朝退了,玄世璟仍舊是去了東宮,不過李承乾反正一時半會兒是回不了東宮,怎麼說都得去李二陛下那裏溜達一圈兒,將今天的事情與李二陛下說一說。
從德義代傳的李二陛下的口諭之中能猜測到一二,李二陛下怕是又身體抱恙,龍體欠安了,不然好端端的也不會讓太子坐朝,畢竟現在有一堆的事兒壓在宣政殿的書案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