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胃口倒是不小。”李承乾無奈笑道:“但是你這個想法,本宮很喜歡。”
玄世璟與李承乾相視而笑,兩人眼中的猥瑣,隻有兩人能夠看的到。
他們兩個,都是屬於有雄心壯誌的,一個想著以後若是真正的執掌了大唐,一定要讓大唐在他的手上,更上一層樓,至少他的作為,不能比他的父皇差。
而玄世璟呢,希望大唐能夠更加輝煌,說白了,兩人的目的是一樣的,有著共同的目標,而且相互都熟悉對方的脾氣秉性,所以將來定然能夠好好的合作到一起,或者說是玄世璟一定能好好的輔佐李承乾。
或者說,李二陛下可有長孫無忌,李承乾可有玄世璟。
李承乾轉身走到偏殿之中,將書架上的地圖取了出來,就這麼鋪在了宣政殿的地板上。
這幅地圖便是大唐的疆域圖,大唐四周的小國家,標注的都十分清晰,而且,這上麵還有一些標注,是最近才添加上去的,有的是李二陛下的筆跡,有的是李承乾的筆跡。
看來這父子兩個想要對周圍那些心思搖擺的小國家動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這不,時時刻刻都在派人搜集著這些國家的信息,標注在地圖上,以備不時之需。
皇家的人啊,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不管是李二陛下還是李承乾,都是腹黑的主兒。
當然,李承乾的道行,離著現在的李二陛下,差得還遠著呢,不過誰不是一步一步的走過來呢?
“早前接到消息的時候,我就派遣百騎司的人去了熊津,這事兒誰都不知道,還有信件上沒有被提到的消息。”李承乾說道:“在熊津那地方,的確有不少高句麗的餘孽蠢蠢欲動想要複國,目前還在準備階段,若是能促成他們聯合原先百濟的人,這樣一來,就能夠一戰而定,徹底解決掉熊津那地方的隱患,這樣一來,熊津才真正的能成為我大唐的領土。”
雖然薛仁貴在熊津經營了幾年的功夫了,但是因為暗中有這幫餘孽在,誰都不敢鬆懈下來,熊津的軍隊一直都是盔甲在身兵刃在手。
萬一哪天懈怠了,那群兔崽子鬧事怎麼辦?被打個措手不及?泱泱大唐,臉往哪兒放?薛仁貴的臉往哪兒放,在李二陛下親征高句麗的時候,薛仁貴也不過是個軍中的低層軍官,在第二次玄世璟帶兵平高句麗的時候,薛仁貴才是一路高升,後來高句麗被滅了,薛仁貴更是成了熊津都護府的一把手,以他的資曆,原本是不可能做到那個位子上的,但是他卻是在那個位子上安安穩穩的坐著了,一坐還是幾年的功夫,當中的道理和門道,誰都清楚。
正是因為清楚,所以,一旦熊津出了差錯,薛仁貴那就得落到一個萬劫不複的地步。
大唐花費了這麼多精力,好不容易平了高句麗,平了百濟,將偌大的一個熊津交到你手上,結果你一個不留神,就讓兩國的餘孽給偷襲了,怎麼說都說不過去。
所以說,薛仁貴這幾年在熊津過的,也兵不說舒坦多少,雖然沒打仗,但是神經卻是一直都是緊繃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