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讓玄世璟一頭霧水,書院裏的先生也是雲裏霧裏的,太子殿下這是要做什麼?
原本在東宮任太子詹事的於誌寧,在玄世璟做了太子詹事之後,於誌寧就升遷了,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朝堂之上,升任侍中,但是於誌寧這人吧,有個毛病,讓李承乾很是頭疼,嘮叨,強,當這兩個特點彙成一個毛病的時候,就容易招人煩。
當初在東宮的時候,於誌寧的這個毛病就讓李承乾吃盡了苦頭,不僅僅是這個毛病,於誌寧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諫言李承乾,那他覺得,李承乾就必須得聽,不但要聽,還要照做,之前他與李承乾之間的關係不算太好,因為李承乾一旦不聽話,他總是能去李二陛下麵前打小報告,弄的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之間的父子關係很緊張。
後來玄世璟成了太子詹事,於誌寧升遷了,東宮可算是安穩了一段時間了,沒了於誌寧告狀,李二陛下與李承乾之間的父子關係也逐漸的緩和了下來,後來也是受到玄世璟多多少少的影響,不管是李二陛下還是太子李承乾,都願意花些心思,認真的去看對方,李二陛下這才察覺到,原來自己的兒子並不是不優秀,他也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努力,想要獲得他這個父皇的認可。
隻是中間的過程和走的路,是坎坷了一些。
這也讓李二陛下知道,並非是他看好的,對於李承乾來說,就是好的,比如說於誌寧,這人就太古板,非得讓太子按照太子的模板,給他加上些條條框框,讓李承乾按部就班的遵守他給出的框架來。
無疑,於誌寧是不適合教導李承乾的,他隻適合勸諫。
玄世璟在知道於誌寧被李承乾打發到書院的時候,心裏就想著,李承乾這是不是又被於誌寧煩的不行,幹脆就讓於誌寧先到書院來歇歇,而後再起用於誌寧?
但是在聽到這消息的第二天,玄世璟收到了李承乾的親筆信。
看完信件之後,玄世璟無奈苦笑,李承乾這是給他找了個苦差事啊,事兒不好辦啊。
李承乾的確是受夠了於誌寧,幹脆找個借口,趁著於誌寧不小心犯了個小錯誤,就給打發到書院這邊來了,而李承乾給玄世璟的任務就是,在於誌寧在書院的這段時間內,好好的“改造”於誌寧,最好能把他的這些個不讓人喜歡的毛病給改了,因為對待於誌寧這樣的臣子,現在的李承乾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就行啊,所以李承乾就把這麼個麻煩暫且先移出朝堂了。
隻是,要改變於誌寧,這談何容易?
但是李承乾覺得,書院這邊有這麼多德高望重的先生,一些先生身份抬出來,絕對能壓得住於誌寧,所以李承乾才抱著這樣的希望,讓於誌寧到書院這邊來。
不管能不能徹底的把於誌寧的強脾氣給改了,隻要能有一點兒成效,李承乾就想去燒香拜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