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個。”高季輔說道:“十七人參加會試,進士及第十一人,此次進士及第的士子,也總共不過四十三人罷了。”
當初知道文學院的學生會試的成績的時候,高季輔也是一陣心驚,沒想到文學院的學生竟然這般厲害。
“那國子監呢?”玄世璟複問道。
“二十五人,中了五個。”高季輔說道。
這樣的一來,在成績的比較下,便是高下立斷了,也無需置疑這當中有什麼不公平的地方,馬周作為主考官,絕對是不偏不倚,而下麵兩個福考官,若是硬要牽扯上什麼關係的話,一個是偏向國子監的,另外一個,雖然蕭銳是蕭瑀的兒子,但是蕭家人向來是不偏不倚,蕭銳在這當中的作用也隻是幫著馬周一起維持公平公正罷了,要說真的有什麼小動作,那也是盯著李乾祐不讓他亂來。
僅僅是文學院和國子監這兩處書院的學生,就占了這麼多名額,也的確能看出來,對與學子來說,一個不錯的書院,一個好的讀書環境,一些好的教書先生對與他們的未來是有多麼的重要。
“除此之外,長安城外的鹿山書院,中了一個。”高季輔說道。
玄世璟點了點頭:“這樣啊,也還不錯。”
高季輔見到了玄世璟臉上的不動聲色,也沒有大喜大悲的模樣,心中暗自猜想,他對文學院的學生竟然有如此自信,相信他的學生能夠考中進士嗎?
“玄公覺得,文學院的學生有這等成績,可還符合玄公的預想?”高季輔問道。
“隻能說還好,畢竟他們是文學院成立以來,走出來的第一批學生,不管是好還是壞,算是給文學院的學生立了一個標杆,這算是一個好的開頭吧,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也隻能說他們勉強達到了我的期望。”玄世璟說道。
“勉強?那玄公覺得,如何才能讓玄公滿意呢?”高季輔疑惑道。
文學院的學生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還不滿意?十七個人,中了十一個,就僅僅隻有六人落榜,這還不滿意?
當然,玄世璟也知道會試這種事兒,就跟升學考試一樣,沒有百分之百的升學率,怎麼說呢,作為文學院第一批被教導出來的學生,他們的身上,多多稍稍都是承載著玄世璟的希望的。
因為有希望,所以才會想要有更好的成績吧。
不過現在也很不錯了,學生們都很努力,隻是會試這事兒,在題目上,肯定有擅長的,有不擅長的,有臨了發揮好的,也有發揮不好的,十七中十一,這成績放出去,絕對能傲視整個大唐所有的書院了。
高季輔借著於誌寧的事情,要來文學院,這當中也是有文學院學生成績的因素在當中,高季輔作為吏部的官員,孜然比外麵的人更早知道會試考生們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