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奪那有限的豐沃的牧場,部族與部族之間的衝突,將會永無休止,一旦有了衝突,大唐可以出麵調解,重新劃歸牧場。
不怕他們不聽話,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大唐在草原上的話語權,那就如同板上釘釘,誰敢不聽話,直接斷了他們的貿易。
為什麼要爭奪牧場?因為要養羊,為什麼要養羊?因為大唐需要羊毛,他們需要賺錢,若是不聽大唐的話,那就讓自家手裏的羊毛爛在手裏吧。
因為能夠進一步加工處理羊毛的織機就隻有大唐能有,而擁有這些織機的作坊,隻有大唐。
長此以往,大唐就會掌控住北方草原的經濟命脈,這比在草原上設立都護府來的更有用。
一邊的阿史那·思摩聽著玄世璟與契苾何力談論草原上收購牧民手中羊毛的事情,心中一陣羨慕,他的族人都已經遷到長城以內了,自然不會再以放牧為生了,他也知道,凡是能讓玄世璟惦記上的生意,絕對是能賺錢的生意。
阿史那·思摩也是心動的,隻是現在,他也沒有機會向玄世璟提這事兒,畢竟,當初是他決定舍棄了草原,帶著族人內遷的。
現在想想,學著漢人種地做營生,他們還是草原的子民嗎?還是狼神的後裔嗎?
當初的決定,雖然為族人換來了安寧,可是現在看的話,是對,還是錯?
他一手將馬背上成長起來,拿上武器就是天生的戰士的草原狼神的後裔子民,變成了現如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度日的模樣。
無論是契苾何力還是阿史那·思摩,都沒有發現玄世璟給出的這一條路背後隱藏的對於草原上的牧民來說的巨大危機,他們都是草原上成長起來的人,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而且玄世璟弄出來的東西,前無古人,他們也判斷不了是好還是壞,隻能看眼前,對於自己的族人是好的,那就是好的,至於往後幾年或者是十幾年,他們是看不到的。
看不到草原的命脈會被大唐一手掌控的結局。
真正到了那個地步,大唐想讓草原和平,那草原上的人就得縮著腦袋,老老實實的放羊,要是大唐不想讓草原上和平,沒有大唐的調節,草原上的部族之間,那就打吧,打得頭破血流,反正死的不是大唐人,那時候大唐就隻要羊毛,至於你們的牧場劃分,就不管了。
大唐不管,那草原上的部族之間,還是要打啊,憑實力說話,用實力搶地盤。
大軍從長安城到安北都護府,因為不著急,所以在路上行軍速度也不算快,一走就走了一個來月。
玄世璟是帶著詔書過來了,所以一進了安北都護府之後,就接管了整個都護府,原本這裏的都督,也要給玄世璟騰出位子來,為玄世璟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