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何力和阿史那·思摩兩人輪流在城外駐守,每天都要到城中見玄世璟彙報軍中的情況,戰事未起之前,這些都是小事兒,隻要把軍隊看嚴實了,其餘的都不是問題。
而玄世璟也寫信送回了長安,與工學院那邊說羊毛的事情,與此同時,契苾何力也寫信著人送回了鐵勒部,讓他們把今年剪下來的羊毛都收好,仔細的挑選之後會有唐人來收購。
在都護府安頓下來之後的玄世璟,開始密切的注意大唐東西兩處地方的消息,再就是北麵草原上的消息,從安北都護府出發的斥候帶足了幹糧清水,一隊隊的朝著草原出發,到了草原上之後,再分散開來,打聽消息,一般一出去,就是十五天左右回來,而後城中會有接替換班的斥候繼續出去,這樣一輪一輪的不斷的摸索著草原上的消息,確保草原上若是有異常的動靜,安北都護府這邊能夠第一時間知道。
隨著時間的流逝,玄世璟收到的消息也越來越多,李靖已經帶領著軍隊到了隴西,吐蕃還沒有動,李靖帶兵到隴西,打的是巡防邊塞的名頭,消息肯定是瞞不住的,但是有這麼個名頭在,能夠遮掩許多東西,而且,這麼大大方方的帶兵過去,也多多少少能震懾突厥。
畢竟當初吐蕃可是在這位大唐軍神的手中吃了大虧的,現在,這位軍神大爺又帶著手底下的軍隊到邊塞來遛彎兒了,吐蕃的那些貴族能不緊張嗎?
至於東麵可就熱鬧多了,薛仁貴已經領兵跟高句麗和百濟的叛軍對上了,因為對對方的行動消息了如指掌,到現在位置,大大小小打了十多次,薛仁貴未嚐一敗,差不多也將這兩股叛軍打的底兒掉了,接下來就等著新羅和倭國的兵忍不住踏足熊津了。
一旦他們踏入熊津的地界兒內,薛仁貴將毫不客氣的對他們展開攻擊,連派遣使者提醒都不帶提醒的。
邊界就在那裏安安靜靜的不動彈,新羅或者倭國的兵踏過來,那就是侵犯大唐的領土,不打等著過年?
程處默和李恪也帶著兵從長安到了熊津,與薛仁貴兵和一處了,正商議著接下來的行動,而劉仁願的水師,也已經駐紮在了卑沙城,下一步就是要去漢州附近的港口,水師到了漢州港口的話,便是進可攻,退可守了,直麵新羅的軍隊。
草原上依舊沒有動靜,而東麵打得如火如荼,大唐在熊津與新羅和倭國開戰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吐蕃人的耳中,這會兒吐蕃人才知道,軍神大爺帶著十幾萬大軍多邊疆來是來幹什麼的了。
感情不是遛彎兒,是要來遛他們來了。
但是即便如此,吐蕃的那些貴族還是起了心思,如今吐蕃內部,鬆讚幹布的孫子坐在讚普的位子上,超過七成的吐蕃貴族覺得這個位子不應該由這樣一個小孩兒來做,當中五成的人都要推舉鬆讚幹布的那個庶子來做這個讚普,當然這當中也不乏那個庶子在吐蕃經營多年的結果。
原本以為鬆讚幹布死了之後,讚普的位子會落在他身上的,但是自己的那個爹,還是覺得自己庶子的身份配不上那個位子,就將那個位子給了自己的侄子,那個屁大點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