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長安的使者(1 / 2)

從登州到長安,有大唐驛站的幫助,倭國的使者在路上緊趕慢趕,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趕到了長安,住進了鴻臚寺之中,每天都上折子想要見大唐的皇帝陛下。

“河邊使者,現如今我們陛下是不理朝政的,朝中的一切事務,都是太子殿下在主持,要不,您就去見太子殿下吧。”鴻臚寺的寺卿對著河邊麻呂說道。

“你們太子能夠決定這場戰爭嗎?”河邊麻呂問道。

在他的印象當中,太子即便是再怎麼掌權,都是皇帝在背後操控,如今大唐兩邊都在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怎麼可能是太子在朝中獨攬政事,而皇帝陛下對朝政不管不問呢?

所以他是直接想要見大唐皇帝的。

大唐的皇帝,李二陛下,在後宮之中連自己家的大臣都不怎麼見,又怎麼可能見倭國的使者呢?

“本官說的可都是真的,信不信,使者大人自己掂量著吧。”鴻臚寺的寺卿見河邊麻呂這個態度,幹脆也不與他多說了。

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看你可憐巴巴的,給你指條明路,自己不走,要是倭國那邊出了什麼事兒,也就隻能怨你們自己了。

鴻臚寺做的就是接待外使的事兒,以往他們覺得,外使到大唐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聖人教誨,但是接觸的多了,也就是說,這行幹的久了就知道,來的客不全是好客,有可能還是惡客。

這些年大唐強勢,來的大多都是好客,所以鴻臚寺這邊,也是拿出自己該有的儀態禮儀來招待他們,他們對咱們客氣,咱們也對他們客氣,大家客客氣氣和和美美的,挺好。

但是你的態度要是不端正了,對不起,跟你客氣客氣也就得了,不伺候。

真拿著大唐當自己家呢,這麼不客氣。

河邊麻呂見鴻臚寺的寺卿對自己這般態度,心裏也知道自己這是一不小心得罪人了,自己實在是太過著急了。

想要去找那位寺卿道歉,但是河邊麻呂現在實在是騰不出什麼空來,他現在腦子裏心裏想的全是怎麼製止大唐對倭國的這場戰爭,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自己遇到的那支船隊,是不是已經到了倭國本土了?是不是已經打起來了?

劉仁軌送信的速度可比河邊麻呂到長安的速度要快多了,劉仁軌占領了太宰府之後,奏報送到了登州之後,八百裏加急,送往長安,就是為了趕在河邊麻呂到達長安之前讓朝中的人知道這個消息,讓他們與河邊麻呂談起來,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

或者說,拖一拖時間,他和劉仁願兩人,能拿下倭國更多的地盤。

占便宜占夠了之後,再停止這場戰爭,大唐將會在這場戰爭之中賺得盆滿缽滿。

與河邊麻呂一同住在鴻臚寺之中的還有吐蕃到長安的使節。

吐蕃的使節算是比較幸運了,因為有文成公主的“家書”傍身,住在鴻臚寺之中的待遇不錯,還見了李承乾一麵,談論了一下大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爭。

李承乾給他的回應就是,他需要再考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