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孫兒明白。”李象說道。
“好了,去吧。”
“是,孫兒告退。”
李象和李二陛下在書房之中並沒有說太多的話,也沒有太多的話去說,李二陛下就是盡到了一個長輩的職責,叮囑了李象幾句,而李象也不會主動去說別的。
他要的很簡單,就是與自己的皇爺爺常來常往,保持聯絡就好了。
今日到莊子上來探望李二陛下,去拜訪了玄家,往後就會有更多的理由與這邊聯絡,比如說手上有什麼好東西,送過來孝敬皇爺爺什麼的,又或者是送給晉陽。
保持了聯絡,關係自然就親近了。
這才是李象想要的。
不得不說,李象封王離開了皇宮居住在長安,在這上麵,真是給他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李象這一趟來i莊子上不管是聯絡感情也好,還是帶著別的目的來的也好,他都是穩賺的,這一點,宮中的李厥就達不到李象這樣的高度了。
如今的李厥和蘇氏仍舊在宮中,目光還是盯在李承乾身上,不能說他們的目光放的不對,畢竟到最後誰是太子,決定權在李承乾手中,其餘的人,不過是一塊或重或輕的籌碼而已。
一轉眼又是年底,薛仁貴從熊津回來了,自從熊津都護府改成了熊津道之後,薛仁貴這家夥就成了實權派的人物,回了長安城之後,長安這邊也有不少官員想要巴結薛仁貴,與薛仁貴交好。
雖然薛仁貴是武將出身,這麼多年又是在外頭,但是一個人能鎮住整個熊津地區,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了,早就不是以前那個頭腦簡單的薛仁貴了,雖然說不能對付得了長安城中的這些場麵,但是至少還是遊刃有餘的。
回到長安城,進宮見過李承乾之後,又從長安城中脫身,得了空閑之後,薛仁貴就到了東山縣莊子上,來拜訪玄世璟來了。
“玄公,咱們可許久不見了。”前廳之中,玄世璟和薛仁貴落了坐,下人上了茶之後,兩人便開啟了話匣子。
“是啊,有兩三年了吧,這兩年來熊津那邊忙到你過年都不能回長安。”玄世璟說道:“也委實辛苦你了。”
“辛苦倒是不辛苦,但是就是有些害怕啊。”薛仁貴說道。
在玄世璟麵前,他也沒有什麼藏著掖著的,他知道,玄世璟不會坑騙他,所以有些話,不必避諱。
“害怕?怕什麼?”玄世璟問道。
“以往是熊津都護府,雖然在那邊帶兵,還總領著熊津的事務,但是那時候麵前好歹還有個新羅,實際上大多人都知道,我在熊津,一來是要穩固熊津的地方政務,二來就是要防著新羅,有新羅從中牽扯,我自然安穩許多。”薛仁貴說道:“但是現在,熊津都護府成了熊津道,新羅也被程處默將軍和吳王殿下給平了,偌大的一個地方,能說話管事兒的就隻有我一個人,總領著地方政務,節製下麵的官員,更重要的是手握軍權,就怕朝中這邊有人坐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