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 奪地容易守地難(1 / 2)

這樣的話,顯然就長安城的一個工學院是推動不起來的,需要整個大唐的工匠們,都能有這樣的意識才行啊,可是老思想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推開來,談何容易,也好在這些年工學院做的足夠好。

“大唐在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往前走,這這條路上,最不能少了的,就是像薛將軍你這樣的人才。”玄世璟說道:“外人雖然都看你在熊津,大權在握,要兵權有兵權,但是尋常人,誰能想到在熊津守著的苦啊。”

玄世璟對薛仁貴這般理解,可是把薛仁貴給感動的不行。

是啊,他在熊津吃的苦,誰看見了?

當初熊津苦寒之地,高句麗還沒滅呢,薛仁貴領著兵,帶著百姓,在高句麗眼皮子底下發展,雖然有水師在一邊兒看著,出不了的什麼大事兒,可是每走一步,那都是戰戰兢兢,好不容喘口氣兒了,大唐跟高句麗又打起來了,那邊還搭上一個百濟,讓大唐更是要全力以赴的應對。

全力以赴了,就要投進去更多的人,消耗更多的糧草,戰線拉的這麼長,跑到人家家門口去打仗,糧草的供應出不得一點兒差錯,怎麼辦?還是薛仁貴在熊津都護府,穩定後方,這才支持著玄世璟把高句麗給滅了。

高句麗沒了,百濟也沒了,戰後的熊津都護府留下了一片焦土,而後便是薛仁貴繼續在熊津收拾爛攤子,原本幾年之間做的努力,打開的局麵,一仗全都給打回去了,畢竟是大唐新拿下來的地方,頭年的收成誰都保證不了,所以熊津這邊的稅款也甭指望,於是薛仁貴就在那邊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眼見走得差不多了,戰爭又來了,原本治理的安安穩穩的熊津都護府,卻是被高句麗和百濟的餘孽給禍害了,還聯合了新羅和倭國,在熊津的地盤鬧事。

內有高句麗和百濟的餘孽,外有新羅虎視眈眈,雖說朝廷派遣了大軍過來,但是薛仁貴也是絲毫不敢懈怠,仗,他要領著打,朝廷的軍隊的後方,他也要給安穩著,朝廷的軍隊在新羅拿下來的城池,還是需要他派遣人手去接管,穩住,不能出亂子,一座城池,打下來容易,但是要守住,變成自己的,難,就如同薛仁貴花費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坐鎮熊津,將熊津變成大唐的一樣,耗時耗力。

但是現在呢,在朝中的一些大臣眼中,薛仁貴是出力不討好,所以薛仁貴回了長安之後,在長安待了幾天,空閑出來了,就找過來找玄世璟了。

他能夠找人訴苦,這個人就隻能是玄世璟了。

按照玄世璟的說法,他現在仍舊會在熊津安穩的待著,等過幾年,熊津安穩了,他也就能從這個熱鍋上下來了,省的整天有人盯著他那邊。

就算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薛仁貴從熊津回來,玄世璟也不希望薛仁貴從熊津回來,熊津雖然已經被大唐拿下有十多年的功夫了,但是對於整個中原來說,那裏之前畢竟是“化外之地”,不是說它不發達,野蠻,而是那裏居住的,都是原本三韓半島上的原住民,對大唐的認同較低,這個問題就隻有過個一兩代人才能解決,在沒有徹底的將這隱患消除之前,萬一哪天朝廷對那邊的監管送些了,再加上有人想要在那邊煽風點火自立為王什麼的,那熊津就又要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