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官員,因為人在長安的關係,做起一些事來,總是比地方上的官員要方便得多的,所以地方上的官員,大多會籠絡一些在長安的官員。
與李象交好的那幾個官員,就跟地方官員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當中也不乏有地方官員是衝著李象來的。
李象是知道的,但是他沒有拒絕,人家送,他就收,他也不問來路,反正不知道也好。
現在,幸好李象不知道,或者說是知道了,但是裝糊塗。
李象思來想去,這件事兒這麼嚴重,已經讓父皇大為惱怒了,要死自己的真的說出了實話,恐怕往後真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了。
現在呢?認個錯,與那些已經死去的不幹淨的官員直接撇清楚關係,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虎毒尚且還不食子呢。
好歹他李象也是個皇子不是。
“既然他們是打著你的名頭辦事,雖然不是你的過錯,但是你也並非完全沒有責任。”李承乾說道:“從今日開始,待在你的越王府裏,接下來三個月就不要出來了,反思記過吧。”
不管李象口中怎麼說,李承乾心裏都有自己的思量,讓李象回去閉門思過三個月,這也是給朝中的官員們一個警告。
現在永輝年也才剛剛開始,皇帝正當壯年,這個時候就去眼巴巴的看著皇子,想要站隊,是不是有點兒太早了?根本就沒有把他這個當皇帝的放在眼裏吧?
人情歸人情,交往是交往,凡是都要主意一個度。
這一次,李象的這個度就沒有把握好。
他原本以為,接自家父皇訓斥兩句也就完事兒了。
禁足閉門思過三個月,這是赤果果的在向朝中的諸多大臣發出信號啊。
往後李象身邊兒想要再聚攏一批死心塌地的支持他的官員,可就不多了,甚至可以說,就沒有了。
再加上這三個月,不問朝堂諸事,他會錯過多少?
“父皇.......”李象還想要說什麼,卻是被李承乾抬手給打斷了。
“無需多言,朕清楚明白,你回去吧。”李承乾說道。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李象也不能再說別的了,隻能躬身拱手行禮之後退出宣政殿內。
從宣政殿出來一直到李象在長安城的越王府,李象的臉色都沒有好到哪兒去。
至於宮中,李承乾仍舊沒有做別的,還是在宣政殿裏等,好像是在特意等某個人一樣。
約莫兩刻鍾的功夫,外麵的內侍再此走進了宣政殿之中。
李承乾在想,這次會試誰呢?
“啟奏陛下,趙國公長孫大人在殿外求見陛下。”內侍躬身拱手說道。
來了.......
李承乾心中默默念叨了一句,隨後開口說道:“讓他進來吧。”
“是。”內侍應聲,隨後,帶著長孫無忌走進了宣政殿,長孫無忌行禮的時候,內侍也就離開了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