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男人的煙瓶(1 / 1)

世間最為懷舊的東西,往往都是與歲月有關的。“煙瓶”是男人的故事,亦是歲月的故事。

在西北農家,幾乎每家都有讚瓶,煙瓶是農人們的待客之具,它與茶具是套餐,它的形態各異,但卻銘刻深遠的曆史。

隨著時代的潮流,煙瓶逐漸被淘汰,但無論如何,我對煙瓶的記憶,是永生不可磨滅的。煙瓶關於父親,煙瓶關於西北男人。

每逢客至,擺茶上煙瓶,這似乎是一種必有的禮節。這禮節至今為止,已不知延續了幾輩人了。

煙瓶的形態,大致就是一個裝著水的小壺,一根可以吸氣的彎杆,壺上有別致的花紋,壺身一般都是銅做的,帶有一個燃煙的嘴杆,用於裝水煙。

年代久遠的煙瓶,記載著數輩人的曆史和見證,甚至在傳統家庭,都是傳家寶。煙瓶不會被子孫遺棄。

父親的煙瓶,是個破爛的鍍銅,在我記事開始,很小很破的樣子,在它的那個煙盒裏放了好多年,聽說,那是分家時,分給它的唯一的財產了!

水煙瓶,磨合兒,這在我的記憶裏,都是與父親有關的!父親抽煙老早了,在我記事開始,煙酒與他不離。

可能對於煙酒,更是西北農家骨子裏的傳統所致。那個破爛的煙瓶,被父親擦的特別光滑細膩,就連一層層的鍍銅,差不多被磨平了。

後來的歲月,父親用破舊的它,不知在哪裏換了一個新的,其實、我不知道是他用破舊的煙瓶從新打造的,還是換的。

至今都在父親的煙盒裏,清晰可見的歲月,已經快三十年了!我們父輩兄弟多,祖上傳承的老煙瓶是在大爸家,還是在二爸家我並不知道。

老煙瓶一般都有祖輩的故事,在很多家庭裏,要說老遠的煙瓶,或許從大清國時代傳承下來,已經是國家級文物了。

父親及愛惜它,就算是用一次,都要拿在手裏,擦好一會兒。記得有一次,我幫他收拾茶具時,無意間發現,煙瓶上的龍紋鯉魚,已經差不多被撫平了。

對於西北男人而言,煙瓶無一不是自己的第二生命。不管是下地幹農活,還是忙家務活,時不時啖兩管子,早已是一種平凡生活的習慣,如同文人手中的筆一般存在。

如果你親臨西北農家,煙茶便是最常見的待客之道,煙瓶首居其中,這是傳統的禮節性的存在。

在時代發展飛快的今日,煙瓶這個古舊的東西,在逐漸的被淘汰。早年,人們的經濟條件有限,水煙瓶代替著昂貴的紫煙。幾毛錢一片的水煙,足以過一口抽煙人的癮。

而今的年月,紫煙代替了水煙瓶,我清晰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親戚家做客,旁邊的老頭嘮叨到,時代不一樣,漸漸地摸不到水煙瓶了,你們年輕人一定不抽煙瓶吧!

從老人的舉動中,我所體會到不是煙與煙的不同,而是它對煙瓶的懷舊,煙瓶被握在手中時,或許對於他們更多的是親切,是一種寄托,一種對於懷舊的深愛。

去年回家時,我看到我的父親,他的煙瓶好像已經被擱淺在櫃子裏了!近年、因為身體和病根所致,父親的煙癮不大了!而煙酒與他已是一種奢侈了,桌上我看到的是一包不貴的紫煙,應是父親解煙癮的唯一存在了。

煙瓶與我而言,它是一種物具,但隻關於父親的物具,關於西北農家男人,是他們個個必有的物具,亦是一種恒古不變的傳承物具,更是對於記憶最久遠又懷舊的追溯。

曆史永遠翻去了現在,辭舊換新是現下時代的必然,煙瓶銘刻的記憶,都是一輩一輩人的追懷,追懷的是一種歲月,久遠的西北農人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