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百年福瑞,百億福瑞”的標語前,楊滔認真的看著,笑著對陳軒說,有幾個企業真的能做到百年呢。陳軒知道楊滔並不是問自己,隻是楊滔自己的感慨罷了,於是一笑回應。
楊滔忽然話鋒一轉,對陳軒說:“今天見謝總,如果談的不好甚至談砸了,怎麼辦?”
楊滔這一問,把陳軒不曾想也不敢想的一種結果說出來了。在陳軒心裏,楊滔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物,有他出馬哪能有搞不定的事呢。但楊滔畢竟也是人,有長處自然也有短處,如果和謝總沒談攏,那整個福瑞項目就馬上陷入難以扭轉的境地。原先自己設計通過李總,一步步見到謝總,隻要能和謝總達成共識,福瑞項目就迎來重大轉接,勝算大為增加,卻從未設想過如果和謝總的溝通不順利,如何去做應對。想到這裏,陳軒頭皮一麻,不知如何回答,隻是弱弱的說道:“應該不會吧。”
楊滔笑了笑,也沒再追問,淡淡的說:“你還是太樂觀。”
是啊,還是太樂觀。樂觀,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有益的人生感,但對一個銷售來說,樂觀往往是葬送大好形勢的“迷幻藥”。樂觀,會讓銷售對項目的基本判斷發生方向性的偏差,對關鍵人員的判斷發生方向性的偏差,對競爭對手的判斷發生方向性的偏差,這些都是致命的錯誤。一旦誤判,就會犯錯,一旦犯錯,想要彌補將要付出數倍的代價,甚至被競爭對手抓住,而被一擊致命。
說一位銷售人員在項目上“樂觀”,是一種嚴厲的批評。
陳軒聽後默默不語,認識到自己可能已經犯了致命的錯誤。但現在依然來不及和楊滔討論什麼應對方案,腦海中快速的將設想的溝通話題回憶了一遍,確保在這些事上做到最大的把握,不讓“談砸”的情況發生。
二人進了李總的辦公室,寒暄後,李總領著二人到了謝林平辦公室。辦公室很開闊,辦公室被一張很講究的紫檀屏風隔成兩部分,一邊是辦公區,拜訪著謝林平的大辦公桌,辦公桌前擺放著一套不知什麼材質的實木家具,看起來十分高檔;另一邊是大型圓式會議桌,座椅也都是實木座椅。整個辦公室盈溢著一股紫檀特有的香氣,十分醒神。
李總引二人在會議桌上落座,謝總老板位上,李總坐在謝總旁邊。介紹完畢後,陳軒用幾頁ppt對雙方近一段時間的工作做了簡要彙報。
謝林平閉著眼,靠著椅背,雙手抱胸。陳軒看著謝林平這個姿態,心中暗暗叫苦,這是十分明顯的不感興趣的肢體語言。如果這樣結束這次談話,效果可想而知。陳軒心中叫苦,但又沒有辦法來扭轉這個局麵,隻能硬著頭皮繼續下去。
彙報完畢後,楊滔也對內容做了一些補充,大意無非是已經對福瑞項目的需求作了深入調研,方案也很貼合,產品更是先進,普思也有與福瑞深入合作的意願,希望能達成合作建立持續的夥伴關係。謝林平象征性的回應了幾句,認為普思是國際性大公司,實力強,專業強,相信能為福瑞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楊滔顯然也看出來,到目前為止的談話,還沒有任何打動謝林平之處,這樣持續下去,這次會麵隻能是草草收場。楊滔看著謝林平閉著眼靠著椅背,以及皺眉的神態,心中想著幹脆單刀直入吧,不然這麼被平淡的虐殺豈不是更慘。想到李總曾經說過,謝林平是希望渠道體係能盡快完成重構和轉型,幹脆賭一把,成了更好,不成也算嚐試過了。於是問道:“謝總,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提企業轉型,不知您是如何看企業轉型的呢?”
謝林平雙眼一睜,看著楊滔,緩緩問道:“楊總您怎麼看呢?”。
聽謝林平這麼一問,陳軒心中有喜有憂,喜的是顯然這個問題引起了謝林平的興趣,這一點從他睜開的雙眼中能看得出來;憂的是謝林平果然是老江湖,將這個問題又踢還給了楊滔,算是在考楊滔了。楊滔接著的回答至關重要,回答的好,今天整個見麵就迎來重大轉機,回答的不好,那就跌入穀底,徹底失去謝林平的信任。想到這裏,陳軒不由得暗中緊張起來,實在不知如何接茬,便裝作記筆記,同時也靜靜地等待著楊滔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