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政、江路白、陳軒一行三人準時來到了彩雲集團的辦公大樓,在從停車處走進辦公大樓正門的路上,經過的那片空曠的綠草地,草地中央有一處碩大的音樂噴泉。因為是工作日的緣故,所以並沒有音樂開啟,但光是從幾十處向上噴薄而出的泉水,就已經能感受到這家企業的豪氣了。據說彩雲集團的創始人最早是從事灰色產業的,做假藥之類的發家,後來政策監管嚴格之後又做起了保健品。做保健品那幾年,彩雲集團產品的廣告滿天飛,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拉動下彩雲集團得以飛快的發展。但這一發展態勢隨著保健品市場的競爭激烈逐漸放緩,特別是那家全國聞名的某某金的流行,擠占了大部分彩雲集團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王德富精明的商業嗅覺再次踩準了市場節奏,他從一位海歸科學家手中獨家買斷了一種生物提取加工物的專利技術,這種提取加工物對血液循環類疾病有明顯療效。這一藥物迅速打開了市場。王德富又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不同劑型,並圍繞不同人群研發了一係列的生物製品藥物。彩雲集團在這期間,也躋身了大企業大集團行列。圍繞著主業,彩雲集團有向上下遊繼續展開並購擴張,並涉足了房地產、金融、旅遊等不同行業,在當地都頗有影響,最終形成了多元化的彩雲集團。
彩雲集團的發展,得益於王德富超強的商業嗅覺和市場運作能力。目前彩雲集團的很多員工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員工,對企業有著十分高的忠誠度。在員工心中,也形成了對王德富的個人崇拜,為了表達敬意,大家都尊稱王德富為“王老師”。
然而,近年來王老師更多的投身公益事業,對彩雲集團的日常運營幹預較少,主要是由生產的黃總、營銷的郝奇在處理日常事務。黃、郝二人都是跟著王德富多年的心腹肱骨,也在公司持有少量股份,王老師對這二人是絕對放心的。但王老師卻有著他自己的煩惱。隨著王老師事業追求重心的變化,更願意將時間精力投入到公益和投資方麵,彩雲集團的主業有誰接手打理,一直是他這幾年的心病。
王老師有一子,但年紀太小,才十歲出頭。可能是早年忙於創業,荒廢了傳宗接代的事,後來到了中年又力不從心的緣故,王老師夫婦一直沒有懷上孩子。眼看著王老師夫人的年齡越來越大,在十年多前才用試管嬰兒技術誕下了現在的兒子,取名叫王晚生,算是老來得子了。可是等到兒子成年成熟能接班,還有至少十來年時間。這期間,市場變幻莫測、對手虎視眈眈、內部人事競爭波譎雲詭。這十來年時間,足夠毀滅或者再造一個彩雲集團了。彩雲集團經過多年的快速擴張,需要有人能從整體上進行管控和約束,否則容易成為脫韁的野馬而一發不可收拾。不過好在王老師盡管精力和興趣減少,但仍然是可以在董事長的位置上掌舵的,可是誰來做總經理呢?
王老師首先想到了外聘,也陸續談過一些大背景的人選,甚至錄用了幾個嚐試著坐副總經理的位置,但最終都慘淡收場。總體感覺這些人選言過其實,或者對彩雲集團內部情況和人事整合缺少準備。這是王老師最為擔心的事,多年形成的對王老師的個人崇拜、眾多的心腹老臣和山頭主義,決定了新任人選將麵臨著巨大的人事整合挑戰。這一挑戰如果演變為危機,將引起人心動蕩,進而影響彩雲集團的生產和運營,甚至市場聲譽。
目光自然就聚焦到了內選,從彩雲集團內部選拔。這也是彩雲集團絕大多數人認為的最佳方式,其中呼聲最高的就屬黃總和郝奇了。這兩人也管理著目前彩雲集團最大的兩個事業群,生產製造事業群和市場銷售事業群。二人追隨王德富多年,合作默契,王老師如同大腦和總指揮,黃郝二人如同左膀右臂。但如果要二選一,確實個艱難的抉擇。黃總、郝奇二人雖然對彩雲集團都十分忠誠,但管理方式和特點卻截然不同。黃總為人老成,分管生產多年,從沒有出過質量問題,並且生產體係從最初的雜亂無章到現在的井然有序,黃總功不可沒。可是從另一方麵說,黃總管理方麵趨於保守,凡事講究標準體係和控製。這些特點使得他掌控下的彩雲集團能穩健的經營,並且未來王晚生接班時,也容易過渡,但一旦麵對外部競爭時,很難引領彩雲集團走向新的增長點。邱奇是從一線銷售做起的,為人敢衝敢幹,但略顯激進,且不容易掌控駕馭。在他的管理下彩雲集團也許能取得快速發展和尋找到新機會,但快速發展所帶來的隱患也會非常明顯,需要有人能時時拉住他。由於郝奇個性強硬,行事激進,如果在總經理位置上做大,未來王晚生的接班將麵臨非常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