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8.試探(1 / 3)

晚上八點,陳軒正坐在江路白的車上,二人一起啃著漢堡喝著可樂。他們候在彩雲集團外,等著黃總的時間。黃總信息中說還在公司開會,不確定合適結束。二人回複黃總,等到他會開完。過了晚上九點多時,黃總結束了會議。陳軒和江路白走進了黃總的辦公室,在路上遇到了也在參加會議的邱奇。陳軒客氣的和郝奇打了個招呼。

此時,楊滔透過辦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著路上神色匆匆的行人,腦海中反複思索著彩雲集團項目的前前後後。彩雲集團項目的複雜性在於有兩位下棋人,決定這場棋局走向的出了郝奇,還有另一個人,黃總。對郝奇,楊滔有把握,但對黃總卻沒有把握。這是個老成持重的人,微笑的表情中很難看出態度。和郝奇商議之後,楊滔曾拜訪過黃總,但沒有什麼效果。但聽說普思和黃總走的比較近,光是單獨見麵都已經多次了。普思是否已經獲得了黃總的強力支持?在黃總思維中,是如何布局這場“公開的賽馬”的呢?要想搞清楚這兩個問題,楊滔著實需要動一番腦筋。

在楊滔的建議下,郝奇說服了王德富和黃總“先框架、後業務”的選型思路,並將重心放在成熟的集團管控方案和相近客戶案例的考察上。楊滔很清楚,這兩點是普思的軟肋。從普思在這兩點的應對上,就可以看出普思和黃總的關係深度,從黃總對情況的應對,就可以看出黃總的布局思路。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普思正式提交的方案書和價格範圍。永遠都不要相信,客戶會依據標準方案做決策,客戶需要的是個性化的針對方案。永遠都不要相信,客戶會在沒有預算和心理預期下做決策,客戶心中一定知道自己願意花多少錢。當普思將這兩樣東西交出來說,就已經將軟肋暴露在了彩雲集團和楊滔手中。

就在三分鍾前,楊滔手機中已經收到了邱奇發過來的普思的價格範圍。盡管提交的是價格範圍,但正是抓住了對手患得患失的心態。這一心態下,對手將會反複思考合適的範圍如何設定,這個過程中,既不能嚇退客戶,又不能委屈己方,因此這個範圍最大可能性便是圍繞潛意識中可能成交的價格而向上浮動的範圍。因此,這個範圍也就出賣了對手潛意識中所認為可能成交的價格。

原本設計這個讓普思提交價格範圍的動作,也是在起求證作用,一方麵求證對手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麵求證對手對項目信息的了解深度。對手在設定這個範圍時,往往會參照客戶能接受的價格、客戶的心理預期價格、競爭對手情況等多種因素設計,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客戶的心理預期價格,也就是項目預算。如果範圍和預算最比對,就能反映出對手對項目信息的掌握深度。

楊滔手機響了一聲,是郝奇的信息,“普思正在公司,應該是見黃總。”楊滔馬上想到此時郝奇也在公司,可能有諸多不便,也就沒有多言,隻是問道:“他們這麼敬業啊!您參加普思的會麵嗎?”

“不參加,剛開完公司的會,晚飯還沒吃呢。開車了回頭聊。”郝奇回複道。

結果出乎了楊滔的事先預計。

普思的價格範圍遠低於彩雲集團的投資範圍,換句話說,普思連彩雲集團的投資預算都不清楚。這會是真的嗎?又或是普思的應對之策,背後隱藏著後招,就在等華富犯錯?

黃總沒有對選型方式和普思的動作有任何調整,並且非常快的拿到了普思的標準方案書和價格範圍,換句話說,黃總沒有看出這個設計背後真正打擊的對象正是黃總自己。這會是真的嗎?又或是黃總的將計就計?

晚上九點,普思還在和黃總單獨溝通,談話的內容會是什麼呢?

楊滔腦海中響起了一句話,“凡是你想控製的,其實都控製了你。”楊滔有一種想要掙脫出來的感覺,但卻覺得渾身上下被束縛的難以伸展。普思、華富、黃總、郝奇、王德富、陳軒、葉政、江路白……凡此種種,湧上了楊滔心頭似乎要從喉嚨中噴薄而出。一種巨大的壓抑感從楊滔的天靈蓋一直延伸到了腳掌心,在這種延伸中,楊滔的思維、心髒、血液甚至每一個細胞似乎都在向下擠壓、向下擠壓,直到變得呼吸困難。楊滔猛吐了一口氣,噴出了吸入的煙,卡在喉嚨中的煙霧噴散而出,嗆得他泛出了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