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他能回憶起楊滔熟悉的嗓音,但此刻仍屏住呼吸,期待著電話那頭的回答。
“陳軒,這麼晚還麼睡啊。”楊滔熟悉的嗓音穿透了陳軒的耳朵,熟悉的問候恍如以前一般,並未因站在了對立戰場上而有絲毫減少。
陳軒和楊滔交流了一些最近的生活和工作,遲遲沒有撥開雲霧。楊滔估計陳軒可能是想問彩雲集團的情況,便直接了當的說道:“彩雲集團是你在跟吧。”
“是的,是我在跟。”陳軒答道。
“情況怎麼樣?”明知陳軒不會說,楊滔還是問了。
“挺好的,一切都比較順利。”陳軒平淡無奇的說道,似乎這個項目真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順利的不能再順利。“不過你也知道,彩雲集團確實不簡單。”陳軒又刻意的提了這麼一句,到底有何不簡單卻不置可否。
“是啊,你知道就好。相信你能行的。”楊滔肯定了陳軒的說法,並且鼓勵了他,盡管很難聽得出來是敷衍還是發自內心的鼓勵,但陳軒還是願意選擇相信是後者。
二人談話的氣氛隨著彩雲集團的出現,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直在交談,但卻都不置可否,似乎像兩個相向而行的踩鋼絲的人,遠遠的朝著對方走去,當真相遇時,又誰都不肯邁第一腳。最終,陳軒在這種氣氛中敗下陣來,找了個理由結束了對話。
陳軒幾乎可以肯定,楊滔對彩雲集團的了解比自己多的多,因為在聊到彩雲集團時,楊滔是那麼淡定從容,並且滴水不漏。這通對話,是陳軒的一步險棋,是一步刻意示弱的險棋。陳軒十分清楚楊滔在項目上多疑的性格,對任何人和事都不相信,都選擇懷疑的態度,因此自己越是示弱,楊滔便會越懷疑。但這個度卻需要把握好,一旦表現過度,就會弄巧成拙。於是陳軒選擇夜深人靜時給楊滔打電話,因為這個時候的電話往往是充滿感性的和真誠的。陳軒略微表現了一些對彩雲集團的了解,但卻又避重就輕,讓楊滔認為陳軒對彩雲集團了解不多,但又不至於示弱太深。陳軒可以斷定,楊滔會陷入深思之中。這種深思和多疑,會讓楊滔變得十分謹慎,在項目動作上甚至會開始縮手縮腳,在沒有百分之百把握前不敢動手,而寧願選擇先觀察。這個觀察和謹慎,就會無形中給陳軒留下一些機會。陳軒太了解楊滔的能力,如果一招一式的拉開打,自己必然不是對手,所以要做的就是讓楊滔暫時停手,自己找準機會快速出擊。
幾乎在同一時間,楊滔心中充滿疑惑,但語氣平靜的結束了和陳軒的交談。楊滔的疑惑有三,首先是以陳軒的性格,幾乎不可能在深夜時分給自己這個對手打電話來聊彩雲集團項目,除非他刻意為之。那麼,他刻意為之的目的是什麼呢?第二,陳軒對彩雲集團的複雜情況應對平靜如水,不慌不忙,也沒有追問自己一句,似乎對情況十分清楚。這是真是假?第三,他是在示弱,還是在示強?示弱,他無需如此,勝敗之事確實沒有那麼重要,況且現在勝敗未分;示強,他不該如此,坦然的做個隱藏著的強者就好了,贏下項目,然後偷著樂,但項目實際情況上看,也看不出有強的跡象。
最終,楊滔選擇相信陳軒是在故意示弱,反過來說,也許普思在彩雲集團項目上的表現,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想到這,楊滔不由得自顧自的笑了笑,他心想原來陳軒這小子一點都不單純,滿肚子彎彎繞,現在都繞我這裏來了。總之,選擇一種更為穩妥的方式,是最佳選擇。楊滔打定主意,下周方案交流結束後,將暫時觀察一下普思的應對,再做推動。
華富的方案交流十分成功。在楊滔的主導和協調下,華富調集了這個領域最資深的專家團隊,全麵而深入的為彩雲集團管理層介紹和講解了行業發展趨勢、集團管控難點與重點、解決方案對策,並結合這個行業中一家十分著名的案例企業做了深入的案例剖析。王德富全程參加了這次方案交流,從他全程充滿激情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無疑是滿意的。除了黃總在期間出去接了一個電話之外,黃總和郝奇也都聽滿全程。在交流階段,華富的專家團隊也展現出了對類似企業的獨到見解,對客戶方的問題回答的滴水不漏。楊滔趁勢推動道:“既然方案方麵已經沒有問題了,我們雙方是否可以進入下一步,開始價格的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