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集團項目即將迎來終點。
楊滔已經開始了和彩雲集團的價格談判,雙方很快達成共識,出於華富在這個行業和領域的專業度,以及谘詢與交付團隊的專業度,雙方最終確定價格在一千萬整。這是華富大區本年度金額最大的一張單,也是楊滔自上任以來親自操盤的最大單。彩雲集團的勝出過程十分值得稱道,對手完全被前者鼻子走,充分樹立了楊滔在華富大區的銷售威信。
與此同時,普思大區的銷售們開始陷入了集體反思,出於對楊滔能力的敬畏和自身能力的懷疑,一種普遍的低迷在團隊中散開。葉政試圖改變這種情況,但由於他在銷售方麵並沒有充分的權威,一時難以說服這些銷售們徹底回轉。無奈之下,普思大區銷售團隊開始了一次集體學習過程,試圖用學習來打消銷售們低迷的信心,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在這次學習中的第一個議題,便是對彩雲集團項目的反思和討論,所有人一致認為項目已經丟單無疑,而最大原因在於銷售人員在過程中缺乏主導能力,被牽著鼻子走。
陳軒和當時的李寬勇一樣,需要獨自承擔這個責任。而由於彩雲集團的規模和知名度,以及一度勝出的希望所帶來的巨大失落感,讓陳軒所麵臨的壓力比李寬勇更大更深。陳軒徹底知道他麵對的是怎樣一個對手。
他仍然試著最後約見了一次黃總,盡管黃總並沒有答應,陳軒仍然堅持和黃總見一麵,以此表示謝意。由於黃總認為項目已有定論,實在沒有必要談什麼了,所以陳軒隻能在黃總所住小區外守候。當天晚上七點,當黃總的車準備開進小區停車場時,陳軒出現在了黃總車旁。在簡短表示謝意後,陳軒遞給黃總一個包裹,這其中裝著精心挑選的一些書籍。黃總客氣的表示了感謝,然後駕車駛進了停車場。他們都沒有發現,在不遠處,一個模糊的身影舉起手機,按下了拍照鍵。
兩天後,一封快遞出現在了黃總的案頭。這封快遞是直接送達的,沒有寄件人的任何信息。快遞中是一張照片,昏暗的燈光下,陳軒立在一輛車旁邊,向車內遞交一個包裹,這輛車的車牌模糊但並不難辨認,正是黃總的車牌。顯然是有人在暗處偷拍了這張照片並寄了過來。黃總腦海中急速思索著對方的意圖,是警告或者威脅無疑。對方無非是像通過這個供應商人員及包裹,試圖說明二人間有某種不為人知的交易。這完全是無稽之談。黃總認為對方的這個舉動實在超出了一般的商業舉動,已經衝著自己來了,這是令自己無法接受的,況且還將供應商的一個年輕銷售牽扯進來,對這個年輕人的前途也會有負麵影響。
現在關鍵是如何處理這張照片。既然對方給自己寄過來,也極有可能給王德富或者郝奇寄一份。既然如此,那絲毫不能耽誤,必須第一時間讓王德富知道真實情況。但轉念一想,如果對方僅僅是警告或者友好提示,自己主動交給王德富,豈不是引他懷疑。王德富本就是個多疑之人,如果真的因此懷疑自己和供應商有染,那自己在彩雲集團的前程也就泡湯了。想到此處,黃總覺得寄快遞的這個人真是可狠之極。出於對王德富和彩雲集團的忠誠,黃總並沒有太多掙紮,便決定主動交給王德富。
當黃總走進王德富辦公室,對王德富說:“王總,我收到一份快遞,是一張照片,居然有人偷拍我。看樣子和這次信息化項目有關。您看看這麼處理好。”
王德富接過了黃總的照片,看了看便放在了一旁,問道:“照片裏這個好像是普思的那個銷售代表吧。”
“對,叫陳軒。他前天晚上找我,說一定要見見,主要是表達這次選型的謝意,另外送了我幾本書。喏,就是這個包裹!”黃總有些氣憤的指著照片說道。
王德富沒有回應,從旁邊的文件筐中取出一封快遞,拿出了一張照片,和黃總的那張一摸一樣,扔到了黃總麵前,說道:“你看,我也收到一張。你說這會是誰幹的呢?快遞上還看不出寄件人!有意思!”
這時,郝奇也走進了王德富辦公室,手中也拿著一封快遞,見到黃總也在,臉上閃過一絲意外,說道:“黃總真好你也在,王總、黃總,你們看看這個,我剛收到的。”說著,從快遞中拿出了一摸一樣的照片交給了王德富。
黃總沒有看都十分明白就是那張照片,心中對郝奇也收到這張照片並沒有感到意外。但仍然對郝奇直接拿著照片來告訴王德富這種告發行為,心中甚是不爽。裝著無所謂的說道:“郝總也收到了,現在越來越有意思了!王總和我也都收到了。照片中是普思的陳軒,郝總你認識,前天晚上他送了我幾本書。僅此而已,沒想到居然有人偷拍,還寄給我們。這算什麼意思?碟中諜嗎?”黃總顯然對此事感到十分憤慨。
“你們說會是誰呢?”王德富問黃總、郝奇二人。二人對此沒有頭緒,都搖搖頭說實在看不出來。“普思?華富?還是什麼其他人?”王德富一連串發問,反映了他的思考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