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寬勇來說,這個一月是很緊迫的一個月。從普思離開後進入sit係統公司,仍然是在熟悉的企業管理信息化領域,但在新公司能否能快速站穩腳跟,是擺在他麵前的第一課題。他需要盡快拿下一張單子,用業績數字向公司證明他的能力和價值。李寬勇的老板是個香港人,叫james,大部分時間在香港辦公,極少會到大陸來,所以大部分和老板的溝通,李寬勇都是在電話中進行的。
sit係統公司是一家美國企業,在企業信息化領域屬於後期之秀,但最近幾年的發展十分迅猛。中國快速增長的市場,也吸引了sit的目光,於是他們在去年在香港設立了中國區辦公室,管理中國區業務,然後開始了在中國大陸的招兵買馬。他們首選的對象,便是普思和華富這些巨頭企業中的銷售人員。這些銷售人員有著豐富的銷售經驗和優質的客戶資源,能幫助sit快速在中國市場形成突破。李寬勇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加入的sit係統公司。盡管sit係統公司設立了中國區,但實際上連老板和銷售一起不過五個人,甚至連一個售前技術人員都還沒有。但由於sit今年的發展勢頭和知名度,以及很多企業客戶的讚譽,所以這支團隊對在中國區的市場拓展充滿了信心。這五個人,除了老板在香港外,其他四人也base在香港,然後根據客戶要求出差前往。在他們的分工中,四位銷售分別負責東南西北四個區域,但實際上由於人數少、地域廣,很多行業和區域是交叉的,所以具體項目並沒有按照這個區域劃分來進行。一切都是根據james的要求和調配進行的。
李寬勇用了兩周梳理聯係了大部分自己有聯係的企業客戶,並通報了自己離開普思加入sit係統公司的消息,希望能找到一些生意機會,但現實總是沒有那麼順利,他一無所獲。李寬勇慢慢開始有一些焦急,無形的壓力開始滋生,他會給另外幾個同事電話希望探聽一些他們的進展,得知情況大體相同,於是心中稍有安慰。可james並不這麼看,他認為李寬勇在客戶的積累上並沒有原先溝通時表現的那麼好,表示希望李寬勇要拿出更堅決的心態去做市場開拓,必要時挖角普思的老客戶,總之首要目的是盡快出單並在sit活下來。
李寬勇對這種感覺厭惡極了,但卻不得不妥協。他在普思軟件的這幾年如魚得水,如果不是因為晨泰焊機項目折戟沉沙,說不定已經升職加薪了,陳軒那小子不就升職了嗎。一切還得看機緣。可是,自己現在麵對的,是其他人幫不了自己的,他非常不恥去挖普思的牆角,擔心會影響自己的聲譽。不過,理想在現實麵前,往往不值一提,在一個銷售麵前,更是如此。
李寬勇快速回顧了已知的普思的客戶,重點關注了那些應用的不太好的企業。他回憶起陳軒對他說過佳靈集團的實際應用非常不好,而這家企業的信息總監也具備合作的潛力。如果能在佳靈集團把普思軟件替換掉,那不光是在sit能站穩腳跟,對普思也不算虧欠,畢竟佳靈集團應用的情況十分不好,從客戶的角度也應該做出改變。可是,從哪裏切入去尋找機會呢?
他給自己製定了一個簡單的計劃,第一步先見到信息總監何峰,“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隻要何峰願意見,那就算捅破了佳靈集團的大門;第二步借機摸清佳靈集團應用的真實情況,並和相關業務部門管理者形成聯係,最好能形成同盟;第三步,組織一次行業方案研討會,給佳靈集團的管理層畫個餅。這三步層層遞進,如果都成功了,那麼佳靈集團就已經被sit係統很好的引導,到時業務部門領導一致要求替換,當這個輿論在佳靈集團內部形成的時候,自己也就成功了大半。不過這個計劃最大的風險在於,它有可能為他人做嫁衣。李寬勇深知這一點,但現在快春節了,很大項目都還沒有啟動,也隻能做些這類鋪墊性工作了。他必須要讓自己忙起來,並且讓james看到自己在客戶上已經有進展了,這一點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