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蘇鐵令(2 / 2)

大街上,無論是官府貴人,還是富豪俠士,身影隨時可見,也正是這熱鬧場景,呈現在人們麵前的,是一派繁榮的景象。

然而事實也是如此,常住在這裏的人都知道,這裏無論是白天,還是夜市,大街小巷都是人來人往的景象,而且四處都可以聽到人們熙攘的聲音,隻是相對於白晝而言,夜市更為安靜些罷了。

蘇邸,作為此地的核心,屋宇自然也是此地最為氣派的,高樓宇舍交相輝映,瓊樓高台更是不在少數。

蘇邸大廳中

雖然裝飾簡單,卻極為的寬敞。主座居於大廳高堂下,足有三米多寬,兩側則是兩排旁座,加起來竟也不少於十個。

此時,隻見幾個人正在這大廳之內商討著什麼。

寬敞的大廳內,一個灰色身影正來回踱步,然後怒聲說道:

“大膽!是誰敢如此猖狂,這是明目張膽的想和我蘇家作對,難道真當我蘇家無人嗎?”

來回踱步的人是一名身穿灰色長衣的大漢,此時正大聲地說著,語氣中滿是怒意,感覺就像吃了火藥一般,生人勿近。

“二哥,稍安勿躁,當務之急是先找到墨卿侄兒,墨卿侄兒乃我家族千年難遇的奇才,不可有任何的閃失!”

大廳旁座,一名白衣青年看著來回踱步的黑衣男人,麵無表情的緩聲道。

坐在白衣青年對麵的一個白須老者,看著麵無表情的青年,語氣略微埋怨地說道: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果然啊長天,你當初就不該將我族有墨卿孫兒這種奇才說出去,不然墨卿孫兒也不會遭逢此劫。”

老者口中所責備的白衣青年名蘇長天,是與蘇家家主蘇長歌同一輩的,隻不過蘇長歌名聲在外,遠比蘇長天名氣大。

但一點無可否認,那就是但凡是蘇家的人,上到蘇家高層,下到兵士仆人,沒有一個不認識蘇長天的。原因很簡單,那便是蘇長天具有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頭腦,每每蘇家有大事發生,都少不了他的參與。

“好了,現在不是相互責備的時候。”

就在老者責備蘇長天時,坐在大廳主座上的一名身著玄衫長袍的劍眉男子開口道,語氣淳厚而又清晰,讓人聽了不由一震。

劍眉男子正是蘇家的現任家主,蘇長歌,傳聞其實力不凡,當然事實也正是這樣,因為其每次代表蘇家出征,都是凱旋而歸,自領兵到現在,未見敗績。

蘇長歌正了正色,知道現在不是講感情的時候,語氣嚴肅道:

“蘇長行接令。”

蘇長歌剛說完,方才還在來回踱步的男子,聽出了蘇長歌語氣的嚴肅,身為將才大家之後的他,從小就養成了以帥為尊的習慣,現如今的蘇家,正是以蘇家家主蘇長歌為帥,於是急忙麵向蘇長歌,躬身作揖回答道:

“在!”

蘇長歌說著,不知道從哪裏抽出了一張銀色令牌,銀色令牌上赫然刻寫著兩個孔武有力的字——“南蘇”。

說是令牌,它卻並沒有一般令牌那般小巧方便,反而比一般令牌大上一倍不止,隻是和一般的令牌比起來,其要薄了些罷了。

就在蘇長歌拿出鐵令時,大廳的幾人突然為之一驚。就是看起來較為沉著的白衣青年,身體也不由一震。

這“南蘇鐵令”在蘇家的高層中,沒有人是不知道的,因為這鐵令,是自蘇家建立以來,蘇家先祖就秘密定下的,隻有少數人知曉這事。

不過,不知後來是誰泄的密,蘇家存在這一鐵令的事,傳到了江湖上,這鐵令就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從此,這鐵令則被江湖人稱之為蘇家的象征所在,也正是因為這樣,蘇家的軍隊後來才改名為“南蘇鐵軍”。

對於這塊鐵令,先祖暗令中還明文有令,隻有在國難或是家族麵臨滅頂之時方才可以出令。這也是蘇家世代家主所恪守不渝的暗令,從未違背過。

據說自蘇家建立這幾百年來,這令牌也不過出了兩次。

大廳之內的幾人正是都知道這“南蘇鐵令”的來曆,所以才這般震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