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秋(四)(1 / 1)

說到燈會,楊正也來了興趣,“是咧,晚上燈火通明的,人擠人,可熱鬧了。吹糖人兒的、賣糖葫蘆的、捏麵人兒的,全都出來了。”

玉小弟使勁兒點頭,表示楊正說得一點兒都不錯。他看向李青雲,“李大哥,咱們晚上去看看吧。你整天在屋子裏待著,不覺得憋悶麼?出去活動活動,對筋骨也好。”玉小弟一心想拾掇李青雲跟著他們一起去,也不管李青雲傷的是不是筋骨,總之他認定出去走走,有益身心健康。要是他整日在房裏待著,沒病也憋出病來了。

玉小弟說完又補了一句,“我三姐最喜歡中秋燈會了。”

李青雲好笑地看著他,“真的?”

玉小弟隻覺得他看自己的眼神,像是將自己心裏的那點兒小心思都看透了,不由自主地吐露心聲:“我是看你和我三姐之間有些別扭,想幫你們,嗯,,,化解。”

“玉墨,你想多了,我和你三姐之間並無任何矛盾。燈會何時開始?”

玉竹聽他這麼說知道他是同意去了,高興道:“過了酉正,燈會上的那些攤販差不多全都出來了。燈會是在村子東頭,靠近南湖的位置。。”

楊正想起來自己還要去幫玉竹翻曬藥材,然後表示自己也要和他們一道去燈會,就出去了。剩下玉小弟還在興致勃勃地對李青雲描述著燈會。

楊正走到前頭醫館,見玉竹已經在搬藥材了,連忙跑到她身邊,“阿碧姐,我來幫你。”

“嗯,和我一起將藥房裏的那些一小麻袋一小麻袋的藥材都搬到醫館外頭鋪著的葦席上。”說完抱了袋藥材出去了。楊正也抱起一袋藥材,跟在她後頭。

醫館外的空地上鋪上一層葦席還有竹匾,有幾卷席子上已經鋪上了藥材。玉竹將藥材從麻袋裏捧出來,薄薄地鋪在葦席上。楊正在一旁學著做。

玉竹一邊鋪,一邊解釋,“藥材在藥房裏對方的時間長了,容易受潮生黴。生黴的藥材便不能在用了,所以要隔一段時間晾曬一下。曬幹的藥材也方便研磨。我手中的這個是夏枯草,又叫夏枯頭、大頭花,這夏枯草很常見,多長在陰濕的山溝、水岸或者道路兩旁,鄉野間隨處可見。據《藥草集》記載,夏枯草需趁夏季果穗呈棕紅色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曬幹後體輕質脆,微有清香氣,味淡。以色紫褐、穗大者為佳。《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其功效,主寒熱、瘰鬁(淋巴結核)、破症。散癭結氣,腳腫濕痹。還能清熱瀉火明目護肝,用途甚廣,隻是脾胃寒弱者慎用。”

玉竹一番說完,看向楊正,也不知他能否能聽懂,想了想便揀了個有趣的故事說給他聽。

“這關於夏枯草還有則故事。說的是從前有個秀才,秀才的老母親,得瘰鬁病常年不好。看了好些大夫,都說這病難治,紛紛束手無策。一日鄉裏來了個郎中,診治過秀才的母親後,說山裏有種草能治他母親患的病。秀才進了山裏,照著郎中說的草的模樣,找到了一種紫色花穗兒的野草,郎中將野草入藥給秀才母親煎服了。喝了十多天,那秀才母親的瘰鬁病竟然真的被治好了。

於是這秀才就在家中好生款待郎中。郎中臨別前告訴秀才,治好他母親的病的草藥隻有在入夏之前才有,若是到了夏天,草藥就都枯死了。所以要趁著入夏前采摘備好。

後來,縣官也得了這瘰鬁病,遍尋大夫不得好,秀才便去了府衙,將自己母親的情況同他說了,又說了是在哪找到的那草藥。於是縣官派人去山裏找藥材,結果人回來說是找個大半個山都沒有找到。縣官認定秀才是個江湖騙子,讓人打了秀才幾十板子。秀才挨了打,回到家中,心裏很是難過。他覺得定是那郎中沒有告訴他實話。

後來第二年郎中再到鄉裏來,秀才便向他抱怨,郎中聽後,卻問:“去年我曾同你說過這藥草入了夏天後,便都枯死了,你是何時讓人去尋草藥的?”秀才聞言,想起來卻有此事,他漲紅了臉回答說是入秋之後。於是郎中領著秀才去了山裏找到了那個紫色花穗的草藥,秀才帶著草藥又去了縣官府衙,將事情來龍去脈說清楚。縣官服用了十多天藥草後,果然他的瘰鬁病也好了。“

“入夏之後便會枯死,所以才叫夏枯草是麼?”

玉竹點點頭,“嗯,因為每種藥草的生長習性皆有不同,所以才會有不同的功效。”

兩人又是一陣忙活,將葦席和竹匾都鋪滿了,才拍拍衣服,往後院去了。

楊正一邊走一邊說起今晚的燈會,李青雲也要和他們一起去,“阿碧姐,你也會去的吧。”

“當然了,中秋誰不去放河燈啊。我昨晚沒去,今晚定是要去的。”說好今晚要教她身法的人都去了,難道她還要去竹林裏自己一個人蹲馬步麼。

注:夏枯草,相關資料來自中醫世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