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燈會(1 / 2)

玉竹他們四人還沒到南湖邊上的時候,沿湖的長燈早已經亮起來了。因著南湖岸邊栽了一岸的樹,枝葉繁茂,容易遮擋月色,所以便在湖邊點上燈籠,一來明晃晃的長燈既能增添燈會的氣氛,二來也能將湖邊照亮,避免有人因著天黑看不清不慎落水。一連的燈籠點著了,遠遠看去像是一條明晃晃的長龍,所以便叫長燈了。

燈會就在這裏舉行。這一帶的人在放河燈這件事上很是熱衷,尤其是年輕姑娘少女們。於是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這些節日裏甚至那些的小小的節日是都會有定期燈會,已經算是沿傳了許多年的習俗了。若是見到這清水村的燈會景象,也就知道了為何人們都喜歡燈會了。這一帶的燈會,要數清水村的燈會最是熱鬧,就連臨近村子的村名也都會趕來看遊燈會。

玉竹四人往村子東邊走著。玉小弟一路走一路扯著楊正和李青雲,說著燈會的熱鬧景象,說來說去還是那幾樣,無非是糖葫。蘆糖人、變戲法、放河燈這些他感興趣的。

玉竹被他一路咋咋呼呼吵得耳朵疼,“阿黃,你歇會兒吧,我們都聽你說了一路了。”

“我隻是高興嘛。李大哥你家鄉有燈會麼?”

李青雲笑著看他,伸手摸摸他的頭頂,“有的。”隻是他有十年未曾去過家鄉的燈會了,那些熱鬧景象早已忘了。

玉小弟悄悄從他手底下移開,“哦。”然後也不說了,隻爭著明亮的一雙眼,看著遠遠的長燈,興奮地放著光,連腳下的步子也邁地快了起來。

四人接著走了會兒,遠遠就看到燈火通明的場景,待走近了,幾個人都看得有些愣了。

十裏八鄉的挑貨郎、小商小販們趕著清水村的燈會,聚集在南湖邊兒上,麵對著麵支了個簡易的攤子擺上許多新奇玩意兒,中間隔出一條道來,吸引著遊人駐足。

放眼望去,除了明亮的燈火,便是人了。原本寬闊的道上,現在卻是摩肩接踵、人擠著人,任誰的臉上也不曾表現出焦躁的神色,都是一臉驚奇地看著兩邊的貨郎攤子,左邊挑幾樣,右邊選幾樣,早已看花了眼。

玉小弟雙眼放光,嗷的一聲拉著楊正就往人群裏鑽,帶起幾聲驚詫。玉竹隻來得及喊聲注意著些,無奈地笑笑,隨他們去了。

玉竹看了眼李青雲,卻見他和平日裏一副溫和的樣子不同,麵上神情卻是一派嚴肅。

怎麼了這是?方才還好好的,現在卻木著一張臉,難道是不喜歡人多?難怪他整日待在房中也不出去呢。早知道不讓小弟拉著他過來了,也不管他到底喜不喜歡。

玉竹心裏猜測著,然後拍了拍李青雲的肩頭,見他低頭看過來,道:“額,你是不是不喜歡人多的地方?若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回去吧。”

李青雲見她有些尷尬的看著自己,笑了笑,“不是,我很喜歡熱鬧,隻是有些不習慣人多。”抬眼看見身前有個掛著麵具的攤子,走過去,隨著拿了個就往臉上戴。

玉竹見他買麵具,還以為他存了小孩子心性,心裏偷笑。見他將麵具帶上,轉過頭來看向自己,不由一愣,然後偷笑就變成明著笑了。

“哈哈哈哈哈,你怎的選了個豬頭麵具!哈哈哈哈哈哈哈。”

無論站在哪兒都一副青衣落拓的人,卻帶了個豬頭的麵具,看起來頗為滑稽。

周圍人聽見動靜也都往他們那看,看得他們具是笑了起來,一個青年男子帶著可笑的豬頭麵具,雖看不見容貌,但周身氣質卻是不容忽視,旁邊一個約莫雙十年華的明媚女子指著他笑彎了腰,聲音清脆如珠落玉盤,甚是好聽。

真是好啊!

玉竹見有人圍觀他們,頓時不好意思起來。想起李青雲不習慣人多,連忙走到他身側,拉著他低頭就想走。

周圍人見那姑娘羞澀起來,也笑了,而後都轉過頭去,不再看他們了,免得把姑娘看惱了拉著情郎連燈會也補逛就走了。

玉竹拉了兩下,見人未動,轉頭去看。

那個帶著豬頭麵具的人透過眼睛那兒的洞,雙眼清亮的看著她,聲音帶著笑意,“嗯,阿碧姑娘可否替在下將這麵具的兩文錢給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