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想當廚子的將軍不是好士兵(2 / 3)

可就是這樣,秉承祖上遺誌的“老”趙先生還是在不斷向兒子重複這些故事,到孩子長到十七歲也不知已講了幾千幾萬遍,每遍講完還不忘提一提那不知傳了多少代的祖上遺訓“光大廚藝,再進皇宮,重振趙家榮光”。

於是可憐的趙家第十五代單傳獨子——趙吉,自出生起便肩負著振興家業的重任,在那將祖宗遺誌奉為圭臬已近乎偏執的老爹的嚴格教導下,不斷聽著相同的故事心中想著祖宗遺訓,在高壓之下朝著禦廚的方向不斷奮進,終於,成長為一個十七歲都還不能切好一份蘿卜絲兒的“廚子”……

那份記憶裏的趙家也真是窮,人少地少寅吃卯糧,偏偏老趙家還有一個限製性極強的規定:趙氏傳人至死不得入酒樓食肆謀生!大概是先禦廚趙光利老先生頂著官銜退休後生活富足,又不願意自家手藝落入江湖,才定下這樣一個規定吧。可哪知趙家的日子是越過越難,到了趙昌明父子這一輩,已經是舉步維艱,偏還遇上個極其沒有天賦的傳人趙吉,這位少爺一手切不出絲兒的手藝,除了遇上這種為人辦酒席時趁機多練而外,絕大多數時候居然是以切泥巴的方式來練習,真是聞所未聞駭人聽聞呐!

若不是世事無常,趙家這門手藝那是極有可能就此絕了路。

切不好蘿卜絲兒的廚子趙吉已經成為過去,如今的趙吉在老爹趙昌明的眼裏看來那已經是可教的孺子,看那些菜盆裏的丁丁片片,那真是菜絲可穿針肉片能透光啊!滿腹宏偉目標的“老”趙先生甚至覺得這小子的刀功已經跟自己齊平了,可這小子明明幾天前還是個提刀就犯傻的樣子啊,咋這醒過來就這麼能幹了?

老趙先生有所不知的是,如今這個趙吉還叫王清榮的時候,已經是一個能獨當一麵的大廚了。王清榮小時候家裏貧寒,為了籌點學費,每個周末以及寒暑假都要去親戚家開的飯館裏打小工,從一開始的端盤子洗碗到後來提刀配菜再到掌勺,這小子已經是個擁有數年廚齡的準廚子了,也就差個廚師證而已,手底下的功夫比那新東方裏三個月集訓出來的廚師們紮實得多。就在王清榮等待畢業的時間裏,把小飯館開成大酒店的親戚還對他伸出橄欖枝,許以豐厚薪水要他回去當大廚,結果沒等他想好去不去就穿越了。

“唉,沒想到來到大宋還得當廚子,那個時代好歹還被叫做廚師,地位不論收入卻高,可這時代就隻能被人叫廚子了,沒有高收入更沒地位啊!”趙吉暗自思量。

作為一個大學中文係本科準畢業生,趙吉覺得自己當個廚子的話簡直浪費人才。可不當廚子又能怎樣呢,自己這出身那是考不了科舉了,況且作為中文係學生的自己也明白學那點文化知識放到這個時代來考試的話隻有失敗,琴棋書畫無一會,那還咋混,等著皇帝老兒放榜招賢?那不得等到死,關鍵這大宋也不是啥開放的時代,哪裏還有當個憤青故作清高端端架子就能當官的機會。

“大宋,大宋,唉,哪都不好混呐!”趙吉暗自感歎。

“爹,您那天說現在是哪一年?”撐著腦袋冥想半天的趙吉似是想到什麼,一個激靈唬得老爹差點從凳子上掉下來。

“至和三年啊,咋的?”仍在神傷的老爹一臉木然。

“至和三年?當今皇上前一個年號是不是皇祐?”

“是啊。”老爹依然一臉木然。

“啊,那再之前的年號是不是慶曆?”趙吉臉現激動神色。

“是啊!”趙昌明一臉擔心地看著兒子,深度懷疑此子又傻了。

“那,那,爹啊,明年是啥年號?”趙吉完全沒有理會爹那種看傻子一樣的表情。

“完了,我兒真傻了,這種問題都能問出來,”趙昌明暗自為兒子擔心,“明年,不就是至和四年麼。”

“真的?你再想想。”趙吉不依不饒。

“我還想啥啊,皇帝老兒的事情我想了有啥用!”老爹揪著兒子的手努力不讓他晃。

“慶曆……至和……我沒記錯的話明年應該是要改元為嘉祐吧!他也是這時代的人啊?”把手從老爹身上拿開的趙吉小聲嘀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