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二十六章 風雲變幻(一)(2 / 3)

市委昨天將省委的通知轉發給所有正處職以上幹部,要求大家不要外出,以便隨時召開緊急會議。中組部考察組到來的當天下一點半就召開會議,參會人員與上次省委組織部考察時的完全一樣。不過,這次程序卻比較簡單。沈福興在會上說得簡明扼要,同誌們,這次考察對象就是祝一鳴同誌一人。經上級提名,擬調祝一鳴同誌作為交流幹部,到比較貧困的地區擔任正省級領導。按照中央的有關規定,必須履行民主推薦程序,大家首先在推薦表上明確表示自己同意還是不同意祝一鳴同誌提拔,然後,我們再找有關同誌個別談話。江河市的民主推薦和談話完成後,我們再征求省委班子的意見。有關紀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再重申了。現在,大家開始投票。

投票是無記名的,同意的打“勾”,不同意的打“叉”,在“備注”欄中可以簡要說明理由,也可以什麼都不寫。投票程序很快結束。中組部的同誌在投票後用了十多分鍾時間現場統計完票數,結果,除了兩票棄權、兩票反對外,其他人都投了同意票。而投反對票的兩人居然都署了自己的名字,他們是司徒震和貢曉柏。所有這些原始投票都要封存好帶回去。

中組部考察組所定的談話對象為:四套班子所有成員和市委委員。這就把談話範圍縮小到五十多個人身上了。

談話一天半就結束了。絕大多數人對祝一鳴評價很高,認為憑他的德才堪當重任。意外的情況隻有三個小的插曲。

第一個小插曲是司徒震拒絕與中組部考察組談話。從職務上來說,祝一鳴之後就是司徒震,因為祝一鳴是當事人,所以第一個談話者非司徒震莫屬。當柳曉曼通知司徒震去與沈福興談話時,司徒震對柳曉曼說,請你轉告中組部考察組的同誌,我認為這樣的談話毫無意義。如果我像有的人那樣為他歌功領德,那不僅是出賣自己的靈魂,更是對黨和人民的不負責任;如果我再重複上次考察時的反對意見,那完全是浪費時間,白費唾沫,我無法改變組織的決定,何必再多此一舉。柳曉曼以十分尊重和謹慎的口氣說,司徒主任,不管您是什麼意見,都可以當麵談出來,如果您拒絕談話,是不是對中組部的同誌不太尊重?

司徒震說,如果他們認為這是不尊重,那隻是他們自己的感覺,我並無此意。

柳曉曼知道司徒震倔勁上來,自己無法說服,弄得不好還會遭到奚落,所以隻得如實向沈福興作了彙報。沈福興聽了感到難以理解,甚至有些生氣,他當即親自打電話到司徒震的辦公室:司徒震同誌,我知道你是個老黨員、老領導,你應該懂得服從組織決定,配合組織的工作,如果你拒絕與我談話,那不是對我們個人的不尊重,而是對上級組織的不尊重。

司徒震回答:沈福興同誌,本來我不僅很尊重上級組織,也很尊重你,但你以這種口氣跟我說話,那就說明你沒資格得到我的尊重。黨和人民把你放在這樣的位置上,是要讓你成為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以這種官僚的口氣亂扣帽子。對一個人的提拔同意或不同意,願不願意與你們談話,那都是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選擇權利,你有空好好去翻翻黨章吧。至於我對祝一鳴同誌的評價和反對意見,我與省委黃春江同誌、佟立群同誌都談過,向中組部有關領導反映過,在民主推薦表上也寫了署名意見,你們自己去了解吧。我最後告誡你一句話:曆史會證明一切。說完,掛了電話。沈福興對司徒震的話感到很氣憤,他在中組部十多年還從來沒碰到過敢拒絕與他談話並教訓他的人。但是,他畢竟經過多年的曆練,稍作冷靜思考,覺得司徒震的話雖然過份,可也不無道理,再說,自己也找不到理由對司徒震提出處分意見。於是,便放下暫時的不愉快,找其他人進行考察談話。

第二個小插曲是貢曉柏要求與中組部考察組談話而遭拒絕。上次貢曉柏因非要與佟立群談話而以絕食相威脅,終於如願以償。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求與考察組談話,而且指名非要與沈福興本人談。沈福興覺得江河市盡出怪人,該談話的不願談話,沒資格談話的卻非要談話。這一次他的態度很強硬,在電話中對貢曉柏說,論黨齡你比我長,論資格你比我老,但論服從組織紀律和組織原則你是不稱職的。以不正當的手段威脅組織,不僅不會得到組織的妥協,而且會得到組織的批評和處分。

貢曉柏與司徒震不一樣,沈福興覺得如果他堅持胡鬧對他作出處分也是有理由的。貢曉柏氣得渾身顫抖,在電話中說,你們違背民主程序,剝奪黨員幹部的民主權利,我要向中央控告你們。當然,貢曉柏沒有真的絕食,因為他也知道自己絕食的理由不允分,甚至有些可笑,犯不著真的為此傷了脾胃。至於他有沒有真的向中央寫控告信,那就沒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