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期滿,正巧兵部發來公文,在李鴻章的推薦下,段棋瑞等5名可造之才,赴世界軍事強國德國留學兩年。一年的理論課完成後,又被派往世界一流的兵工廠——克虜伯炮廠實習。回國後,由於他精通槍炮之術,當選為北洋軍械局最年輕的委員,軍銜也由千總晉升為守備銜(營級)。不久,回到闊別5年的衛海衛兵營……客輪一聲長鳴靠岸了。堂妹們率先在人群中發現堂兄,在段從德帶領下大家迎上去,握手、擁抱、寒暄,氣氛十分熱烈。段祺瑞再不是5年前那個唯唯諾諾,寡言少語的小兵了,他身材挺拔,官服挺括,神采靈動。他向叔叔,嬸嬸拱手問安,和朋友們握手言歡,與姐姐妹妹們說笑。當他見到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薛姑娘時,不僅一陣竊喜,幾年不見,她出落成豐姿綽約的大姑娘。他與薛氏父女互道問候,親如家人。大家簇擁著,攀附著離開碼頭回家……段祺瑞變了,威海衛也變了。海灣裏桅檣林立,戰艦縱橫;岸上一座座炮台,一片片營房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威海衛,這個過去的小漁村,比以前繁華多了。他暗暗立下宏願,一定要奮發圖強,幹出一番偉業,讓家人國人刮目相看……段祺瑞回到家中,把從國外買回來的照相機、刮胡刀、小懷表、八音盒、衣料、頭巾、首飾等一件件掏出來,給堂叔、堂嬸和堂妹們,哄得大家非常高興。他還給薛家父女準備了禮物。
叔侄坐定後,段從德歎道:“祺瑞呀,官場一片黑暗,令人寒心,叔叔早萌退意,想回家頤養天年,落得心平氣淨啊。”段祺瑞心氣正盛,充滿理想色彩,勸道:“叔父正置盛年,何出此言,難道有什麼不順心嗎?當局倡導西法練兵,走富國強兵之路,中國大有希望啊!”
叔父憂心忡忡地說:“唉,你有所不知,大清積重難返,沒有指望了。李中堂每年撥來紋銀上百萬兩,修基地,建軍港,決心成就一番事業,可是,這群烏龜王八蛋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罪孽深重啊!最甚者當屬陸軍統領戴宗騫,分統劉澎德、劉超佩等人。據有人反映,他們差不多每月往家裏偷運銀兩……”段祺瑞憤憤不平地說:“豈有此理,難道就沒有王法嗎?”段從德說:“王法?他們官官相護,無官不貪,形成風氣,誰管誰呀?最可恨的是喝兵血,他們招募新兵,3個月不發響,驅使他們幹苦力,動輒打罵虐待,還不給飽吃,逼士兵逃跑,白使勞力,白賺餉銀。被抓來的夫役更慘,殘酷使役不給報酬,病殘者偷偷扔進大海。兵營成了魔窟,這樣的軍隊怎能禦敵?”
段祺瑞青春年少,不諳軍政當局黑暗,氣的咬牙切齒,憤憤地問:“難道沒人上告嗎?”段從德說:“告,他們一手遮天,誰敢?士兵有時因不堪忍受而嘩變,遭到殘酷鎮壓,士兵個個談虎色變,隻好逆來順受。”段祺瑞痛心疾首地問:“難道就沒有清白之士嗎?”段從德點著水煙袋抽著說:“總兵張文宣,軍門丁汝昌還正派。無奈貪腐官員勢力強大,上下一氣,互相勾結,正不壓邪,隻好睜一眼閉一眼了。祺瑞呀,你年輕氣盛,初涉上流社會,難免有看不慣想不通之處,你務要和為貴,忍為高,切莫鋒芒畢露,憑你的本事是鬥不過這些人的,隻要跟叔叔一樣做到潔身自好就不錯了……”段祺瑞悲天憫人地說:“難怪我的恩師哲寧說,治理國防不如先治理朝政,中國幾次敗於列強腳下,不單單是缺少堅船利炮,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好政府啊。當時我聽到這話心中不快,現在想一想很有道理呀!”
叔父的話題轉到現實生活中。段從德說:“這裏的官僚多係行伍出身,他們對洋學堂畢業生普遍心存戒備心理,因此,他們不會重用你,你的期望值不可太高啊。”段祺瑞說:“叔父放心,我有心理準備。”段從德又說:“還有,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總務處提調周道洪,都不是好東西,你要隨時提防他們。”段祺瑞說:“我記下了,叔叔。”
叔侄談話引申到時局上。段從德又說:“小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早晚是個禍害。”段祺瑞說:“我知道,仗是肯定要打的,小日本正瘋狂地擴軍備戰,攻擊目標首先是朝鮮,其次是中國,而後東南亞各國。西方列強早看出其危險所在,可惜朝廷鼠目寸光,不能正視現實,早晚要吃大虧的。”段從德歎道:“唉,聽天由命吧。”
第二天上午,段祺瑞去威海衛北洋陸軍營務處報到。
陸軍營務處在劉公島上,是威海衛陸軍的大本營,山東半島的海防重地。這裏明崗暗哨,戒備森嚴,沒有特別執照是進不去大門的。今天,他能挺胸疊肚,堂而皇之來這裏報到,有一種自豪感和優越感。尤其他年紀輕輕就著守備銜服飾,不能不令人妒羨,也給個人增加自信。
段祺瑞穿堂入室來到提調大人的公事房,牛昶昞接待了他。牛昶昞年過5旬,有一雙世故而機敏的小眼睛,看得出是一個久經官場,城府頗深的斫輪老手,倨驕與謙卑統一在一張臉上,不能不歎喟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之妙。
牛昶昞對段祺瑞並不陌生,他在朝廷的塘報上和其它報紙上不斷看到他的名字,知道他光彩照人的經曆。一見他就滿臉堆笑地站起來,似久別的老友拱手相迎,讓坐獻茶。段祺瑞客氣地說:“大人政務繁忙,卑職不敢過多叨煩,我是來報到的,希望盡快投入工作。”說著,把畢業證書,留洋證書,北洋總督衙門的分配公文畢恭畢敬地遞上去。牛昶昞大致看了一眼,操著悅耳的江浙口音說:“啊,祺瑞老弟是優等生,又留洋國外,受過中堂大人青睞,你的事跡本人早已耳熟能詳,你能屈就威海是我輩榮耀,我一定盡快呈報總兵大人,盡快給你滿意答複……”他的話既有官場的支應敷衍,又有市儈的言不由衷,段祺瑞頗感不舒服……段祺瑞看得出,他對本人並非關懷,而是敷衍搪塞。段祺瑞說:“卑職在國內外學習5年,對槍炮之術、土木營壘、排兵布陣、攻守之道略知一二。卑職請求到營伍或炮台去,以發揮更大作用。”他想得到實職,帶出一支過硬的軍隊。牛昶昞語調中有明顯不快:“年輕人,國家花費大量銀兩培養你們,就是為了發揮更大作用。放心吧,我們會量才授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