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六 臨漳悲歌
在既無桌又無凳,落滿灰塵鳥糞的大廳內,席地而坐著三四十位百長以上的首領,一塊大石頭成了大元帥的寶座。滿目瘡痍的彩色玻璃窗,支離破碎的枝形吊燈,殘缺不全的蒙難耶穌相,似在惋歎和訴說著往日的輝煌,也給會議蒙上悲涼氣氛。
廷賓說:“我們苦守了3晝夜,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幾次突圍未果,幾次派信使未成。我不想瞞你們,我們的處境已經很困難……”廷賓掃視大家一眼,但見他們沒有驚慌恐懼,隻有可怕的淡默和麻木,他接著說:“出路隻有兩條:一是死守,一是突圍。但結果都不樂觀。現在,敵人用殺害鄉親挾持我們,倒讓我們心如刀絞。因此,權衡利弊,我決定放棄抵抗,以盡可能少的生命,換取大多數人的生存。大家以為如何?”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引來一陣騷亂:“不,人活百歲也是死,不如早死早脫生,跟段賊拚啦!”“別人都能死,大元帥不能死。我們保著大元帥衝出去!”“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會場一片哭叫罵聲,部眾情緒達到沸點。大有孤注一擲之舉。廷賓不慌不忙地說:“坐下,都坐下,有話慢慢說。弟兄們,死很容易,拚也不費力氣,隻要一聲衝就夠了。可是,我們要對三四千名弟兄,五六千名鄉親負責呀!你們想想:是全軍覆沒好,還是多保存一些實力好?不是有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嗎?”
大家不再作聲,偌大會場隻有輕輕飲泣聲。象每次一樣,人們目光集中在劉文清身上。因為他是智囊,是主心骨,是大元帥的印證和詮釋。文清抬起頭,滿臉悲愴地掃視大家,低沉地說:“有句話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權衡利弊,我同意大元帥的意見。你們想,清政府最恨我們倆,因此,用我們倆的生命換取大家的生命,值得。希望大家配合我們。別難過,隻要多數人活著,就會有許許多多景廷賓,劉文清。”廷賓看看懷表說:“時間不多了,文清準備談判吧。大家各就各位,做好應急準備。散會!”
會後,景、劉二人進行了密談。
在約定的時間內,鮑貴卿和徐樹錚來到教堂門口。龍團軍戰士給他們蒙上眼睛,引到一間破房內,去掉眼罩,在指定的長桌旁坐下來。片刻後,文清和牛路走進來,坐在長桌另端。一開始,文清先發製人,疾言厲色道:“說吧,我怎樣做才能讓你們停止野蠻而愚蠢行動?”鮑貴卿傲慢地說:“無條件投降!”文清說:“我要是不呢?”鮑貴卿說:“我一直殺下去,直到把一千戶全殺光。”文清問:“屠殺無辜不覺得太可恥嗎?”鮑貴卿說:“這裏隻有匪逆沒有無辜。”文清說:“我還有幾千人眾,外圍更多,足能拚個魚死網破!”鮑貴卿說:“可惜全在段大人掌握之中。”牛路破口大罵:“鮑貴兒,我操你八輩祖宗!”鮑貴卿厚顏無恥地說:“那我不管,我隻知道殺人殺人!不願談散夥。”牛路拍著胸脯說:“老子也在軍隊混過,官階不比你低,就沒見過你這麼無恥的。你滾吧!”鮑貴卿想走,徐樹錚叫住鮑貴卿:“鮑將軍息怒,不妨聽聽劉先生的條件。”
鮑貴卿坐下來。明眼人一看便知,雙方都想待價而沽。文清還有拖延之意。文清口氣緩和地說:“我的條件很簡單:一,停止雙方的敵對行動;二,我和大元帥聽憑你們處置,其他將士,家屬及鄉親一律免予追究,絕對保證他們的自由;三,談判內容公告全國,便於國人監督執行。”
龍團軍大本營包圍後,段祺瑞上報袁世凱,袁上報朝廷,朝廷指示:龍團軍必須解散,首逆和骨幹必須懲治,附逆及家屬可暫免追究。看來雙方差距在懲治範圍上。就上述問題雙方進行了激烈爭論,幾至動武。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外麵親兵喊:“大元帥到——”
親兵持槍禮敬,文清、牛路恭身迎候。少頃,景廷賓威風凜凜走進來。迫於無形壓力,小徐和鮑貴兒也慢慢站起來,暗暗倒吸一口冷氣:原來景廷賓如此威儀,如此氣派,如此英姿勃發!心裏不禁發起毛來。廷賓擺擺手讓大家坐下,自己也在文清身邊坐下來,瀏覽了一下會談紀要,不緊不慢地說:“不錯,我外圍還有10萬之眾,我這裏還有幾千人,我若拚死一戰尚有可為。不過,那將有無數生靈塗炭,其中也包括你們和無辜百姓。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我實話告訴你們:我想以少數人的生命,換取大多數人的生存。你們想,景廷賓完蛋了,還要龍團軍幹什麼?因此,隻要你們絕對保證義軍將士、家屬及鄉親的安全,我可以停止抵抗,解散龍團軍,對我可殺可剮,任由君便。請二位告訴段先生,我景某是有誠意的……”
小徐侃快地說:“好,難得大元帥痛快,我們一定如實轉達尊意。有何見教明天上午接著談。”廷賓起身送客:“一言為定。”過來兩親兵要給徐、鮑帶眼罩,廷賓說:“哎,既然停止抵抗,就免了吧。”
徐、鮑二人把談判情況向段祺瑞作了詳盡彙報。段祺瑞是條老狐狸,輕易不肯相信人。他反複盤問談判細節和景、劉二人的表情。反剪雙手踱步沉思良久,才說:“隻要解散匪組織,捉住匪首便是最大勝利。至於多殺一個少殺一個無關緊要,以後想殺便殺,何必爭一日之短長。有一個情況你們不知道,有一個英國人當過教堂主持,此人在英國勢力很大,他一再給老太婆施壓,要求保留教堂,不許破壞一草一木,日後匪患平息,他另有安排。這就給我們殲滅匪逆增加了難度,這也是我不讓你們使用大炮的原因。”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隻有睡夢中的狗,偶爾發出幾聲輕吠,說明這個世界沒有死去。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無視這個世界的存在;溫馨柔和的風,輕輕搖拽著破舊的門窗,發出令人心悸的呻吟。驚魂甫定的雀鳥和小動物們,不時發出驚叫和逃匿聲,說明夜的驚悸和不安。
還是白天的會場,還是白天那些人。幾隻流淚的紅燭輕輕搖拽,照著幾個幽靈般的身影,使會議既神秘又撲朔迷離。廷賓開門見山地說:“談判、解散、停止抵抗——全是假的。好不容易拉起的隊伍,豈能輕易解散,堂堂7尺男兒豈可束手就擒?讓老段見鬼去吧……會場一陣騷亂,看得出部將們相當激動,此舉甚得人心。廷賓擺擺手繼續說:“因此,我鄭重宣布:今晚午夜1點突圍。現在請總軍師宣布突圍計劃。”
文清胸有成竹地說:“今晚,不管花多大代價也要衝出去。我們決定兵分三路:景維漢、霍天慶率一千精兵潛出教堂後出西門;景世清、胡玉成率一千精兵出南門;牛路、陳敬、尹廣聚等保著大元帥出北門。三支部隊衝出後分散行動,到成安,臨漳一帶集中。每人左臂紮一條白布帶,聯絡口號是‘無法無天’。我們最大困難有兩點:一是如何潛出教堂而不被或晚被發現,二是如何衝出長街減少傷亡。散會後分頭議論,盡快告我。”廷賓補充說:“隊伍務要輕裝,迅捷,前鋒後衛要互相照應,傷員要有專人護衛。我們是有組織的撤退,不是盲目逃亡。好了,分頭行動吧。”
景、劉二人正在密謀,忽有親信報告:“報告大元帥,抓到一個奸細,一散會他就迫不及待地傳遞情報,被我們當場抓獲,這是繳獲的情報。”說著,把一張小紙條遞給景廷賓。上寫:匪今晚一點突圍。廷賓與文清交談幾句後說:“讓他寫個‘平安無事’的情報送出去。送他上路吧。”親信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