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三七 春風得意

這是一次好戰分子會議。參加者有徐樹錚、曾毓雋、靳雲鵬、陸宗輿、曹汝霖等十幾個人。原來每會必到,高談闊論的梁啟超、湯化龍,因四川問題鬧僵被甩了;張國淦因“不識時務”打入冷宮。剩下的是幾個跳梁小醜。

徐樹錚以他的靈牙利齒,介紹前線情況;靳雲鵬介紹馮國璋的新動向;曾毓雋介紹張國淦拒簽的經過。段祺瑞興致頗高,發表了鼓蠱人心地講話。

他說:“我高興地告訴大家,前方打得很好,第一期作戰計劃有望圓滿成功!”他拿起教鞭,指著軍用地圖振振有詞地說,“北軍已從三路向湖南挺進,第8,20兩師從正麵向衡山推進,湘軍第2師,第2旅從右翼向寶慶包抄;安武軍從左翼向攸縣包抄。為表彰湘軍第4旅旅長朱澤英的深明大義,我決定破格晉升他陸軍中將,長寶鎮守使以酬其功。到10月11日,衡山、寶慶已相繼攻陷,攸縣也指日可下。我已令陳文運攜大宗物品赴前線勞軍。

會場一陣掌呼。段祺瑞揮手讓大家安靜,他接著說:“四川方麵也有捷報傳來,10月中旬,我派熊克武為川邊鎮守使,派鍾道體為重慶鎮守使,電令陝督陳樹藩派兵入川,以策應入川北軍。10月下旬,吳光新已率李炳之部勝利開進重慶。劉存厚和鍾道體部接連奪回威遠、內江、榮縣、富順、自流井等大片領土。滇軍已潰不成軍,節節敗退。哈哈,朋友們,我進兵兩廣,飲馬珠江的計劃就要實現了!”

與會者又是一陣掌呼。沉吟片刻,段怏然道:“不過,怎麼對付我那位‘四哥哥’卻是個問題。”

徐樹錚說:“長痛不如知痛,幹脆來個‘政變倒嗎’!唆使張作霖、倪嗣衝、李厚基、陳樹藩等軍人宣布獨立,在天津成立臨時政府,推舉徐世昌為海陸軍大元帥,代理大總統,然後進軍北京,逼馮下台。多則三月,少則一月大事濟矣!”

他的話得到多數人附合,靳雲鵬卻不以為然。他與小徐雖均係皖係骨幹,段的股肱之臣,但他們政見和觀點常常相佐。二人勾心鬥角,爭豔鬥寵,互不賓服。靳連連搖頭說:“不不,又錚兄太冒險了!這勢必造成直係的武力對抗,引起北洋內部同室操戈;西南派會乘機北犯,動搖北洋基業。再說,西南已有個軍政府,一國三立,成何體統?會遭世人集矢的。”

小徐一副盛淩架式,問:“你別這不行哪不行的,你說說你的高見”。靳一副不急不火的樣子,說:“我主張‘合法驅馮’。迅速成立臨時國會,代替被解散的立法機關,修改組織法和兩院議員選舉法。然後根據新法,正式選總統,這樣做不管長江三督,西南派還是國民都無話好講……”

徐樹錚頗覺有理,但不願在眾人麵前服輸+:“這要到猴年馬月?”

人們不約而同把目光集中在老段身上,權衡利弊他也認為“合法倒馮”好,但他不願支持一方傷了另一方的自尊,於是,他采取“迂回戰術”。他說:“翼青,你準備一下,以赴日觀操,把軍械借款確定下來,具體辦法跟林權助和西原龜三協商辦理,我已同他們打過招呼。”又對小徐說:“又錚,你去辦幾件事:第一,擬令罷免兩廣巡閱使陸榮廷;第二,擬電盧永祥,監視李純,陳光遠動向;第三,擬令調唐繼堯來京就任參謀總長,如不受調則下討伐令;第四,擬令譴責滇將黃毓成、顧品珍、趙又新,命他們立即退回雲南;第五,命劉存厚取代周道剛任四川督軍,調張瀾為四川省長,周道剛加授上將銜,來京待命……”

段祺瑞又對曾毓雋、陸宗輿、曹汝霖分配任務:命他三人盡快操辦成立臨時國會事宜,議長讓王揖唐出任,副議長讓那彥圖擔任,要按“正常”手續遴選總統,不可操切行事……他們應聲照辦。段並說,下午就逼馮國璋在“討伐令”上簽字……這時,塗秘書急匆匆跑來報告:“大總統夫人周道如女士,於昨晚10時45分病故。”

一時間,段祺瑞頭腦一片空白。怔愣許久才說:“知道了,去吧,下午去公府蓋印計劃取消!”

徐樹錚說:“芝老,不能取消,馮河間愛妻亡故,精神恍惚,正好辦事。”段祺瑞瞪了他一眼,惡狠地說:“你想陷我不仁不義?叫曾毓雋。”

曾毓雋尚未走遠,聽到芝老喊,不一會氣喘噓噓地跑來:“芝老,什麼事?”段說:“周夫人過世,你代我慰問,要情摯意切執禮甚恭。問總統需要我做什麼?何時需要我出場,隨時通知我。”曾毓雋應聲而去。

越是不講名節的人,越是注重“名節”。馮、段雖然形同水火,關係十分緊張,但禮儀,名聲還是很講究的。次日上午是周夫人公祭日。上班不久,段祺瑞就率全體閣員,部門長官幾十人,前往總統府福祿居致祭。

致祭儀式隆重而熱烈。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外國使節,遜清王室送來花圈、花籃、挽聯、挽幛,大廳內外成了一片黑白海洋。各界人士在哀樂伴奏下魚貫而行,向死者致禮默哀。

周夫人道如,字周砥,出身詩書世家,少年失怙,開明母親供她上學讀書,學有所成,後在天津某師範學校任教,成為女校之花。時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缺一家庭教師,經人介紹周女士中選。從此步入上流社會。由於她精明幹練處事隨和,甚得袁家推重。其時,馮國璋兩年前喪偶,袁世凱為掌控馮,把這位風韻猶存的老處女,像嫁姑娘一樣嫁給馮國璋。周女士自1914年嫁馮後,不但是馮誌同道合的情侶,還是馮的智囊,眾多公文函電由她代拆代處,關防印信由他執掌,接見外賓她親自翻譯,許多唱籌量沙,盤馬彎弓的計謀多出自她口。馮四兒對她言聽計從……段祺瑞邊祭奠邊暗想:難怪人們都說,周女士之死馮國璋如失膀臂,若果真如此倒是好事。不過,對周夫人的死不知該慶幸,還是惋惜,因為他從來不相信有才華橫溢的女人……周夫人喪事辦完後,段祺瑞迫不及待地去見馮國璋。兩月前的馮國璋躊躇滿誌,滿麵輝煌,腰板直直的,眼睛顧盼有神,說話聲似銅鍾,這讓年齡小他8歲,反顯蒼老的段祺瑞妒羨不已。今天,在他麵前的是一位麵目憔悴,皮膚鬆馳,目光散淡,動作遲緩的老人。一絲憐憫之情油然而生,他說:“華兄你瘦了,想開點兒,保重身體要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