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一會兒,段祺瑞也信步走來,大江一見跑過去拉著爺爺的手高興地喊:“爺爺,快看哪,長江太美了!”爺爺興趣盎然地指點著說:“南麵是蛇山,東南麵是珞珈山,東麵是磨山,北麵隱隱約約的是桐柏山和大別山脈。湖北多山多水,是三國時期的主戰場,名勝古跡可多了。劉禹錫有詩雲:“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在路津。月夜歌謠有漁父,風天氣色屬商人。沙村好處多逢寺,山葉紅時覺勝春。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為神,”
大江問:“爺爺,這是什麼意思啊?”
段祺瑞說:“這是說,江陵到揚州3300裏,從古至今都是政治經濟要地。月明風清的夜晚,漁歌聲陣陣傳來,江上美景都被以船為家的客商享受了。江邊灘頭村莊多寺廟,山上紅的霜葉比春景更美。但來到南朝大戰場,古代名將都已作古,被後人供奉在寺廟裏……蘭葉,你不是學寫詩嗎?這是好詩。短短八句概括了多少意境?真令人歎為觀止!”
蘭葉調皮地說:“人常說,要想會,跟師傅睡。我整天守著大詩人,還用跟劉禹錫學嗎?”“別貧嘴。”“是。”蘭葉天真地吐吐舌頭,做了個鬼臉。
大江忽然指著前方說:“爺爺,那是什麼?”
“噢,”爺爺說,“那就是有名的鸚鵡洲。相傳東漢末年禰衡在黃祖大會賓客時,即席賦詩《鸚鵡賦》而得名。後來,禰衡被黃祖殺害,葬於鸚鵡洲。曆代名家留下許多鸚鵡詩。“大江搶著說:“爺爺,我知道,有崔顥的‘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有孟浩然的‘昔登江上黃鶴樓,遙看江中鸚鵡洲’。”
段祺瑞說:“你忘了李白的‘鸚鵡來過是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蘭葉也背了一句。但是,卻停住了。段祺瑞和藹地說:“好,讀下去。”蘭葉說:“不會了……”
段祺瑞說:“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容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我給你和四妹取的‘蘭葉’和‘桃花’就是源於此詩。”
蘭葉拍著小手驚喜道:“啊,真好真好。我能涉足這首詩的發祥地,真是三生有幸!”
段祺瑞說:“可惜,你所見到的不是真正的鸚鵡洲。”大江問:“為什麼?”
段祺瑞說:“唉,真正的鸚鵡洲早在明末就沉沒了,現在漢陽攔江堤外的鸚鵡洲,是乾隆年間新淤的一洲,名‘補得洲’,嘉慶年間改名鸚鵡洲。光緒二十六年重修了禰衡墓。”
蘭葉愕然道:“這不是愚弄曆史嗎?”段祺瑞說:“唉,世界上的事就是你騙我,我騙你的。”
輪船剛駛出武漢百八十裏,忽然,黑雲滾滾,冷風嗖嗖,二三米高的大浪鋪天蓋地而來,輪船失去平穩,上下顛簸起來;氣溫驟然下降,冷風夾著銅錢大的雨滴劈劈啪啪打下來。三個人在下人和侍從挽扶下跑進艙房,由於動作較快才沒淋透。不過,突然寒冷,大江啊嚏啊嚏打起噴嚏來,身子不禁打起寒戰。蘭葉趕忙把他抱到床上,用毛巾被把他包裹起來,摟在自己懷裏,下人們趕忙去沏薑湯,拿發汗藥。段祺瑞一會兒撫摸,一會兒問話,十分關心。過了一會兒,大江安靜下來,段祺瑞和下人們才慢慢退出艙房。
“江江,”蘭葉緊抱大江,臉貼著臉,柔情似水地說,“你好些嗎?”“三奶,我好多了。”“親愛的,你知道我多愛你。”“我也是”“要不是你比我小8歲,要不是我比你大8歲,那該多好啊!”“那你等著我,我使勁長,快長,長8歲,追上你。”“哈哈,到那時我成老太婆,你不喜歡我了。”“不,喜歡,永遠喜歡!”“是嗎?好,好。”“三奶,你……怎麼……哭了。”蘭葉脫去大江的上衣,自己也解開懷衿,一雙乳鴿似的奶子,緊緊貼在大江日漸豐滿的身體上,他們盡情享受著既有母子親情,又有男歡女愛,神秘、朦朧、渴望的滿足,從而導致了後來的僭越……正當段祺瑞陶醉於武漢之行,思謀著下一步行動計劃時,他的貼身秘書突然打斷他的思路;“報告總理,長江風浪太大,能見度太低,艦長請求靠岸停泊。艦長怕不事故。”“出什麼事故,他能把船開到山上去?”
對段老怪的固執早已領教過的秘書知道多說無益,隻好怏怏退出。秘書離開十幾分鍾,突然,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隨之一陣山搖地動地震蕩,段祺瑞被神奇地拋起來,拋到桌上、牆壁上、地板上,室內的什物也像長了翅膀飛旋滾動起來,足有二三分鍾才漸趨平靜。滿臉傷痕的秘書、副官、隨從慌裏慌張跑過來。七嘴八舌地,驚魂未定地說:“輪船……與……客輪……相撞,輪船……漏水,客輪……沉……沒……了……”一個人把一件救生衣試圖給老段穿上,但哆哆嗦嗦難以成功。“滾開!”老段推開他。
他跑出艙房一看,輪船已經向前傾斜,船員們正在亂糟糟地搶修。段祺瑞的衛隊丟盔棄甲,一片狼藉,有的呼叫,有的奔跑,有的搶奪,有的跳水逃命。段祺瑞隨手拔出一個軍人的手槍,“啪啪啪”照天上開了幾槍,吼道:“混蛋,我看哪個敢動!“幾個失控的士兵,依然往水裏跳。段祺瑞朝他們連開數槍,當場斃命,才控製住局麵。這時,大江和蘭葉衣冠不整地跑過來,大江哭著喊:“爺爺,我怕,我怕!”“孩子,不怕,不怕。”老段抱住大江。
這時,護衛艦“楚泰”號駛來,段祺瑞帶領蘭葉、大江和隨員上了楚泰號。這時,江上一片混亂。被撞的“江寬”號客輪已大部沉沒,有的慘呼救命,有的被巨浪吞沒,不少旅客好不容易遊近“楚泰”和“楚材”號,舉著雙臂向上攀登,回答他們的是剌刀和子彈。
可惡而可恨的段祺瑞,置幾百名生命於不顧,不組織營救,不安排後事,坐上“楚泰”號,急急忙忙逃離現場。
700名無辜生命慘遭不幸,700名生靈被長江吞沒,在長江航運史上,留下一曲天人同哀的悲歌。
四五 後院起火4月29日,段祺瑞一行回到北京。
段祺瑞重新上台後,巴結他的人趨之若騖。一天,他的另一親信李思浩來段公館打牌,趁人未到齊,他環視著房舍說:“總理呀,您這套住宅成了老古董,實在有傷大雅,您應該建一座新公館,這才符合您的身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