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偏遇掘墓人。就在這時,駐日公使章宗祥派人送來惡訊:日本寺內內閣即將垮台,鑒於歐戰即將結束,世界格局發生變化,為了適應新形勢,日本天皇決定更換內閣。無疑,這對段祺瑞又是一聲晴天霹靂。因為段內閣之所以能夠生存,段祺瑞能夠複職,主要靠寺內支持。如果沒有他,皖係政權早就垮台了。自1917年1月寺內上台,到今年9月這一年多時間裏,光借給段政府,包括以鐵路、銀行、電訊、森林、礦產等作抵押的借款,就多達3億多日元。超過以前日本政府對中國借款總和的3倍多。當然,日本因此而攫取的利益,遠遠超過此數,遠遠超過“二十一條”……這樣一來,段祺瑞重登揆閣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但是,段祺瑞最大特點是堅韌不拔,死不服輸。他聽到以上消息後,立刻吼叫道:“備車!”於是,爬上汽車來到國務院。一進總理辦公廳,秘書長方樞嚇了一跳:天哪,這是一個瘋子!隻幾天不見,他的臉色灰暗,頭發蓬亂,衣冠不整,心力交瘁。扣子係錯了,前衿上沾著許多汙穢。他立刻傳令徐樹錚、李思浩(財長),曹汝霖(銀行總裁)來開會。他要在自己和寺內內閣下台前,再向日本借款1億日元,作為下台後控製北京政府、各省督軍和訓練參戰軍的經費。

9月24日,駐日公使章宗祥和日本外相後藤,達成滿蒙四路2000萬元墊款合同〔〕和高徐——濟順二路2000萬元借款協定〔〕。28日,段內閣又以國庫券作抵押,向日本政府簽定2000萬日元的參戰借款協定。段祺瑞一次次出賣國家主權,至於日後造成什麼惡果,他一概在所不計了。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段祺瑞以為事出機密,實際上他的賣國行徑早就暴露無遺了。不久,北京的《晨報》、《大中》、《中華新報》、《國民公報》、《經世》、《亞陸》和《民強》等8家大報,相繼登出段祺瑞大舉借外債的賣國行為。段祺瑞羞成怒,競命徐樹錚指令警察廳封閉了8家報館。引起國內外一片嘩然。

9月29日,即參戰借款後第二天,寺內內閣垮台了,代之以原敬內閣。受世界潮流影響和西南軍政府的遊說,原敬內閣決定對寺內支持皖係,助長中國內戰的政策作一調整。

這對段祺瑞是致命一擊!

段祺瑞權衡利弊,認為還是支持曹錕當副總統合算:一、曹三比張作霖更容易駕馭,如能滿足他這一願望,不僅他會站到皖係一邊,而且吳佩孚也不會如此離經叛道;二,徐世昌主張“虛此席以待南方領袖”,遭到曹三忌恨,如把這一角色給他,這對徐世昌也是一種製約;三,張作霖陳兵京畿,成了段祺瑞肘腋之患,如果把曹三拉過來,對奉張是一種牽製。這種一舉多得的事何樂而不為?正巧,因張作霖免了徐樹錚副總司令之職,小徐正懷恨在心,老段一說,正中小徐下壞。於是,老段立刻給梁士詒、王揖唐寫了一封推薦信,備述曹錕在湘戰中“功績昭然,若能當選副總統,必能翊讚元首,尊重法律,裨益國家”……信寫好後,派徐樹錚執信親往,說服議員。同時,派國務秘書曾雲霈去奉天,說服張作霖給予合作。又派警察總監吳炳湘到保定,接曹三來京助選。段祺瑞滿以為大功告成,誰知事與願違,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原來,段黨一手造就的安福國會,這時發生了變化:其中的研究係和新舊交通係成員,受了徐世昌的影響,不與安福係合作,選舉前他們開過會,決定選馮國璋為副總統,如果一定要選曹錕,他們就進行抵製。其次,曹錕因見利忘義,反複無常,遭人反感,即使安福係議員,也不願投曹三的票。還有,曹錕想當副總統,但不想掏錢,議員得不到好處,便不願再盡“義務”了……所以,選舉副總統這天,出席議員不夠法定人數。他們或三五成群,或單人獨身出入八大胡同,三貝子花園倚紅偎翠,尋歡作樂。整個下午,王揖唐坐著汽車,在秋風冷雨中轉遍北京城,隻要看見戴藍白議員徽章者,便強行拉上車。可是,跑了半天才抓到8個人。可來到會場一看,走掉的不知多少。氣得王揖唐罵道:“你們不選曹仲珊,吳佩孚殺進來有你們好瞧的!”

晚上,安福俱樂部召開緊急會議。王揖唐聲嘶力竭要大家支持曹三競選,並開出每票2000元的高價。可議員說:“曹三買個小老婆肯出10萬高價,難道我們隻值她五十分之一?不選!”在後來的幾次集會中,議員人數相繼銳減。大多議員為逃選舉而離京遠遁。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一個孔武剽悍的蒙古族議員——克希克圖,受議長重托,帶領8名體魄健壯的議員,秘密潛入津門,去綁架罷選的議員。王揖唐打電話給天津家屬,讓他們預先準備好8輛汽車。

這些人下車後,立即分成四組,直奔天津各大賓館。但一直到午夜時分,一個議員也沒找到。正當他們茫然無計時,一個喝得醉醺醺的議員,搖搖晃晃走來。克希克圖一把掐住他的脖子喝問,才知議員們在南市妓院裏吃花酒嫖女人。克希克圖一聲令下趕到妓院,見他們左擁右抱,醜態百出。於是,15名風流議員成了他們的“俘虜”……梁士詒被激怒了,手杖頓地“咣咣”山響。吼道:“你們綁架議員,嚴重違法!如果再不停止這種愚蠢行動,我立刻辭職不幹!”說罷,揚長而去。

王揖唐無可奈何地說:“又錚兄啊,我實在無能為力了。”

第二天,他托病到湯山“休養”去了。

就這樣,副總統選舉流產,曹三的黃粱美夢再次成了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