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3”運動爆發後,很快波及全國,天津、濟南、上海、南京、合肥、武漢、廈門等城市學生集會,商人罷市,群眾遊行,群眾運動風起雲湧、熱火朝天。值得注意的是:受學生運動的影響,中國工人階級首次舉行政治性大罷工。最早罷工的是上海的電車工人,隨後商務印書館、綿華紗廠、祥生鐵廠、滬寧滬杭鐵路工人相繼罷工;接著,金屬、運輸、紡織、市政等部門工人起而響應,參加罷工行列。罷工人數很快達到六七十萬人!其後,唐山、長辛店的鐵路工人,長江輪船碼頭工人緊步後塵。工人的崛起,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打下基礎,為中國工人階級走向政治舞台開了先河……更令段祺瑞頭痛的是:沉默已久的吳佩孚突然發表通電,公開站在愛國民眾一邊,反對北洋政府鎮壓人民。他以第三師全體官兵的名義給徐世昌和全國各界連發數電,力言“竊唯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心即天心也。士為四民之道,士氣即民氣也……此次外交失敗,學生開會力爭,全國一致,不約而同。民心民氣,概可想見……大好山河,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既非爭權奪利,又非為結黨要譽,其心可憫,其誌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而卻對直言學子……顛倒措施。”他強烈要求立即釋放學生,收回青島,並準備對抗到底,願效前驅……真是當頭一棒,把段祺瑞等人擊懵了,以致徐樹錚介紹情況之後,許久無人說話。這些武夫蠢才們,當然看不到工人階級崛起的意義所在。他們以為幾個“臭工人”罷工,跟學生罷課,商人罷市沒有多大區別,不過一群手無寸鐵的“烏合之眾”而已。可是,一向離徑叛道,標新立異的吳佩孚又作驚人之舉,實屬大逆不道。他們懂得後院起火,殃及魚池,兄弟鬩牆,危及團體的道理。所以,才使他們驚慌失措起來。
王揖唐說:“吳佩孚可惡至極,不可等閑視之!”段芝貴說:“吳佩孚插手事情難辦。”李思浩講:“隨時調整行動方為上策。”靳雲鵬說:“暫避鋒芒,徐圖緩進為好。”曾毓雋說:“騷亂之所以迅速蔓延,皆因打擊不力。”徐樹錚說:“管他吳佩孚李佩孚,該怎麼幹還怎麼幹!”
大家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明顯分成兩派意見。段祺瑞清清嗓子吐出四個字:“以退為進”
學生們前呼後擁來到關押學生的地方。成千上萬的市民淚眼模糊地跟在他們後麵,彙成一條憤怒的人流。這時的軍警一夜之間失去往日的威風,自動退縮在一旁任學生湧入。被關押的學生們,聽到戰友呼喚,紛紛擁到窗口,伸出手臂熱情招呼戰友。一時間,窗裏窗外,同聲相求,互相鼓勵,有哭有笑,有喊有叫,感情異常激烈。軍警們相顧失色,任學生們擠擠撞撞,推推搡搡,不敢阻攔。
“嘟——”突然,哨聲響了,警官們吹起哨子集合隊伍,接著,宣布了緊急撤退的命令。軍警們像遇到大赦令的囚犯,慌裏慌張打開鎖頭,無條件釋放了學生;他們急急忙忙解開繩索,折卸帳篷,匆匆撤退……有學生領袖高喊:“同學們,我們拒絕出獄。我們強烈要求北京當局陪禮道歉,說說清楚!”“對,想抓就抓,想放就放,沒那麼容易,”“拒絕出獄、”“政府陪禮道歉,”“別讓警察跑了,抓住他們……”
於是,一場奇特的,令人忍俊不禁的學生抓捕軍警的事發生了。終於有7名行動緩慢的軍警被“抓”獲,並奪得兩頂帳篷,作為皖係軍閥摧殘教育,踐踏人權的實證。學生們公然到警察廳門前和軍警駐地演講,進行愛國活動,軍警不敢阻攔,北京各界人士在中央公國集會,提出“取消密約,懲辦國賊,優化教育,提倡國貨,促進和談”等條款,軍警不再幹涉……雖然,徐世昌一再派出代表,婉勸學生出獄。但學生們提的六項要求未能實現,尤其國人一致關注的“懲辦賣國賊”問題不解決,他們堅決不出獄。可是,懲辦國賊談何容易?首先,段祺瑞不答應。曹、章、陸隻是爪牙,段祺瑞才是罪魁禍首。如果人民算總帳,一定會算到他頭上。其次,徐世昌也不答應,因為徐當選總統的經濟來源,就是三個賣國賊通過賣路借款籌措的。如果一旦追根溯源,豈不追到徐世昌頭上?學生可不信邪,他們6月10日向大總統集體請願。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徐世昌聞知學生包圍公府,不禁大驚失色。在學生和全國局勢壓力下,隻好批準曹汝霖辭去交通總長,章宗祥辭去駐日公使,陸宗輿辭去幣製局總裁之職。徐世昌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得兩麵不討好的下場。次日,徐世昌同他的搭檔錢能訓先後提出辭職。至此,學生運動又一次取得重大勝利!
徐世昌的辭職引起很大衝擊波。
首先,西方國家認為徐世昌是他們的理想工具。徐倘若下台段就會上台,日本人會卷土重來,西方勢力會被削弱,這是西方人所不願看到的。因此,美英法3國公使連夜開會,表示一致挽留徐世昌。他們又分別串連西方各國,采取一致行動。
此外,反應最強烈者是段祺瑞。當晚,他把“小扇子”徐樹錚召到公館,進行長時間密談。段一袋袋抽煙,一次次捶腿,時而躺,時而坐,時而在地上徘徊。他從沒有為一件事如此舉棋不定,瞻前顧後。小徐則一杯杯喝茶,喝得不時往廁所跑。他本不會抽煙,有時也卷上一根“小喇叭”抽上一口咳嗽幾聲,又趕忙掐滅。他總是以戰鬥姿態衝過每一道關口,很少有什麼顧慮,而每每獲得成功。今天,他又衝鋒了。他強調說:“芝老!曆史機遇每每稍縱即逝,若不抓住便會遺恨終生。現在正是您重新上台的大好時機,還猶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