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電話是剛剛接替北京警察總監的朱深打來的。他告訴老段,北京各界原定10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國民大會,抗議帝國主義屠殺上海同胞的罪行。因當日雷雨大作故改在明天舉行,學生、工人、市民正在緊張準備,據說有20萬人。朱深請問怎麼辦。段祺瑞指示道:“你好好聽著,要多派便衣,混進遊行隊伍,暗中監視。要派警察確保政府機關,尤其是使館區安全!注意,不要激化矛盾,不要引發事端,要晝量避免衝突,現在跟幾年前不一樣,你懂嗎?”
他懶洋洋放下電話,這時,外交部長沈瑞麟匆匆而入。段知道他來無好事,不耐煩地問:“什麼事?”
“芝老,”他邊說邊從文件包拿出一份文件,“公使團昨天召開特別會議,決定:如中國政府不能保護使館區安全,各國將自行采取必要措施……”
“他媽的,”段祺瑞一拍桌子罵道,“越忙越添亂!”他拿起照會仔細推敲,一再重複“各國將自行采取必要措施”一句,最後他問:“你怎樣看待這句話。”
“卑職以為,”沈瑞麟危言聳聽地說,“這是警告,也是最後通牒。假如遊行隊伍衝擊使館區,他們會強調安全受到威脅而越界設兵!還會把軍艦開進津、塘各口、煊耀武力;還會增加京、津、塘一線駐兵。一旦發生衝突,那結果將不堪設想……”
“是啊,太可怕了!”段祺瑞風聲鶴唳地說,“無論如何不能發展到這一步。我有兩點意見:一、立即召開閣員、軍警、衛戌首腦緊急會議,就商對策;二、傾全部警力,軍力確保使館和外僑的安全;三、也是最重要一條,你馬上通報公使團,就說我們十分重視他們的照會,正在研究,一定給予滿意答複。”
這裏沈瑞麟剛走,朱深滿頭大汗地跑進來,一進門就喊:“老總兒,不,不……好了……長、長辛店五六千工人,乖坐三列專車開進北京,舉行遊行示威。工人不同學生,他們破壞力大,組織性強、威脅性更大,一且衝擊政府或使館區,那就糟了!”
段祺瑞當即目瞪口呆,頹坐椅上一言不發。假如真的發生暴力,他這個元首非被送上斷頭台不可,可是,他想鎮壓沒法鎮壓,想抵抗沒法抵抗。因為,除軍警外,其它部隊都控製在馮玉祥和張作霖手裏,他們對這場衝突各懷鬼臉,各有打算,都想看他的笑話。他說:“你是總監,北京治安由你負責,我隻要你做到不激化矛盾,不擴大事端,不惹事生非,我就謝天謝地了,你去吧。”
朱深剛走,梁鴻誌走進來說:“芝老,蕭耀南的特使等不及了,他說執政再不見他他就回武漢了。”段祺瑞極不耐煩:“見,見!”
不一會兒。朱深把一位風塵仆仆的文官領進來。段祺瑞冷淡地問:“你有什麼事?”來人說:“卑職奉蕭督辦之命,前來向您報告武漢局勢。”段祺疲憊地說:“你說吧。”
“6月10日,”來人伶牙俐齒地說:“漢口英商太古公司英籍員工,因過磅與中國搬運工發生口角,動手打了中國工人。次日下午,2000多碼頭工人舉行罷工以示抗議,英國兵艦競越界移泊在江漢碼頭尋釁,因而引起市民極大憤怒。因此,學生到太古碼頭講演,市民圍觀助威。英水兵用刺刀戳傷工人劉國厚,這更引起中國市民不滿。晚上,有更多的學生,市民在大智門一帶遊行示威。英領事指示陸戰隊,在各路口架設機槍。遊行隊伍十分氣憤,上前交涉,不料,水兵開槍射擊,當場打死8人,重傷11人。事發後,英租界當局下令阻斷交通,布置沙包、電網、機槍、陸戰隊等。英、法、日、美、意各國軍艦幾十艘,停泊在英租界江麵,炫耀武力……”
段祺瑞長出一口惡氣,氣急敗壞地說:“嗯——中國人真不懂事,在這箭在弦上的時刻,為什麼去惹外國人?討厭!蕭督辦有何見教?”
“事發之後,”來人說,“漢口領事團照會蕭督辦,要求懲治‘暴徒’,製止罷工及‘排外’活動。蕭督辦說:你們不該開槍,把事複雜化了。他們說:暴徒衝擊租界,我們當然要開槍自衛。蕭督辦認為事關重大,特向執政請示良策。”
“哼哼,”老段冷笑道,“良策,我已焦頭爛額,有什麼良策?你回去告訴珩珊(蕭耀南),不管用什麼辦法,隻要能把動亂壓下去,我都同意。必要時委曲求全,不要惹惱洋人。你回去吧!“三言兩語把來人打發走了。其實,這已經夠了,蕭耀南正是要他這句話。為他鎮壓群眾打下章本……湖北代表走後,段祺瑞又相繼收到長沙、九江、重慶、南京等城市急電,分別報告那裏的民眾與洋人衝突和遊行罷工情況,全國有500多座城鎮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帝鬥爭行列。整個中國仿佛布滿幹柴烈火,要把侵略者趕路,把一切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燒掉!
麵對蓬勃發展的新局麵,段祺瑞既害怕,又擔心,尤其對“多事”的中國人十分惱火。他指令梁鴻誌立刻起草文件,通令各省,嚴防有人“假愛國名義,實行破壞”;同時,飭令奉軍派遣軍隊進駐上海,以防中國人繼續“作亂”。張作霖為有“趁火打劫”之機而欣喜若狂,立刻分派張學良、邢士廉率大軍開進上海。
此外,段祺瑞沒有忘記討好日本人。這天晚上,他把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請到公館,設宴招待他,讓日本走狗、漢奸曹汝霖出席作陪。他拉著芳澤的手奴顏婢膝地說:“芳澤君,中日間發生衝突,我很難過,我向貴政府深表歉意。你是知道的,我對日本是有感情的。隻要我當政一天,就以中日親善為立國之本……”
芳澤受寵若驚,又是鞠躬,又是作揖。說:“鄙人對閣下的通情達理深表敬佩。鄙國政府希望顧正紅案單獨解決,不與英國製造的‘五卅慘案’並案處理。承蒙閣下多多關照,多多關照。”
“好說好說,”段祺瑞欣然同意,“就按貴政府的意見辦吧。”
“好,痛快。”芳澤大喜過望,舉杯祝賀,“為中日親善幹杯!”
段祺瑞輕而易舉出賣了原則。
北京20萬人大遊行,5000長辛店工人大示威,都沒有發生暴力事件,他們發表演講,散發傳單,揭露帝國主義罪行,高呼反帝口號,要求執政府對英、日經濟絕交,召回駐英、日公使,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北京商會首先宣布與英、日經濟絕交,全國各城市紛紛效仿。這之後北京民眾雖一再遊行、示威,但沒有發生對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