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3)

第8章

雨在下,船在行。暴雨之中,一個小舢板朝我們的遊船衝過來,這小舢板也是機動的,可以看見上麵裝有椰子、西瓜、火龍果之類的水果。開船的是一中年女子,船上有一個男孩子,麵微黑,眼輕凹,發蓬鬆,灰T恤,羅口褲,打赤腳,立於船頭。駛近遊船時,隻見這男孩子彎下腰,從舢板上抽出一根纜繩,噌地一下站立起來。他左手拿著纜繩,右手中留有一節繩頭,貼準我們的遊船,將纜繩頭準確地甩到我們的船上。而後,他咬緊牙關,吃力地用纜繩將小舢板和遊船固定在一起,暴風雨中,儼然一隻搏擊風浪的雛鷹。待他拴定後,便抱著兩個大椰子爬到我們船上搞起推銷。誠然,這對母子的行為是危險的,是影響人們正常旅行的,甚至是違法的。然而,大家對他們用搏擊自然來維持生活的方式寄於同情,尤其對那男孩子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鬥風雨的精神打心眼裏佩服。大家你買椰子,我買西瓜,他買菠蘿,既像朋友之間講義氣,又像打心眼裏想幫那孩子一把似的。

行程幾近結束時,雨慢慢地停下來,天空開始放晴,船長的臉也由嚴肅漸漸地顯現出輕鬆與活潑。一支中老年人大多熟悉的曲子在他的口哨中傳了出來,那就是《越南——中國》。我們也情不自禁地小聲和著。見我們心情不錯,船長幹脆用中文高唱起來:“越南中國,山連山,江連江,……共飲一江水,早相見,晚相望。 ……我們歡呼萬歲,胡誌明,毛澤東。”

雨走下龍灣,我們沒能欣賞理想中的自然景觀,覺得有些遺憾;雨走下龍灣,我們卻見到了在家鄉難以看到的“人文”景觀,大家心裏覺得得到了一種精神補償。尤其是船長最後的歌聲更是令人難以忘懷。是啊,雖然我們兩國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經曆,但兩國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建立的,乃至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是永存的,我們應當十分珍惜。

(2003年12月9日《靜海文彙》)

旅韓淺紀

現如今,到韓國旅遊已是很普通的事了,從北京到仁川國際機場,僅飛行九十分鍾,連同出關、登機、入關,也就是半天時間。加之韓國國土麵積不大,還不足十萬平方公裏,一周時間便可旅其全境,經濟上也能承受,到韓國旅遊成為大多旅客的選擇。我是隨京津兩地的朋友赴韓的。在韓時間較短,卻也留下了一些粗淺的印象。

汽車、司機

韓國70%的國土是山地和丘陵,但山並不高。平原是極少的,公路多依山就山,依陵就陵,加之經濟比較發達,交通工具基本是汽車和少量的摩托車。韓國汽車多,但品牌少,不論是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還是各個城市,汽車是挨“肩”接“踵”的大車,小車,貨車,普通車,豪華車,款式各異,品牌卻主要是“大宇”、“現代”兩種。幾天裏,我沒有見過其它品牌的汽車。問及原由,回答很簡單,他們喜歡國產車,並把使用國產車作為愛國的標誌。在韓國的公路上是看不到警察的,車輛各行其道,前邊快了,後邊緊跟,前邊慢了,後邊緩行,相互禮讓,井然有序,雖沒有“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的警示,但很難發現違章搶行的情況。

從慶州到漢城為我們開車的是一位74歲的老者。他目光專注,精神矍鑠,看上去隻有60多歲的樣子。行程中,每到一處,都讓導遊為他簽字。我們去遊玩,他依然在車上,或聽音樂,或看報紙,從不離開。吃飯時,任你怎麼請他一同用餐,他就是不肯。老人說,讓客人們安全、高興是我的職責。韓國的高速度公路上有大客車專用線(藍線),任憑小轎車速度再快,或出現了小車線塞車幾小時的情況,也沒有一部小車越過藍線而跑到客車線上,這叫規矩。看到這種規矩,汽車及司機。使我想到咱們的汽車和司機。本來並不富裕,可大街上“林肯”、“卡迪拉克”、“奔馳”卻不少見。有些單位“普桑”不行換“2000”,“捷達”不行換“奧迪”,賣了“豐田”買“大奔”,“國產不如進口”,與其說是燒包兒,不如說銀子姓公,不花白不花。在國人看來,“買國貨是愛國”更是八杆子打不著的事了。車是高檔了,但看看咱這司機的檔次吧,開口髒字不斷,油門一踩我行我素,紅燈也敢闖,有縫就能鑽,幾分鍾就能暢通的小堵塞,鑽來鑽去能讓幾千輛車堵上幾公裏。韓國僅有4700多萬人口,不及咱一個省,可人家靠強烈的民族精神早就拚到了亞洲“小龍”的位置,同樣靠愛國主義和責任感也基本度過了亞洲金融危機。這一點,咱這文明古國的子孫們還得學。這是我遊韓國的淺紀之一。

吃、玩、美

在韓國,很難見到大腹翩翩的脾酒肚兒,將軍肚兒之類的人物。那裏人們的身體大多健康、幹練、苗條,據說這與他們的飲食和愛美是密切相關的。據翻譯介紹,韓國飲食看似簡單,其實很講究。幾天的接觸中,我們看到,他們不喝高度白酒,少喝啤酒,喝醉了朝手電筒光柱向上爬的現象幾乎沒有。他們用餐多以生菜和烤製之類的東西為主,講營養,講“綠色”,而不一定講“好吃”。同樣的大肉,燉和烤營養價值自然不同;同樣的蔬菜,熬和炒當然相異。另外,韓國人絕不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用於猜拳行令,而是把時間用到健身和娛樂,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韓國的女人格外愛美。據說,95%以上的韓國女人是做過美容的。為了美,哪怕是打工,哪怕是花上一半積蓄也再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