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小李飛刀的秘密50(2 / 2)

表麵上看,柳永對功名利祿不無鄙視,很有點叛逆精神。其實這隻是失望之後的牢騷話,骨子裏還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魚水》中一方麵說“浮名利,擬拚休。是非莫掛心頭。”另一方麵卻又自我安慰說“富貴豈由人,時會高誌須酬”。因此,他在科場初次失利後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戰科場。

仁宗初年的再試,考試成績本已過關,但由於《鶴衝天》詞傳到禁中,上達宸聽。等到臨軒放榜時,仁宗以《鶴衝天》詞為口實,說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給黜落了,並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再度的失敗,柳永真的有些憤怒了,他幹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從此無所顧忌地縱遊妓館酒樓之間,致力於民間新聲和詞的藝術創作。官場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詞人柳永,使他的藝術天賦在詞的創作領域得到充分的發揮。當時教坊樂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調,都請求柳永為之填詞,然後才能傳世,得到聽眾的認同。柳永創作的新聲曲子詞,有很多是跟教坊樂工、歌妓合作的結果。柳永為教坊樂工和歌妓填詞,供她們在酒肆歌樓裏演唱,常常會得到她們的經濟資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連於坊曲,不至於有太多的衣食之虞。南宋羅燁《醉翁談錄》丙集卷二就說“耆卿居京華,暇日遍遊妓館。所至,妓者多以金物資給之。”柳永憑借通俗文藝的創作而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表明宋代文學的商品化開始萌芽,為後來“職業”地從事通俗文藝創作的書會才人開了先河。

另一些羈旅詞中,柳永雖未提及雲雨,卻提起了同樣讓文人雅士不恥的秦樓楚館等煙花之地,提起了貌美如花的歌妓。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京師的時候,柳永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和歌妓一起度過的,並且那些歌妓給了他無數歡快的,讓他感到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美麗回憶。日後懷想起的事和人總是生命裏讓自己難忘的,給自己安慰的,在落魄時給自己救助的。柳永也如此,在征途中,他唯一能憶起的,便是那些在他不如意的時候陪在他身邊的煙花女子。一個作家的經曆決定了他創作的格調,正是當時的社會條件給了柳永那樣坎坷經曆,讓他不得不以煙花場所為港灣,因此我們便不能苛求柳永寫出如“大江東去”那樣具有雄心抱負的句子。他能想起和描繪的,隻能是年少時嫣紅的記憶和記憶中的人,如《鵲橋仙》(屆征途)。

天性風流,才性高妙,由於父親柳宜身為降臣,所以科場失意,眾紅裙爭相親近;他不屑與達官貴人相往來,隻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樓,寄情風月,醉臥花叢,憐香惜玉,直把群妓當倩娘……他是最風流卻又最坎坷的一代詞壇高手。

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時在家鄉勤學苦讀,希望能傳承家業,官至公卿。學成之後,他就到汴京應試,準備大展宏圖,在政治上一試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陸離的京城,骨子裏浪漫風流的年輕才子柳永,就被青樓歌館裏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拋在了腦後,一天到晚在風月場裏瀟灑,與青樓歌妓打得火熱,而且還把他的風流生活寫進詞裏:“近日來,陡把狂心牽係。羅綺叢中,笙歌筵上,有個人人可意。”“知幾度、密約秦樓盡醉。仍攜手,眷戀香衾繡被。”(《長壽樂》)當然,他也沒有忘記此行考中進士的目標,隻是他“自負風流才調”,自信“藝足才高”,“多才多藝善詞賦”(《擊梧桐》),沒把考試當回事,以為考中進士、做個狀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經向可以的心上人誇口說,即使是皇帝臨軒親試,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長壽樂》)。不料事與願違,放榜時名落孫山。他沮喪憤激之餘,寫下了傳誦一時的名作《鶴衝天》(黃金榜上),宣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你皇帝老兒不讓我進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詞壇上叱吒風雲,難道不是一樣的輝煌?正是“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在仕途上來說是個失敗者,但是在女人來說,他是個成功者!

用一句現代流行歌曲小虎隊的歌《放心去飛》的一句歌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取代記憶中的你,和那段美好歲月……

咳咳,才疏學淺,無意中錯了幾個字……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龜仙人雖然好色而不淫,盡管風流而不下流,吸血鬼親王索姆特卻是個色中餓鬼,無恥敗類,今天他既然傷了龜仙人,我必然不能和他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