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是將酒杯送到唇邊,輕巧地、緩緩地呷一小口,在嘴裏細細抿品。
咂,是輕咂嘴巴,於慢慢品評中將酒咽下,自然發出咂或嗒之聲。
嗬,是在咂的基礎上迅速哈氣,讓酒氣從鼻腔噴香而出。
作為曆代釀酒工人經驗和智慧的總結,這品酒三式,是茅台酒的品酒師們天天的作業,高明者能從中說出酒的酒精濃度、是哪年哪輪的陳釀、由哪些類型的酒勾兌而成。
空杯留香,是茅台酒區別於其他名酒的又一特點,不僅毫不遜於口感,對不善飲者而言,甚至勝於口感。空杯嗅香,與咂香品味,相得益彰而各有其趣。一杯酒幹過之後,攜口中餘味,將酒杯移近鼻子,先凝神屏氣,輕吸慢嗅,然後深深吸氣,吸入肺腑,仿佛進入了另一番全新的境界
“茅台絕世風華”酒獨得天地靈氣無窮之厚,係依托特異的地域生態環境,由釀酒大師擷取“赤水河”之甘露,以著名曆史文化遺存之古黃泥老窖、特選的優質原輔料,采用代代相傳神妙獨特的工藝,結合高科技,經以陶壇窖藏7年老熟而成。本品源自水穀清華,香氣幽雅,醇厚諧調,綿甜爽淨,回味悠長,風格典雅獨特,酒體豐滿完美,自古奇香獨秀,風華絕世,不可易地仿製,誠為天工開物,瓊漿玉液,國色天香。
絕世風華酒名記:
即使處於春風得意,縱然遭遇雄關重挫,天下群英也總是戒驕戒躁,自強不息,奮勇爭先。早在清代一些文人雅士有感於此,經調查論證綜合研究,審慎選定品質絕佳、馳名中外的茅台酒這一傳統名產,冠名“絕世風華”,將美酒美名一同奉獻給那些造福人民、豪情不拘的風流一代。這便是酒名的曆史由來。
齊司令文武雙全,這一下他把茅台酒的典故,特色,品種等等一一道來,如數家珍,眾人都大生茅塞頓開之感。
梁老口無遮攔,哈哈大笑道:“在日本我們臨回國前承蒙成大使以五糧液係列的“絕世風華”款待,回國後又承蒙齊司令以茅台係列的“絕世風華”招待,真的是受寵若驚啊!”
齊司令微微一笑,說道:“本是絕世之英雄,當飲絕世風華酒!”
我和李衛尚且矜持,微笑不語,梁老卻是肆無忌憚地哈哈大笑,說道:“那是那是!”
說到一半,皤然醒悟,接著又加上一句話道:“當然老齊你也勉強算的是個英雄……”
他不說這句話還好,這句話一說,倒酒的小兵和倒茶的小紅一起對他怒目而視。
尤其是看小兵那個架勢,恨不能的把梁老的腦袋按到酒瓶裏麵去。
梁老嘿嘿一笑,不以為意,興致勃勃的舉筷對準了大盤的“鴻運當頭”,熱情的招呼道:“來來來,大家一起開動,這個菜硬!”
這道菜可不是川菜裏的剁椒魚頭,而是用整個豬頭製作的!
一般來說,剁椒魚頭這道菜,也被稱作“鴻運當頭”、“開門紅”,它的來曆和清代著名文人黃宗憲有關。據說清朝雍正年間,黃宗憲為了躲避文字獄,逃到湖南一個小村子,借住農戶家。這家人很窮,買不起菜,幸好晚上吃飯前,農戶的兒子撈了一條河魚回家。於是,女主人就在魚肉裏麵放鹽煮湯,再將辣椒剁碎後與魚頭同蒸。黃宗憲覺得非常鮮美,從此對魚頭情有獨鍾。避難結束後,他讓家裏廚師加以改良,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魚頭。
而用豬頭製作的鴻運當頭,則是把豬頭治淨了放熱油鍋裏,炸至色呈金黃時,放到鹵水鍋裏鹵至軟爛,撈出來剔去骨頭並改刀成件擺盤裏。淨鍋放色拉油燒熱,投入薑米、蒜米和水豆豉炒香後,下小米椒粒炒出味,調入鹽、雞精、味精、白糖、辣鮮露和花椒油炒勻,起鍋舀在盤中豬頭肉上麵,最後撒些蔥花即成。
這道菜看起來肉色紅潤,質地軟嫩,鹵味濃鬱,醉香味美。
用一個字形容的話,就是“過癮”!
貌似聽說還有把這道菜叫做“天蓬之吻”的……
真是隻有你做不到,沒有你想不到!
齊司令絲毫沒有不悅之色,古話裏說的宰相肚裏能撐船,就是這個意思了。
我畢竟是關心則亂,因為這次的日本之行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新味小吃”的杜馨瑤生父大俠杜雷的囑托,所以我貿然而且冒昧的問道:“齊司令,我冒昧問一下,這一次我們從日本空手道館取回的文件,不知是涉及何事的……”
齊司令笑了一笑,意味深長的看了我一眼,低下頭去夾菜,口中悠悠的說道:“小林你是個聰明人,不必要我解釋的太明白,這份文件與現在我們與某國爭執的某島國歸屬有莫大的關係……”
我心中豁然雪亮:釣蝦島!難怪國家這麼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