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我快速的對著腦海深處吼道:“老師,快來幫一下忙,告訴我關於忍者的全部知識!”
三生石老人真不是蓋的,不過幾分鍾,一長串的文字已經出現在了我的腦海。
我連忙靜下心來研究起來……
忍者與壽司,藝者一樣,成為國際通用語。忍者的意思是\"秘密行動的人\",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他們大多出現在黑夜,為大名或封建貴族執行一些秘密的諜報任務。忍者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並不是穿黑衣,而是穿深藍或者深紅色的緊身衣。因為相比較黑色的衣服,深藍和深紅色的更不容易在黑夜被發現。忍者也按照階級分上、中、下三等。上忍又稱為\"智囊忍\",專門負責策略布局、戰術等的指揮工作;中忍,是實際作戰的靈魂人物,都有很好的身手;下忍,也叫做\"體忍\",是忍者中的小兵,是在最前方最先與敵人直接交手的忍者。
忍術,又名隱術。關於忍術和忍者的起源說法不一,忍術起源於中國漢代的五行術,後來傳到了日本,同空手道、柔道、少林拳法等一些武技一樣,忍術是由中國古武術傳到日本後逐步發展。忍術權威著作《萬川集海》中指出:忍術思想的根源來自中國殷周之際的薑太公呂望。是他首先提出了忍術概念,並寫在了傳世名著《六韜》之中。後來,孫武、張良、韓信等相繼對忍術理論進行了完善。特別是孫武的《孫子兵法》倍受忍者階級推崇此時忍術也基本形成了由權謀、形成、陰陽、技巧等幾部分構成的雛形。隨著忍術傳到日本,忍者也就在日本出現並發展起來。
日本人則認為忍術的理論基礎是由中國傳來日本的孫子兵法演化而來的,之後再加上修練道和山中的伏擊戰技巧發展而成的,就是所謂的“風、林、火、山”四字真言。在平安時代時武士階級興起之後大力吸取了山伏擊戰的兵法加以發展。到了源平時代,源義經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擊的技巧,完成了攻擊麵戰法的理論。在南北朝時代,楠木正成發展出防禦麵的兵法,到此為止,忍術跟武術才分開成不同的係統正式獨立出來。
中國、朝鮮的移民與忍者的發展也有極大的淵源。因為古代日本很落後,所以日本政府非常歡迎來自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的中國移民到日本定居,因而受到中華文明熏陶的朝鮮人也受到歡迎,日本人把這些移民叫做“歸化人”(雖然歡迎,但還是歧視他們,移民很難進入上流社會,而且不能沿用原居住地的語言和文化,必須改成日本姓名使用日語)。這些古代的技術移民將大量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帶到了日本,例如製造陶器、盔甲、服裝技術,以及決定性的促進了日本忍術發展的中國武術。因為忍者的出身多半來自社會最底層的農民,而不是出身高貴的武士。所以作為很難被上流社會接納的移民,“歸化人”們也大量的進入了忍者這一行業。“歸化人”通常都定居京都,隨後有大量的人遷移到到附近的伊賀或甲賀去居住,這也是和兩個地方忍術異常發達的主因。例如大名鼎鼎的服部半藏正成就是中國人,他姓秦,秦氏家族是公元三世紀末四世紀初時從中國吳國(日本和服的傳統稱呼是“吳服”,正是取自秦氏家族出身的吳國)渡海定居日本的,之後就改了個日本姓服部。服部半藏投效德川家康,後來移居江戶。傳說中這位忍者最終悟出了忍的真諦,這是多少代忍者所不曾有過的,至今日本人提起他來還是交口稱讚“鬼半藏”的傳奇。
忍者的標準服裝是一身深色的夜行服,上身有時還穿一個緊身背心,背心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口袋,用來裝藥(刀傷藥、消炎止痛藥以及毒藥等)、小刀、繩子、鏈子、“手裏劍”還有幹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