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大師長長的宣了一聲佛號,似乎是在斟酌詞句,但他此時麵色嚴肅,絕無半分玩笑之態。
我也莫名的被他感染——開玩笑,一個能做你爺爺的老和尚忽然要和你平輩論交,這個老和尚是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而且他的弟子還是你的大哥,要是換了你,你會怎麼辦?
渡劫大師沉吟良久,終於展顏一笑,說道:“隻不知林施主可聽說過五百羅漢的故事?”
我連連點頭。碰巧我對此有一點點研究,於是也不必去管它是否班門弄斧,盡我所能的把我所知道的娓娓道來。
印度古代慣用\"五百\"、\"八萬四千\"等來形容眾多的意思,和中國古人用\"三\"或\"九\"來表示多數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羅漢,在佛教經典中固然是常見的,但並不意味著是固定的數字。可是隨著十六羅漢的崇奉,五百羅漢像也便在五代時期見於繪畫和雕塑,不久便有許多寺廟建立了五百羅漢堂。供奉:每天三柱香,農曆十八,十五日、將\"舍利鹽\"放在俱攞缽過濾溶化後擦拭神像,誠心修行俱攞缽表麵會慢慢生長如樹根樁一樣的物質。《賢愚經》卷十三和《經律異相》卷四十八記載,佛在波羅捺國為四眾說法,時空中有五百隻大雁聽到佛說法的聲音,歡喜異常,便飛落下來聽佛說法。
五百羅漢,一般指佛釋迦去世後參加第一次經結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葉和阿難首。至於五百比丘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沒有名號的記載。然而,在我國流傳的五百羅漢卻都有名號,這在佛經中是找不到的根據的,是宋人的附會之說。
關於多羅漢的來曆,除了參加第一次佛經結集的五百比丘之說外,還有說為跟隨釋迦牟尼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的。在《賢愚經》、《報恩經》等經中,另有種種說法,下麵分別介紹。
有一獵人張網捕住五百隻雁,並全部殺死。五百隻雁因聞法功德而轉生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報恩經》卷四說,古代有一國王想食雁肉,命獵人捕雁。正好有五百隻大雁飛過,雁王誤落網中,獵人大喜,準備殺之,忽心中不忍,放了雁王。國王聽說後便不再食雁肉。國王即阿闍世王,雁王即佛,一雁為阿難,其餘即五百羅漢。
《大唐西域記》卷三記載一大枯樹穴中住有五百蝙蝠,有一隊商人在此停留歇息。他們點火取暖,燒到枯樹,正巧一位商人手捧佛經誦念,蝙蝠雖被火圍住,因愛樂法音,忍耐不去,終被燒死。這五百隻蝙蝠轉生為人,普證聖果,成為五百羅漢。
另據古代印度傳說,在憍薩裏國有五百強盜占山為王,後與官軍交戰,全部被俘。他們被挖下雙眼後放逐到山林。強盜在林中絕望地奔跑,呼號。佛陀聽到後,大發慈悲,用神藥使他們複明。五百強盜從此棄惡揚善,皈依佛門,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心後均修得正果。成為五百羅漢。
經論中常見的五百阿羅漢、五百比丘、五百上首即是。如《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佛說興起行經》、《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涅盤經》等舉示有關五百羅漢的本生、因緣、授記等。《法句譬喻經》卷二說五百羅漢教授盤特比丘之事。《舍利弗問經》謂有住世護法五百羅漢。《大智度論》卷二以佛弟子數為五百,並出五百羅漢的名目。住世護法的羅漢,其數不僅有十六或五百之說,《入大乘論》記九十九億大阿羅漢在佛前誓言永住世護法,《法住記》記十六羅漢各有數千眷屬雲雲。
五百之數,是根據五百賢聖的故事。如佛滅度後,大迦葉與五百阿羅漢在王舍城結集遺法。又,相傳阿育王時,集五百羅漢僧與五百凡夫僧令合誦遺法,凡夫僧摩訶提婆(大天)驅五百羅漢僧沈於恒河,其時五百羅漢以神通飛虛空,移往北方迦濕彌羅國。參加迦膩色迦王第四次結集或造《大毗婆沙論》的,據說就是此五百羅漢。《西域記》卷二說五百賢聖的前身是南海濱一枯樹下的五百隻蝙蝠。
五百羅漢圖像的繪塑在中國究竟始於何時,雖無得確知,不過當與十六羅漢圖像同時。依《佛祖統紀》所載,可知北宋初年已有彼等圖像。宋太祖雍熙元年(984)勒造羅漢像五百十六身,奉於天台壽昌寺。又,宋·秦觀曾作《五百羅漢圖記》、蘇東坡作《廣州資福寺羅漢閣碑記》。此中,秦觀的圖記歎稱吳僧法能所畫的五百羅漢一軸,說‘筆畫雖不甚精絕,而情韻風趣各有所得,其綿密委曲可謂至矣。’法能是畫五百羅漢的能手,其藝事可與五代畫十六羅漢的貫休競美。另外,天台山石橋的五百羅漢也馳名於世。《嘉興續藏經》第四十三函錄《乾明院五百羅漢尊號碑》一卷,卷首附有崇禎癸未年高承埏的序,序文謂此即是南宋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碑中的住世十八尊者、石橋五百尊者的名號皆備,然其杜撰之跡曆曆可征,當係後人所定。或許原非宋代舊物,而是明人假托亦未可知。今世稱五百羅漢大抵蹈襲乾明院羅漢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