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較量2(1 / 2)

果然僅僅睡眠了半個小時,我已經感覺到神完氣足,精神飽滿。

慢慢的喝了一杯香茶,穩了穩神,我拿起了電話:“喂,前台嗎?”

電話立刻接通了,電話那頭傳來了文雯雯甜美的聲音:“你好,請問找哪位?”

這說明文員文雯雯確實是很負責的,值得培養!

我盡量把語氣放得和緩:“叫一下業務二部的柳若兮和程若語。”

“好的,林經理!”

我去,這麼快就熟悉我的聲音了,看來帥哥就是無敵啊!

我暗暗自戀了一把,辦公室外已經傳來了敲門聲。

我正襟危坐,清清嗓子說了一句:“進來!”

柳若兮和程若語聯袂走了進來,燕瘦環肥,海棠依舊。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轟動朝野。傳聞就是這首詞,使得趙明誠日夜作相思之夢,充分說明了這首小令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又說此詞是化用韓偓《懶起》詩意。韓詩曰:“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較原詩更勝一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少女的傷春心境。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飲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來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一開始就將整首詞的時間、環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風驟”十分恰當的寫出了暮春的特點,風吹的緊而雨卻是疏落,四個字即使人能夠感受到暮春的氣息。“濃睡不消殘酒”則寫出了人物現在的狀態,剛剛醒來略略還帶些酒意,一副慵懶的模樣,這種狀態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風驟,隱隱心底還藏著些許心事,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兩句前者寫室外,後者寫室內,轉折的巧妙恰當,靈動自然。

經曆了一場風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園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麵對,因此急急地向“卷簾人”詢問。一個“試”字,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擔憂,她不願意春天就這麼快的過去。“試”字將不忍問卻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孰料,“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讓她出乎意料,雖然她內心渴望海棠依舊,但自己也明白風雨之後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簾人”的回答給了她意外的驚喜。“海棠依舊”從後麵應和了前麵“問”的內容,這種手法使得其詞更加耐讀。“卻”字同時寫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聽到回答後的意外之情,還隱隱道出了“卷簾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時的漫不經心,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對比,主人公的細膩委婉與“卷簾人”粗疏淡漠之間的對比。詞至此,又疊進一層,意境又開一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人公畢竟還是知道這是暮春時節,況且昨夜又是一夜風雨,海棠花斷然是不會依舊了,因此她連用兩個“知否”來糾正“卷簾人”的答複,口語的語氣使得這兩個“知否”讓人讀來頗覺清新。“應是綠肥紅瘦”一句寫出了當前的情形。這句是最為世人稱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穎別致、生動傳神,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到。她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無怪乎多為曆代詞論者讚譽,如《草堂詩餘別錄》中曰“結句尤為委曲工整,含蓄無窮意焉”。而更深一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裏的喜悅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人物地傷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飾,卻更令人心動,這是李清照的詞作給讀者的一個典型感受。

至於柳若兮和程若語,若是用古代的標準來說,一個是林黛玉,一個是花木蘭!

其實每個人的前世今生都是可圈可點的,不會落差太大。

程若語已經大大咧咧的開口:“領導,找我們有什麼事啊,別老盯著我們看,怪不好意思的。”

我暈!我咋沒看出來你哪裏不好意思了?

好吧好吧,確實也怨我有些走神了,一想起心中的女神來總是情不自禁。

汗一個!

我清清嗓子,一本正經的開口:“就是一件事,小李白我不是臨走時拜托你們照顧的嗎,怎麼上次我問起來你們還語焉不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