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肯定是程若語的聲音!
然後是柳若兮極小聲,柔柔的聲音:“不好吧,我們還是先把買的東西放到家裏,好多東西都不能讓林經理看到呢……”
不就是七度空間嗎,(我,想動就動,我,坐沒坐相,我說,隻有身體喜歡才是最好的,就像七度空間少女係列,為我打造舒服的純棉表層,我的舒服我來定,管他那幾天)可惜我已經看到了……我壞壞的想。
好吧好吧,既來之則安之,我作為領導,又是在場唯一的男人,自然要表現一下紳士風度,於是我熟練地熄火,風度翩翩的開門,說道:“這樣吧,我先幫你們把東西放下,然後再去看望鍾婷婷好不好?”
兩個人都積極響應,我耳力好,卻聽到程若語悄悄地對著柳若兮咬耳朵說道:“你和林經理還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什麼事都能想到一塊去,要不你的七度空間讓林經理幫你拿著?”
“你要死啊……”柳若兮大羞,臉都紅了,伸手去扭程若語的腰間軟肉,程若語笑著逃開了。
唉,耳力好有時候還真的未必是好事情,我忽然發現我的小林一有些因為興奮而變化的跡象……
忍,我忍,我再忍!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來著,防火防盜防閨蜜!對對對,就是這一句!
不過貌似這句話用到這裏不是太合適……
汗一個!
終於我在兩位美女的許可下再次踏入了兩位美女的閨房——名稱不太恰當,但主要是我的心情比較激動,所以措辭方麵有所誤差,敬請海涵……
上一次來的時候離現在應該不過短短的幾個月,卻已經是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出自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後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為著名。近義詞:事過境遷。
無他,隻是我的經曆和變化比較奇特了一些而已!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所有的事物景物都沒有變,隻是人卻不在了。看這眼前的情景(冷清),對比過去(美好),讓人產生一種睹物思人,觸景傷情的憂傷。
首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意不過風吹落花而已,然仔細想來,“風住”,則在此之前曾是風狂雨驟之時,詞人定被風雨鎖在室內,其憂悶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時為下文“也擬泛輕舟”作伏筆)。“塵香”,則天已轉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對美好景物遭受摧殘的惋惜之情。“花已盡”既補說“塵香”的原因,又將“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一句三折,頓挫有致。“日晚倦梳頭”,日高方起,又無心情梳發。這看似違背常理的細節描寫,正好寫出了作者在國痛家恨的環境壓力下那種不待明言,難以排遣的淒慘內心。環顧四周,丈夫遺物猶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國故鄉;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來概括。這一切真不知從何說起,正想要說,眼淚早已撲籟而下,“欲語淚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噴湧而來,可謂“腸一日而九回”,淒婉動人。詞至此收縮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暫告段落。“聞說雙溪春尚好”,語氣陡然而轉,詞人剛剛還在流淚,現在卻“也擬泛輕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悅,心波疊起。然“聞說”,隻從傍人處聽說而已,可見自己整日獨處,無以為歡;照應了上片“風住”“日晚”兩句。“尚”、“也擬”,說明詞人萌動了遊春解愁的念想。但人未成行,心緒又轉:“隻恐”雙溪舟小,載不動那麼多愁苦。那麼隻有閉門負憂,獨自銷魂了。上文“欲語淚先流”一句至此便點出緣由。總起來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說小小春遊,不足以慰藉詞人天大之愁。然作者卻善於通過“聞說”“也擬”“隻恐”三組虛詞,吞吐盤旋,翻騰挪轉,“一轉一深,一深一妙”(劉熙載《藝概》),把自己在特殊環境下頃刻間的微妙複雜的心理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情意婉絕,回腸蕩氣!